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习俗
早上皮包水:早点,扬州人称早茶。并非以饮茶为主,而是要吃点心面条之类,尤其要吃煮干丝或烫干丝。 以豆腐干而言,有素干、五香干、蜜干、臭干数种。豆腐干可被分成十七层,然后切丝,丝细如发。煮干丝在乾隆时期名“九丝汤”,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烫干丝、蛋皮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然后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点心以富春茶社最为著名,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扬州三绝”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卖不可不尝。包子造型讲究,鲫鱼嘴,荸荠肚,32道褶皱,出笼时挺立笼中,犹如牙雕玉刻。富春茶"魁龙珠",为该店20年代初始创,用富春花局种植的珠兰与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银针合制而成。魁针取其,珠兰取其香,龙井取其味,浓郁醇朴,解渴去腻。
晚上水包皮:“水包皮”就是在浴室洗澡。这是老扬州对洗澡的生动描述。扬州在一千多年前便有了公共浴室。老扬州的浴室门口作兴挂一个壶或一个灯笼。 在浴室里“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
晚上水包皮:“水包皮”就是在浴室洗澡。这是老扬州对洗澡的生动描述。扬州在一千多年前便有了公共浴室。老扬州的浴室门口作兴挂一个壶或一个灯笼。 在浴室里“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
发、刮胡子、闭目养神,总之忙得很。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身体,都有忙的内容。忙完了,然后就呼呼大睡,跑堂的会在你身上轻轻地盖上一条大毛巾,等你睡醒了,又立即递上一个热手巾把子,全方位服务,其乐无穷。浴池一般分为头池、大池、娃娃池。头池上面盖着粗木条制成的栏架,浴客往上一躺,池里的热气涌涌而上,有点桑拿的意思。大池里的水热而不烫,可以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这时,“水包皮”算是“点题”了。娃娃池面积不大,是温水,小孩泡在里面击水嬉戏,活象一“水猴子”。
扬州“三把刀”:(剪发刀、扦脚刀、厨刀): 理发:扬州理发师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齐整,按额捶肩,颇有独到之处。扦脚:用刀推、拉、磨、扦、搂、挖等工艺,使人舒畅无比。厨刀:扬州厨工善用刀法,做工刀法细腻,尤其在蔬菜,豆制品,肉片等作功上,使人赞不绝口。
扬州婚俗:订婚: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 结婚:结婚选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兄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后,要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
铺盖。铺盖中的马桶、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有一种水叫做眼泪是什么歌小狗鞋”。由新娘的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要坐下吃三道茶。现在迎亲改用小轿车,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不同与北方的是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能马上动筷,要等新人谢席后方可动筷。随后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
