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短信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思考
作者:张文梅
来源:《成才之路》2019年第28期
芒硝作者:张文梅
来源:《成才之路》2019年第28期
摘 要: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应有针对性地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接触中国优秀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表现和创造,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可以借助聆听和欣赏音乐,带领学生透过旋律、歌词感受文化之美;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自由探索优秀文化,感悟文化魅力,争做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音乐教学;传统文化;传承;创造;欣赏;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8-0068-02
摘抄200字 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即是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从现实社会的角度看,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流失和消亡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寻保护措施,以更好地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作为艺术类学科的音乐,教师所使用的音乐教材本身就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小学阶段的十二册教材中选用了各种民间歌曲、器乐音乐、戏曲
音乐等,教师借助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领悟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还可以借助精彩的艺术作品来阐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学科在艺术上的优势,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一、主动表现与创造,感受传统文化之“趣”妩媚的意思
表现与创造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发挥性内容,其要求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再创造。音乐表现方式可以是演唱,也可以是器乐演奏或者舞蹈等综合性的表现方式。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表现时间,鼓励学生展示个人才能,表达音乐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奥罗黎 例如,《美丽的夏牧场》是极具哈萨克族风格的一首歌曲,全首歌曲的音乐只有六度,旋律简单轻快,采用的都是比较常见的民歌旋律,因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教师经过一课时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了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不拉”和传统舞蹈动作“动脖”,为了让学生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教师在课时二中安排了表演
父亲节是哪一天啊环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