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案例 1 :《蒙娜丽莎》为什么是经典名作?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教师提到在其他班级称赞《蒙娜丽莎》是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时,一些同学不以为然:不就是一幅画着女人的作品吗?她连眉毛都没有,谈得上美吗?而且,画面彩单调、灰暗,形象朦胧,为什么达·芬奇不画得清晰些呢?
教师继续说道:尽管大家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但《蒙娜丽莎》在美术史上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如何让其他人相信我们的判断呢?所以,这节课我们共同寻说服其他同学的理由吧。(教师向学生分发学习任务书和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评价表。)
教师接着指出:要认识和判断一幅作品,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背景几个方面入手,运用美术、心理、历史、宗教,甚至科技等知识,到其独特性和艺术价值。因为美术作品不像文
字和语言表达那般线性地呈现信息,而是同时呈现全部信息,所以最好设法到一个欣赏的线性程序,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认识作品。为此,向大家推荐一个行之有效的欣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和分析作品。大家纷纷描述所见到画面的细节,如构图、彩和背景等,指出这幅作品采用的是金字塔型构图,人物表情恬静而含蓄,轮廓时隐时现,似乎隐没在空气之中,画面灰暗,但头部、胸部和手部却十分明亮。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网络搜索和讨论等方式,认识达·芬奇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他对艺术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内容有助于确定达·芬奇在美术史的地位和《蒙娜丽莎》的独特价值。在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各


│ 附录 │
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陈述研究成果和见解。
第一组:达·芬奇的生平事迹。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博学多才的人物,数学优异,富于科学探究的胆识,精通建筑、解剖学、化学、流体力学,钻研并尝试制作过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潜水艇,设计过桥梁、水坝,对植物有细致的观察。同时,他也是现代解剖学、病理学和医学的先驱。他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观察世界,寻事物本质和自然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设计出一些设备、武器和建筑。他突破神学的禁忌,通过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从而赋予其作品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米开朗琪罗相比,他的作品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事物本质和世界奥秘的探究远远大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学生展示达·芬奇像及达·芬奇绘制的器物和人体草图,并将达·芬奇的作品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进行比较。)
第二组: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别。文艺复兴指14 世纪至16 世纪欧洲人文、科学和艺术全面兴盛的现象。所谓复兴,也即再诞生,表达的是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复苏,爆发出勃勃的生命力。在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时代,由于压抑和禁锢人的世俗欲望,鄙弃肉体,因此一些画匠在描绘圣像时,也尽可能排斥感性特征,避免感官刺激。所以,中世纪的绘画排斥世俗生活,圣像也逐渐被统一成固定的符号,抽象、僵硬,缺乏生命感。(学生出示中世纪绘画作品。)
2020父亲节几号
第三组:人文主义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中世纪后期,商业贸易的发展催生了经商致富的中产阶级,他们对现世生活的热情,冲撞着主张禁欲的基督教思想。这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形成了培植文艺复兴的沃土。绘画也随着人文思想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佛罗伦萨画家乔托的创作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他是以人体解剖学和空间透视法来处理绘画问题的先驱。正因为如此,他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当然,他的绘画成就还没有达到文艺复兴盛期的高峰,描绘的也基本上是宗教题材,但由于渗透了人体解剖知识和空间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透视知识,已经显露出人间烟火了。(学生出示乔托的壁画作品《诺亚之梦》《基督下十字架》,并与中世纪绘画进行比较。)
第四组:《蒙娜丽莎》的艺术成就。《蒙娜丽莎》的主人公原型究竟是谁?至今依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普遍认为她是一位跟商人或商业有关的女性。在达·芬奇的眼中,她柔美悦目、庄重典雅,其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和双手的交叠都显露出她内心的安详。这件作品表现的不
是欢快的情绪,反而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她侧身坐在阳台上,后面是山谷、河流、桥梁,小路蜿蜒,伸向画面的深处……与乔托的作
品比较,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通过对圆润丰满的人物、自然真实的风景和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致描绘,在世俗化方面走得更远。而且,在这件作品中,达 · 芬奇首创并尝试运用了绘画中的空气透视法,将各种形体的界限笼罩在一种烟雾中,远山更是朦胧幽渺,与天空融为一体。这种技巧也被称为无界渐变着法。(学生将《蒙娜丽莎》与乔托的作品做比较。)
第五组:《蒙娜丽莎》对后世的影响。这件作品现存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诞生后数百年以来,无论是研究者、普通人还是艺术家都对它充满好奇,不断对之进行探索,涉及蒙娜丽莎的身份、达·芬奇创作这件作品时的状态和情境等。围绕这件作品还出现了一些文学和电影作品。受其影响,后期的一些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学会了暗的运用(当时的绘画中明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明代表善或上帝,暗代表恶,所以当时的画家很少使用暗。但达·芬奇则根据视觉原理,为突出主体等需要,大胆使用暗,使画面明暗均衡,完全没有顾及宗教的禁忌)、肖像画的金字塔型构图、空气透视法和无界渐变着法等。还有一些艺术家用各种方
式、媒材和技法变造《蒙娜丽莎》。(学生出示后世对《蒙娜丽莎》的各种形式和材料的变造,以证明其巨大而不衰的影响力。)
…………
教师肯定了学生对资料细致而充分的搜集和整理,并与学生一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