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站”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堡村,地处北戴河海滨区和秦皇岛海港区之间,距山东堡海滩约400m。早在1953年,原北京地质学院就在秦皇岛地区开展野外教学活动。1979年成为原武汉地质学院野外固定实习点。1984年在山东堡村一个荆棘丛生的荒沙滩上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站,初期建有3排平房和大部分活动板房,路面沙土铺设,用水靠缸装瓢舀,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1994年底,中国地质大学投资220万元修建了综合教学楼,并于1995年暑期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实习师生住房困难。次年又投资修建了锅炉房,解决了洗浴供暖问题。在历届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从1995年开始实习站与燕山大学开展联合办学。2001年实习站自筹资金400多万元,新建了学生宿舍楼(2000m2)和教学楼(3400m2),扩建了食堂和浴室,修建了篮球场和田径场等体育设施。周边环境日益改善,附近有海滨高架桥、燕山大学、铁一局三处医院和铁路电气化工程局接待处等单位。交通便捷,距风景区北戴河海滨约7km,距山海关、老龙头景区约25km,距山东堡海滩约400m。
经过20年建设,目前北戴河实习站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近15000m2。其中教
学用房接近5000m2,阶梯式多媒体教室2个,教室8个,学生用电脑教室2个(80座),语音教学实验室1个(60座)。地质教学陈列室1个。在教学楼、办公室等地配备了网络通讯。绿地面积超过2000m2,树木茂盛、空气清新。后勤服务设施配套齐全,配有近千套行李铺设,每年暑期接待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地上千名学生的实习任务,同时对外开放接待兄弟院校和旅游观光客人等。“北戴河实习站”已由原来单一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基地,深化变成了集地质、地理、地球物理、水文、旅游、人文、生物等多学科(专业)学生实习和成人教学、旅游接待、办公等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基地,名称也由“北戴河实习站”改为“秦皇岛基地”。
二、实习目的、要求和内容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我校一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完“普通地质学”或“地球科学概论”等地质学专业基础课后进行的必修教学环节(第2学期末暑期完成),它能为后续“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打下良好的专业地质基础。
1.实习目的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地质现象的直接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室内教学中基本地质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2)初步掌握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罗盘、地图和野外记录簿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野外定点、产状测量和描述记录等工作技能。初步掌握常见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野外识别方法。
(3)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练意志,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地质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地球科学事业和建设强大祖国的人生观。
2.实习要求
(1)掌握基本地质现象。包括自然地理概况,区域地质背景,风化作用和风化壳,河流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三角洲和沉积物,岩溶作用及岩溶地貌,海洋波浪运动、沿岸生物、基岩海岸侵蚀作用和侵蚀地形、沙质岩岸沉积作用和沉积地形,地层、地层划分和描述,岩浆侵入作用、侵入岩和接触边界类型、火山作用、火山岩和火山机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壳运动及其表现形式,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等。
(2)掌握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①利用地形、地物标志,在地形图上标定地质观察点。②使用罗盘确定方位、测量产状和坡度。③掌握野外地质记录的基本内容、格式和要求。④掌握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技巧。⑤地质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整理。⑥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初步能力。
(3)培养正确的地质思维和时空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和时问分配程序详见表1-1。
三、实习路线
实习1 小东山-鹰角亭海岸地质(岩岸海洋地质及三角洲与)
路线1:基地一小东山一鹰角亭一基地。
任务:
(1)了解北戴河实习区交通及人文、自然地理概况;利用罗盘定点。
(2)观察基岩海岸波浪运动、海蚀作用及其地貌。
(3)观察基岩海岸沉积物和海洋生物。
(4)观察新河河口地形、沉积物、波痕和海洋生物。
实习2 老虎石周边地区(古海蚀地貌及连岛沙坝)
路线2:基地一老虎石东侧一老虎石公园一基地。
任务:
(1)古海蚀地貌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2)老虎石海蚀地貌、成因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3)老虎石波浪运动、海洋生物和连岛沙坝成因。
实习3 山东堡一燕山大学北(沙岸海洋地质及风化壳)
路线:基地一燕山大学北山坡一山东堡海滩一基地。
任务:
(1)观测风化壳剖面的分带现象。
地质学实习报告 (2)观察沙质海岸潮汐、波浪运动和海岸地形。
(3)观察沙质海滩沉积物特征、沉积构造和生物类型。
实习4 燕塞湖一大石河口(深成侵入岩及河口地质)
路线:基地一燕塞湖采石场一大石河口一基地。
任务:
(1)岩浆作用、侵入体、围岩和接触关系等基本概念。
(2)观察和描述岩浆岩(正长岩、正长斑岩和辉绿岩)。
(3)观察大石河口地形并进行成因分析。
(4)观察大石河口沉积物。
实习5沙锅店一亮甲山(岩溶地质及浅成侵入岩)
路线:基地一沙锅店一亮甲山一基地。
任务:
(1)观察石灰岩的岩性特征,并描述。
(2)寻石灰岩的层理、层面,并练习罗盘的用法,在不同地点测量多个岩层产状,学会区分岩层面与节理面。
(3)观察石灰岩中的岩溶地形: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洞等,测量其规模、方向,进行形态描述,并说明岩溶形成原因。
(4)寻、观察石灰岩中的古生物化石。
(5)观察浅成侵入岩(岩墙、岩床),描述其岩性(颜、成分、结构、构造等)、规模、产状。
实习6上庄坨一大石河(喷出岩及河流阶地)
路线:基地一上庄坨一小傍水崖一基地。
任务:
(1)观察中侏罗统(J2)火山熔岩。
(2)观察大石河河谷地貌,绘制大石河河谷地形剖面图。
(3)观察中侏罗统(J2)火山集块岩。
(4)观察、统计大石河河滩砾石特点。
实习7 石门寨(区域地层和不整合接触)
路线:基地一石门寨一174高地东一基地。
任务:
(1)观察描述奥陶系亮甲山组灰岩及风暴岩沉积特征。
(2)观察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的野外宏观特征。
(3)观察描述奥陶系马家沟组与石炭系本溪组之间的接触关系,分析该接触关系的地质意义。
(4)观察描述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的岩性特征及沉积旋回。
(5)观察描述石盒子组与山西组的接触关系及石盒子组底部砾岩的岩性和沉积环境。
(6)练习路线地质信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实习8 鸡冠山(非整合接触、沉积构造、断层及其组合)
路线:基地一鸡冠山一基地。
任务:
(1)观察新元古代地层及其接触关系。
(2)常见沉积构造的观察描述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3)观察断层构造及其组合特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