扬州丧礼:扬州传统的丧葬仪规,历朝历代不尽一致,大体上有几步程序:停灵、报丧;吊唁、入殓;奠礼、出殡;下葬。
停灵报丧:停灵,古礼中又叫“卒”,扬州民间俗语中又叫“挺尸”、“停尸”。当家中有人病危时,扬州人家就开始准备丧事,如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准备宾客前来吊唁的用具,为病危的人准备“寿衣”等。当病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时,有人家在病人鼻子下方的上嘴唇上,放一点
新丝棉,用以测试病人是否还在呼吸。新丝棉质地轻松,稍有呼吸即动,若是丝棉的细纤维突然间一点都不动了,说明已经停止呼吸,扬州人把这种状态叫做“咽气”。证明的确是咽气了,就应趁着人体还尚僵硬,赶快移到硬铺板上,然后再抬在“明间”(即堂屋)里停放,这就叫“挺尸”,又叫“停尸”。停尸的方向是头朝北,脚朝南,然后尽快为死者换上“寿衣”。若有可能,扬州人家会为死者在临终前就擦洗干净身体,换上寿衣,让死者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寿衣换好后,扬州人家会为死者梳头整容,有的还要涂口红,抹胭脂,使死者的容貌无病态,宛若常人。然后要在死者的头、脚两处各点上一盏油灯,再供上一碗米饭,这碗米饭又叫“倒头饭”,意思是让死者吃上最后一碗饭,持灯照明,走上通往“另一个世界”――阴间的路。旧时,扬州人家把这一切做完后,还不能立即办理丧事,还要完成一个奇怪的事项,就是把死者病床上的枕头用力扔上自家房屋的屋顶,在扔的时候有亲属在院子里挥动死者生前穿过的一件外衣,口中还要呼喊死者的名字,喊了三遍后,再把这件外衣复盖在死者身上。这一做法,扬州人叫做“招魂”。“招魂”以后死者仍不能复苏,便可以筹办丧事了。在诸多繁杂的丧事中,第一件大事便是报丧。报丧一事,扬州人家一般应是孝子亲自到亲友家去。但孝子在家中还有其他重要事项要处理,也可派仆佣前去。孝子去报丧,因要去的亲友家很多,时间又紧迫,便要赶紧奔走,故扬州人又谓之“奔葬”。旧时,孝子报丧也是有讲究的,要“头
系张胡麻,一块白布扎头,身上白布孝袍,草绳系腰,脚下草鞋,手拿“哭丧棒””。扬州人家报丧除长辈和至亲由孝子亲自上门外,一般的亲戚朋友都使用“报丧条”。到了现当代,人们又利用新闻媒体和现代通讯手段来报丧,在报纸、电台发“讣告”,或是打电报、打电话,藉以让亲友尽快地奔丧。在报丧的同时,家中眷属便要遵制成服。另外还要设灵堂、搭丧棚、扎素彩、糊白门、请鼓吹、设祭亭等,甚为忙碌。
吊 唁 入 殓:
吊 唁 入 殓:
孝子奔走报丧谓之“奔丧”,亲友听到丧讯后,日夜兼程,赶奔葬礼,也叫做“奔丧”。扬州人家把亲子奔丧与孝道伦理相联系,认为为父母奔丧,是尽孝道。否则,即为大逆不道。所以,有的人家,当子女尚未到齐时,家中就要停尸待葬。当然,一般地说,父母亡故,子女不管在外有多远,一定要日夜兼程,赶回扬州。子女要“亲视含殓”,而其他亲友则要“闻丧赴吊”。所谓“闻丧赴吊”,是指接到丧报的亲友,要尽快前往死者家中或死者冶丧处吊唁。吊唁,扬州人又叫做“吊丧”、“吊孝”。其目的是哀悼死者,慰问死者亲属。前往参加吊唁的亲友在服饰、表情、哭丧、言语等方面,扬州人家也有一些的俗规。如吊唁者的服装,一定要素洁。旧时,有亲友来吊时,有的人家还有发“孝帕”的仪规,即送上一方白布帕,发白布帕有两种
解释,一说是让吊唁者在行礼时顶在头上,表示哀痛。二说是便于吊唁者揩抹眼泪。后来此俗发生变化,演变为发“白纸花”。吊唁者的表情当然是要哀痛悲伤的,若为至亲和挚友,还有哭丧一礼。吊唁者哭丧时,家中孝属又有陪哭的礼节,此时室内外哭成一片,有的人甚至嚎啕大哭,扬州人便谓此“嚎丧”。宾客前来吊唁,旧时扬州人家专门有人在一旁“喝礼”,吊唁者按照“喝礼人”的指挥,行“一跪三叩”之礼。行礼时,孝子在一旁相伴行礼。宾客吊唁时,除行礼致哀外,照俗例,都会送上一些财物,用以助丧,这些财物就叫“奠仪”。扬州人家的“奠仪”大致有:现钱、孝幛、香烛、冥钱等,文士间还有祭文、挽联等。民国以来,又多用花圈。