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946专业综合大纲
网络空间安全946专业综合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专业综合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等两部分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
1.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
2.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运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1.计算机网络110分
2.信息安全40分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3.应用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知识
4.计算机网络分层、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5.ISO/OSIRM模型和TCP/IP模型
(二)物理层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就业
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的识记,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的的相关计算,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运行机制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数据报和虚电路的运行机制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以及中继器和集线器与交换机的比较。
1.通信基础
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信源和信宿;编码和调制;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数据报和虚电路;信道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传输介质和设备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线与无线传输介质;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中继器和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在这一章中我们要掌握数据链路层的三大功能: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以太网协议与IEEE802.3,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D、CSMA/CA,数据链路层设备网桥、交换机运行原理。难点在于滑窗机制与三种停等协议、CSMA/CD的二进制指数退避机制,以及交换机帧转发过程和转发表的构建过程。
1.组帧:帧长度计数法,字符定界法和位定界法
2.差错控制: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
3.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单帧滑动窗口与停-协议;)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GBN)。
4.随机访问介质访问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5.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6.以太网与IEEE802.3
7.IEEE802体系
8.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9.PPP协议和HDLC协议
10.数据链路层设备: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四)网络层(重点)
本章需要重点的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链路状态路由)原理及其具体
实现(RIP和OSPF),IPv4的数据包结构,头部各字段的含义,IP地址及其分类,CIDR,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以及网络层其它的协议(ARP、DHCP、ICMP)。
1.网络层的功能:异构网络互联、路由与转发、拥塞控制
2.路由算法:注意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比较,两种域内路由算法的路由表构建于更新过程,两种算法的比较,要能把路由过程中路由表的变化过程描述出来,知道默认路由的作用。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层次路由
3.IPv4:这是综合应用题的点,要熟练掌握结合子网掩码作子网划分。理解NAT、ARP、DHCP和ICMP的运行过程;熟练掌握IPv4分组头部结构,掌握各字段的含义,掌握分片长度的计算。IPv4分组;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4.IPv6的主要特点和地址
5.路由协议:掌握不同路由协议的运行机制,理解域内与域间路由之间设计理念的差异。
6.IP组播的概念、地址、路由算法
7.网络层设备:了解路由器的组成结构、基本功能以及运行机制,掌握路由表的结构,了解路由转发过程。
(五)传输层(重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