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颂》
作品概述
  《体育颂》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什么于1912年第5届奥运会在瑞典斯德歌尔摩举行时,用笔名发表的一篇优美动听的散文诗。该作品获得了首次举办的奥林匹克文学艺术比赛金质奖。这篇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体育颂》经历了多年,其间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争先传诵,具有永久的魅力。《体育颂》体现了时代特点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奥林匹克理想,闪耀着顾拜旦体育思想的灿烂光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强大的美学力量。
  顾拜旦在这篇传世的散文诗中充满激情地讴歌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高度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和平,这也是他以奥林匹克理想为题的《文选》中多次阐释的奥林匹克主义,且被《奥林匹克宪章》所强调。
顾拜旦用一个法国名字和一个德国名字署名发表这首散文诗,是用心良苦的。首先是基于他所倡导的费厄泼赖公平竞争原则,为使评委能公平评判而用了笔名;其次,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匈牙利人梅佐博士的解释,顾拜旦先生是想告诉人们:即使像法国、德国这样有着世仇的国家,也能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中,增进互相了解而友好相处。
创作背景
  《体育颂》的写作时代背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1912年举行第5届奥运会前夕,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世界被蒙上了一些阴影,发生了变异,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加拿大学者托玛斯?贝德斯基在《体育与民族主义》一文中就指出:十九世纪前半叶是民族主义概念为人们接受的年代,开始是由自由主义出现的,尔后成为沙文主义。欧洲民族主义的成因可以联系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于是,奥运会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体育中民族主义发展程度的气压计。他在文章中列举了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都曾经多次暴发一些民族主义纠纷。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为例,由于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选手的不满,两国曾在拔河比赛中发生争吵,后来在400米跑中英美运动员又发生冲突,而英国裁判又整了美国选手,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奥运会上还发生了其它一些违规情况,如,早在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上就发生过美国的马拉松选手以车代步打兴奋针的欺骗行为等等。这类事在顾拜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理想的。这使他深感忧虑不安,于是,他在1908724日伦敦第4届奥运会期间由英国政府举办的招待会上发表了警世性的讲话。他说:可以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文明——我通常称做机械文明,使一切事物美好起来,但有些威胁奥林匹克理想的弊端却令人不安。诚然
我毋庸隐讳,费厄泼赖’(Fairplay,意指公正竞赛)处于危险之中。特别是由于种种毒害毫无顾忌地滋长,造成竞赛的狂热,赌博和冒险的狂热,因此,如果我们着手进行一次改革运动来反对这种危险,我深信会得到这个国家舆论的支持——这些舆论会来自为自身健康、为教育价值、为完善人类的一切爱好体育的人们,这也许是最为有力的因素之一。上星期天,在美国圣保罗组织的一次运动员授奖大会上,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用中肯的话语提醒大家注意:对奥运会来说,取胜没有参加更为重要。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直至形成客观而正确的哲学基础。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的顾拜旦,早已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他在这次隆重而庄严的大会上大声呼吁,希望世人能全面、充分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四年之后,他用德文笔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了《体育颂》。
  《体育颂》 - 作品意义《体育颂》的时代意义诗歌是语言艺术,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实
践方式,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价值。诗歌的时代意义是与它的社会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体育颂》
  《体育颂》的社会认识作用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运动规律经过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对后人来说,它能够让人们了解认识到前个时代世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实况真情,获得丰富、生动、形象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知识,使人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到底是要为认识生活这个事业服务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高尔基:《论文学》第7,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散文诗杰作《体育颂》让人们形象、生动地认识和理解奥林匹克理想。
  《体育颂》一开头,作者就用浪漫主义手法,赞美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像晨曦,照亮大地,这向我们揭示了体育是神圣的事业,是大地(世界)上至高无上的事业。以下各段作者又用褒扬的词语歌颂体育美丽正义勇气荣誉乐趣活力进步和平的化身,这又向我们精辟、形象地揭示了体育的功能和体育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全诗都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所谓奥林匹克理想(或称奥林匹克主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早在189211月,顾拜旦在巴黎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时,就明确主张:我们要恢复的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它要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它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经过两年的奔走努力,于1894623日,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他的这个初衷和崇高的思想,被写入了《奥林匹克宪章》。《宪章》的中心思想是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1913年,根据顾拜旦构思设计制作的奥林匹克会旗有五个相套连的圆环,称为奥林匹克环,它的颜为蓝、黄、黑、绿、红;它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奥林匹克会旗上还有三个拉丁文格言:更高、更快、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这原是顾拜旦一位挚友办学的校训,顾拜旦认为寓意深广,便取用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又称奥林匹克口号),这个格言体现人类不断向上、不断竞争、不断追求的一种体育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崇高理想的组成部分。上述这些内容、意义,都巧妙地融汇在《体育颂》中。尤其是结尾一段,顾拜旦满怀深情地赞美。(欣赏见本词条目录作品正文。)