明清以来,扬州城乡有了丧事,都要请来一帮吹鼓手,管弦丝竹,吹打弹唱,当有吊客前来,吹鼓手更要起劲地表演一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一新俗,有人家开始不用吹鼓手,改为在灵堂上放哀乐。主要亲属都到场吊丧后,家中便可为死者盖上“蒙脸布”,蒙脸布也可为纸质,多为裱芯纸,又叫做“蒙脸纸”。蒙脸布盖在死者脸上,便不再揭开。接着,家中便要忙于“入殓”。旧时,殓又分为小殓、大殓。小殓就是为死者穿上寿衣。大殓就是把尸体放进棺内。扬州人家在小殓、大殓时,家属都要放声痛哭。尤其是大殓,盖棺后就再也见不到死者了,故家属都是万分悲伤,尽哀而止。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社会上提倡火葬,大殓都在火葬场举行,大殓的仪式便演变为现今的遗体告别仪式。旧日封棺时,扬州人家有“封
棺礼”。此时孝子要头顶一只筛箩,筛箩内有一绺孝子的头发,一段松柏树枝、一把用红布裹柄的斧头和若干根棺材钉。“执钉”者多为死者兄弟,“挽钉”(钉牢棺盖)者为木匠。钉最后一根钉,叫钉“子钉”,“子钉”下塞进红纸裹着的孝子头发,连着“子钉”一起钉进棺盖。扬州人家的“封棺礼”是孝子尽孝道的礼式,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奠 礼 出 殡:棺材里装进尸体就叫“柩”,停柩待葬叫做“殡”。在古代,大敛之后先把柩停放在堂屋前的东侧台阶上,三天后再移到西侧台阶上继续停放,这时便叫“殡”。为什么有这样一套做法呢?在古代人的礼仪中,东侧是主人的位置,西侧是宾客的位置,把灵柩从东阶移到西阶,预示死者已从主人变为客人,将不能久留家中,“殡”字从“宾”字,就是这个道理。旧时扬州人家的奠礼是在出殡前,在家中举行,叫做“家奠”。推行火葬后,尸体先要出殡到殡仪馆,在殡仪馆里举行奠礼,奠礼便移到出殡之后举行。旧时的家奠,有人家是请和尚诵经,有人家是请道士做道场,还有人家是请吹鼓手吹奏乐曲或是唱小戏,各家做法不一。对这些做法,民众解释也不一,有人认为和尚诵经是超度亡灵;有人说道士的做道场是追荐升天;也有人解释吹鼓手的乐曲和小戏是使亡灵能愉快地离去。其实这些种种不同的做法,都是“助灵入阴”的民间信仰在丧俗中具体表现。在扬州人的信仰习俗中,“助灵入阴”的信仰由来已久,古人假设人是有灵魂的,认为人死只是“精神离形、各归其真”,这“离形”的“精神”即为灵
奠 礼 出 殡:棺材里装进尸体就叫“柩”,停柩待葬叫做“殡”。在古代,大敛之后先把柩停放在堂屋前的东侧台阶上,三天后再移到西侧台阶上继续停放,这时便叫“殡”。为什么有这样一套做法呢?在古代人的礼仪中,东侧是主人的位置,西侧是宾客的位置,把灵柩从东阶移到西阶,预示死者已从主人变为客人,将不能久留家中,“殡”字从“宾”字,就是这个道理。旧时扬州人家的奠礼是在出殡前,在家中举行,叫做“家奠”。推行火葬后,尸体先要出殡到殡仪馆,在殡仪馆里举行奠礼,奠礼便移到出殡之后举行。旧时的家奠,有人家是请和尚诵经,有人家是请道士做道场,还有人家是请吹鼓手吹奏乐曲或是唱小戏,各家做法不一。对这些做法,民众解释也不一,有人认为和尚诵经是超度亡灵;有人说道士的做道场是追荐升天;也有人解释吹鼓手的乐曲和小戏是使亡灵能愉快地离去。其实这些种种不同的做法,都是“助灵入阴”的民间信仰在丧俗中具体表现。在扬州人的信仰习俗中,“助灵入阴”的信仰由来已久,古人假设人是有灵魂的,认为人死只是“精神离形、各归其真”,这“离形”的“精神”即为灵
魂,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鬼”。人死后,灵魂要归于阴间,而到阴间的路途上又有众多阻碍,需要为灵魂逐一指明,这就是“助灵入阴”的民俗心理,同时也是在出殡之前举行家奠的民俗含义。现代扬州人家的丧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入殓、第二天家奠、第三天出殡。出殡,扬州人又叫“送殡”、“出丧”、“出田”。一般是在清早。清晨在家中进行最后一次家祭,便将灵柩装上灵车向墓地(今为火葬场)进发,这在扬州又谓之“发引”。
下 葬
下 葬
