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并举的小学感恩教育的开展探究
摘要:五育并举是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教育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阶段感恩教育的开展更进一步的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提供了有效地推动作用,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那么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下的小学感恩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深入教学实际,分析现阶段的教学难点,剖析五育并举与小学感恩教育的融合途径,以科学有效的活动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
关键词:五育并举 小学 感恩教育
引言:小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是一个德育教育的一个起点。五育并举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教师以五育并举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深入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无语教育,促进学生的感恩意识,发展学生的感恩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德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以及感恩教育的开展重要意义,针对小学阶段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总结了几点可行性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一、感恩教育概述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品质素养、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让学生具备了感恩思想,才可以促使学生焕发出无穷的力量。那么基于五育并举的小学感恩教育,教师根据学校德育教育实际,利用一切可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以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等,全面启发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学生的德育品质。
感恩教师黑板报二、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感恩教育开展重要性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感恩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健全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五育并举思想,运用一定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提升。帕斯卡尔曾经说过,认识一直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家庭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别人。针对现阶段小学生这一发展现象,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就需要充分注重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以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有效教导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可以逐渐地形成感恩意识,促使学生切实的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同学的互助之恩等等,充分丰富学生的德育认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综合进步。[1]
三、基于五育并举的小学感恩教育开展策略
(一)建设感恩文化氛围,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下的小学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料,为学生建设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全面渗透感恩教育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浓烈的气氛和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熏陶,逐步地提升自身的感恩意识,发展自己的感恩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公共宣传栏、校园走廊墙壁、课间广播等形式,为学生宣扬感恩故事,努力创造良好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可以随处可见感恩主题内容,充分强化学生的感恩认知,提升学生的感恩理解。其次学校还可以围绕“感恩”这一主题设计“校园诉说感恩”的话题活动,要求各班级通过黑板报、感恩故事、
感恩手抄报、感恩朗诵等活动,充分烘托校园内的感恩氛围,让学生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良好感恩教育环境。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地要求有关专家来到校园为学生开展感恩讲座,让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奋斗的目标,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切的懂得父母、师长对自己的关爱和期盼,让学生逐渐地学会感恩、懂得报恩,进而全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2]
(二)开展班级感恩主题班会,丰富学生感受
基于五育并举的小学感恩教育,除了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意外,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渗透途径。结合现阶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来看,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缺少了一定的发现真善美、感恩真善美的眼光,那么教师结合学生的这一发展特性,就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点点滴滴当中,通过班级主题班会活动,有效形成一个感恩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互动和交流中,提升感恩认知,丰富自身感受,全面促进学生的感恩教育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要求班内每一位学生分享一件自己的感恩事情,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分享,充分调动主题班会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手段为学生播放《感恩的心》歌曲,以此强化班级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恩主题班会活动中,有效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传统节日到来时,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活动,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护士节等等,同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人物,可以是班会演讲,也可以是班会上的互动与交流,充分拓宽学生的感恩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堂感受,让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恩意识,促进自身情感的升华。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成长日记”这一主题班会,又一声爹锻炼学生发现美好事物以及感恩的眼光,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班级里的真、善以及美,从而全面熏陶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可以从中宗主的反思和总结,逐渐地学会回报他人、感他人,进而让感恩教育像春雨般悄悄地潜入学生的领军,滋润他们的心田。[3]
(三)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感恩习惯
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感恩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必须要心怀感恩,并将自己的感恩意识付诸行动。所以教师在五育并举理念指导下,要积极的组织和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
动,来真正地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要怎样感恩。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迎合学校少先队,利用节假日开展一场——“感恩社会,与爱同行”的社会性公益感恩活动,可以通过马路执勤活动,让学生感受交警叔叔和阿姨的辛劳;在小区果园中体验国民们的辛苦,明白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指导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来到社区、养老院、公园等等,开展爱护生态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结合适当的理论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行为,提升自己的感恩认识,提高自己的感恩学习效果,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习惯,落实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有效性。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感恩社会以及感恩他人的教育,让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只有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才可以感受到和收获到更多的幸福快乐,明白付出才有回报的真正内涵。
(四)拓展感恩教育课程开发,深化感恩内涵
新时代教育持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拓展性课程开发工作的研究,那么基于五育并举的小学感恩教育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精心策划和开发拓展性感恩教育课程,围绕感恩教育主题进行延伸,让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恩教育内容得以丰富和优化。比
如围绕学生的感恩精神素养提升,设计和开发“在感恩中成长”这一拓展性感恩教育课程,同时结合社会、自然、国家、同学、教师、父母等等多元角度,基于感恩主题,将多个学科教育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拓展感恩教育渗透途径,让小学生的感恩学习更具综合性和全面性,从而让学生可以接受更多、更加丰富的感恩内容,比如教师心语、友情链接、感恩故事、心灵感悟等等,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板块,真正的体悟感恩,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感恩体验,全面深化感恩教育内涵,让学生可以自然的理解和领取感恩的本质思想,并可以将其付诸实践,进而最大化地践行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提升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效果的最优化。[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下的小学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发动全部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全面丰富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拓展感恩教育途径,以丰富多样的感恩教育来全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素养,引导学生逐步地发展自身的感恩能力,实现小学阶段学生综合道德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0-131..
[2]涂焕应,刘桂兰. 坚持“五育”并举 引航学生健康成长——以银川市西夏区落实“五育”并举的实践为例[J]. 宁夏教育.2019(09):8-9.
[3]刘金洪.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及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23-23.
[4]张秀琴.浅析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考试周刊.2017(57):97-9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