  歌颂体育
  《体育颂》的教育作用诗歌作品中所展示的社会生活,是诗人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诗人反映社会生活总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念,在作品中对社会生活进行评价,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标准;这就使得诗歌作品具有教育作用。中外久远的文学传统中,都注重一种诗教(如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散文诗的《体育颂》同样也起到诗教的作用:给当时和今天的人们以形象的奥林匹克理想和体育文明的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什么呢?《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得很明确: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说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以达到它的崇高目的。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等多种功能,(这在《体育颂》中都有生动的抒写和赞美),而体育教育则最能突出这些功能。
  顾拜旦向来都十分重视教育,早在1888年和1889年先后发表两篇重要论著,主张在学校中开展体育运动,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他在开始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更坚定地认为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在《体育颂》的每一段()、字里行间都贯穿着教育这根红线。例如,他歌唱道: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
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顾拜旦在一次讲话中说过:奥林匹克理想在我们心目中是一种强烈的身体文化概念,并认为身体文化概念中包涵着美学概念,即对美与优雅的崇拜。诗句和讲话既体现了他精辟的体育价值观和人体美学观,又教导人们要全面认识和理解体育。
  歌颂体育
  他认为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应能净化、美化人们的思想情操,而不是单一的身强力壮,所以,他教导人们既要看重人体的外形美——这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但同时还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心灵美,要求人们二者和谐统一。在赞美体育正义时,他又歌唱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想要超过速度一分一秒,超过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这是针对体育竞技场上有人为了追求荣誉而不择手段,甚至做着最卑劣的事,所以他在诗中说:“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并且提出警告: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却受着耻辱的绞缢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顾拜旦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看到体育竞技中职业化、商业化、沙文主义、服
用兴奋剂和暴力冲突事件等已经背离了奥林匹克的宗旨,他是多么希望通过体育教育来拯救人类的灵魂,让世界充满美丽正义进步友谊和平啊!顾拜旦在《体育颂》中体现的奥运理想,从美学上讲,就是为人类构造出了体育审美理想。
当今某些体育竞技场内外,还有各种怪现状,如、赌博、情、运动员被当作商品买卖、暴力冲突、行贿受贿等与体育本身的宗旨,与奥林匹克的宗旨相悖谬的极不文明的行为。因此,《体育颂》的带有强烈劝谕倡导、深含教育意味的诗歌美——体育审美理想,在当今的体育世界依然能够作为一面镜子,发挥它强大的理性力量和审美力量而震撼人们的心灵:警策、教育人们要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注重体育道德,塑造真善美的体育形象,创建体育文明。而顾拜旦毕生为复兴和高扬奥林匹克理想的奋斗精神,是永远值得世人敬仰的。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国际体育运动活动家,又是伟大的体育教育家
审美价值
  《体育颂》的审美价值诗歌同一切文学艺术一样,其审美功能是以艺术性为基础的。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是以艺术形象和形式为依据,引发起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达到情绪、感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同时,人们的身心情感在这过程中得到一种很好的陶冶
和净化。《体育颂》在奥运会上,在中外举行的各种大中小型运动会上,以及在1988年中国春节举行的奥林匹克之春联欢会上,总是被运动员,或演员们热情洋溢地朗诵,之所以这样,除了在于它深刻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外,还在于它在艺术上的美悦作用。
  第5届冬奥会开幕式
  文学作品的美悦作用,一般具有两方面构成因素。首先是题材内容因素。作家、诗人选取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和追求的理想,是健康积极而又诚挚真实的,那么它就能给人一种内容方面的美的感受。前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卢卡契说过:伟大的艺术家一向是人类进步中的先驱者,通过自己的创作,他们揭示了前所未知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科学与哲学的才能将这些联系以确切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现代奥运会先驱者的顾拜旦,他创作的《体育颂》,所写的无凝是非常重大的题材。它气度恢弘,情绪深诚而热烈;它以高屋建瓴之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在读者面前展开了奥林匹克运动无比广阔的领域;并且,层出不穷的科学性、哲理性的诗句,在这广阔的领域中熠熠生辉。
  构成文学的美悦作用的,还有是形式方面的因素。诗歌是最典型的语言艺术。诗,必须有
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既有能为人的眼睛、耳朵直观的形式美,又有能表达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绪。《体育颂》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艺术风采。体育本来是文化范畴中的一个概念术语,而《体育颂》中的体育完全被诗化、形象化、人格化了。作者把体育比喻为欢娱天神容光焕发的使者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比作勇气荣誉进步和平等等,并加以拟人化,从而高度地、形象地评价了体育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比喻和拟人化是诗歌
  《体育颂》朗诵
  语言塑造形象的两种常用手法,这两种手法容易激发读者感情的波浪,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规律的。这当然不仅仅是艺术手法问题,它是为诗人的高尚人格和感情态度所决定的:我们从《体育颂》中不是可以看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是着眼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吗?
  上面讲过,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但为了表达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诗歌也需要把个别提到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高度,把感情升华到理性。不过这种理性不是抽象的思想或概念,而是意象中之理、情感中之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