葬礼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下葬”。旧时扬州人去世后多为土葬,土葬要事先选好坟地。民间有一俗信,认为坟地要选择得好,可荫佑子孙平安富贵。于是,有的人家就请风水先生参与择地,风水先生因此也编造出了许多选择坟地的说法和讲究。
坟地选好后,事先掘好一个可放棺材的深坑,掘深坑,俗谓之“打金井”。待送葬行列来到坟地后,先由风水先生指明棺材在坑中的朝向,谓之“定向”。然后在坑中放进一扎稻草,点火焚烧,谓之“暖坑”。暖坑后,孝子先下到坑中,其他人向坑中撒一儿碎银或硬币,谓之“分金”。这些碎银和硬币随后都成为挖坑土工的赏钱。孝子上来后,便用绳索把棺柩牵引着,平
稳地放入墓穴,再把铭旌放在柩上,这叫做“安位”。此时有人在一旁说一整套的吉利话,谓之“说好”。然后开始填土,填土要由孝子铲进第一锨土,其他送葬的人按辈份依次向坑中撒土,谓之“兜宝”。土填平,再向上垒土成坟,谓之“斗金”。坟初成,家中有人三日后再来探视,则谓之“复三”。至此,安葬事宜便告完毕。以上列举的安葬程式和相关术语,是守墓人所熟知的。扬州西北郊有好几处坟墓集中地,如平山堂北、金龟山南等,这些墓园都有守墓人员,挖墓穴的土工也由他们兼任,他们都十分熟悉这一套安葬习俗。
在坟墓旁“说好”的,有点类似砌房造屋和新婚洞房里的“说好”,但那种“说好”是见“好”说“好”,而丧葬的“说好”却要把丧事说成喜事。在扬州的传统观念里,高龄老人去世,人们看成是顺天之道,可以把丧事当作喜事办,所以丧事“说好”就迎合这种需要。有一首八十年代在扬州仪征采录的“兜宝歌”就是这样唱道的:
小小大锹亮堂堂,府上金井四角方。
孝子兜进大元宝,子子孙孙做阁老。
孝女兜宝笑盈盈,将来是个老寿星。
儿媳兜宝笑哈哈,发财发福第一家。
孝子兜进大元宝,子子孙孙做阁老。
孝女兜宝笑盈盈,将来是个老寿星。
儿媳兜宝笑哈哈,发财发福第一家。
孙子兜宝笑嚷嚷,大学毕业出外洋。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说好”的这一番吉利话,使得丧礼的最后程序在吉祥如意的祝福声中宣告结束。
扬州过年习俗:大年初一吃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扬州人一般都不外出出饭,要在家中和全家人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扬州汤圆的做法多种多样,有一种汤圆叫“四喜汤圆”,是人们在大年初一早上喜爱吃的,这种汤圆用四种馅心做成,有蔬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味道固然不错,但人们更看重汤圆的名称,因为这种“四喜汤圆”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合家团圆”。与“四喜汤圆”类似的,旧时的扬州人还有初一早上吃“吉祥如意蛋”的习俗,吉祥如意蛋就是鸡蛋煮熟,蛋壳上画起人物山水来,配上红绿颜;或者写些字,什么“吉祥如意”、“年年如意”等,这蛋就叫吉祥如意蛋。从前过年的时候,到处有卖吉祥如意蛋的,家家户户都要买。买家来,代当家人发吉利。一家之主,脸朝天躺在床上,女人用吉祥如意蛋放在男人的心门口,说些吉祥如意啊!发财称心呀!万事如意呀!……之类的顺遂话,然后叫男人把蛋吃下去,就年年如意了。现在已不见卖“吉祥如意蛋” 的小贩。
扬州端午习俗:“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老扬州有门插艾叶、菖蒲,给小孩子系七彩丝线,挂鸭蛋兜、穿老虎鞋、挂香囊、吃粽子、在扬州东关城门外古运河上和扬州城北黄金坝水域中赛龙舟等习俗,另外,扬州人过端午节,有吃“十二红”的习惯。现在“十二红”并无定数,一指初夏时鲜食品,二指带红或酱油的食品,如烧仔鸡、烧黄鱼、炒虾等等。十二红又分“四碗”、“八碟”, “四碗”多为酒后吃饭烧煮之类的菜肴:红烧黄鱼,红烧趴蹄,红烧牛肉,红烧鸡块;“八碟”又有“四冷”、“四热”之分。四冷为:一咸蛋、二香肠、三洋花萝卜、四熏鱼等;四热为:一炒苋菜、二炒猪肝、三炒河虾,四脆炒鳝丝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