葡萄酒品质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
为什么不同品牌的红酒价格浮动这么大,有的酒不到100元,而有的葡萄酒居然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究竟是什么原因?很多人说是品质差异,确实如此,葡萄酒品质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今天欧博达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三分”工艺到底是怎么影响葡萄酒品质的。
采摘方式不同
葡萄酒酿造之前,要从葡萄园将葡萄采摘后运输到酒厂,再进行下一步的酿造。采摘方式不同,也决定着葡萄酒品质和成本有很大差异。
机器采摘:
采摘速度快,成本较低,但会掺杂烂果、病果、不成熟果实和破碎的烂枝叶等,造成最终的葡萄酒有一些生青味、羽毛或动物的香气。
家酿葡萄酒以及部分粗糙劣质单宁(来源于破碎的葡萄酒梗和籽),影响最终的口感。通常 50 元的葡萄酒用机器采摘。
手工采摘:
采摘速度慢,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高的欧美等国家。但好处是能剔除掉病果、烂果和不成熟的葡萄果实,得到最优质的葡萄原料,这样酿造出的葡萄酒香气纯正,不会掺杂劣质单宁,一般品质会较好。
如勃艮第名庄罗曼尼康帝(DRC),在葡萄园进行颗粒采摘,同时在酒厂进行颗粒筛选。
压榨程度不同
葡萄酒的压榨方式有手工压榨和气囊压榨,压榨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压榨程度轻:
出汁率低,葡萄酒产量会降低,经济价值较差。
压榨程度适中:
出汁率适中,葡萄酒经济价值适宜。
压榨程度高:
出汁率高,但压破葡萄籽,造成劣质单宁进入葡萄酒中,从而增加葡萄酒口感粗造性。有时为了增加产量,50 元的葡萄酒通常压榨程度较高。
浸渍时间不同
葡萄采摘、除梗破碎后,就进入发酵罐中进行浸渍处理。浸渍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葡萄酒颜、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最终葡萄酒的品质。
浸渍时间短:
经济成本低(不需要占据太多的发酵罐),但浸渍不出太多的素、优质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导致最终的葡萄酒颜较浅,口感不够醇厚饱满,相对单薄,且同时营养价值也相对较低。50 元的葡萄酒通常浸渍时间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