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乘务安全管理与紧急处置分析
摘要: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铁路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及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列车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特别是在高速铁路乘务安全管理及紧急事故处置方面更需加强,切实提高高铁乘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高铁乘务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铁路乘务安全管理的建议措施,最后提出了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应急处置方案,希望为我国高铁运输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高速铁路;乘务管理;安全运输;紧急处置
引言
利用更加严谨、高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高铁运输安全,降低高铁运行中的故障率,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保护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高铁运营管理单位应积极探索并发现能够影响高铁运输安全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及应对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快速的事故紧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可靠、舒适便捷的高质量服务。
1影响高铁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
1.1自然环境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高铁乘务安全的一个客观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外力影响,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其中,常见的自然不利影响因素包括:气象与地址灾害如雨雪大风、沙尘暴、雷暴闪电、泥石流、洪水、地震等,影响高铁列车运行安全的环境因素还包括野生动物的影响,如低空飞行的鸟类,破坏地下动力、通信电缆的啮齿类动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
1.2机械电气设备影响
高速铁路乘务系统是一个包含了多类机械、电气设备的复杂系统,包括机车、车厢内水电设备、轨道、隧道、桥梁、动力电线路、接触网、通信与信号设施、自动化仪器仪表、紧急安全装置等多种部件设备,这些关键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影响高铁乘务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任何部件设备一旦发生设备故障,都将会对高铁列车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
报高铁乘务条件
1.3人为因素影响
在影响高铁运营安全的人为影响因素中,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铁路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是旅客及沿线居民等非铁路工作人员。参与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列车调度指挥、安全应急值守人员、机车驾驶员和机械检修师、列车乘务人员等。其中列车调度和安全应急值守人员虽不跟车,但起到的安全管理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在工作中发生疏忽,或应对紧急情况时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列车司机、机械师、乘务员等随车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时刻集中精力,严格按照列车的各项操作规程开展工作,违规操作或疲劳、带病工作都将对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高速铁路乘务安全管理方面,如何加强对人为不利因素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此外,应对旅客和行李等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上车。
2加强高铁客运乘务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环境监视,推进防灾安全建设
应对自然环境对高铁乘务安全造成的影响,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是要加强气象地质灾
害的监视和预报工作,充分利用气象预报部门的数据信息并结合铁路已有的气象监视网络,同时应用5G无线通信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高铁运营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系统,重点对环境温湿度、降水量、风力、可见度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并通过通信网络实时传输到高铁机车数据采集系统中,供列车司机和其他随车乘务人员参考,预先做好恶劣天气的防护准备工作;其次是要加强高铁沿线的检查与清理工作,特别一些地形地貌复杂,野生动物丰富的区域,要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地质结构变化或野生动物破坏对高铁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
2.2加强设备巡检与运维管理
在高铁设备巡检运维管理方面,应采用“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具体实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设备技术状态和性能的检查与测试,确保各机械电气设备性能良好,无任何故障报警;其次是要加强设备巡检的过程管理,建立规范化设备巡检与维护制度,按照科学的维护周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三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高铁设备性能和安全性的在线动态监测功能,结合遥感遥测技术、视频在线监控、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高铁系统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2.3加强乘务人员安全管理与人才建设
在高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因此,要不断加强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和人才建设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机制,按照各专业职业需求配置列车调度、机车司机、随车机械师和乘务人员等,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列车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次是要加强岗位培训,加强乘务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高铁乘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事故紧急处置能力;最后要加强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的安全奖惩制度,确保高铁乘务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开展乘务安全管理工作,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高速铁路客运安全应急处置
3.1应急预警监测
高铁应急预警功能模块的构建需要从旅客列车动态定位、旅客列车故障感知、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应急预警模型设计、应急信息采集、预警信息推送、确认等方面考虑。为了降低紧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必要对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理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铁路客运的影响因素一般归纳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预警功能模块需要确定各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取突发事件与列车运行策略调整的相关环节,形成突发事件的因果关系网络,通过异常状态分析实现应急预警监测功能。
3.2应急评估决策
应急评估决策功能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通过对预警监测系统内的各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事故应急处置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对紧急安全事故的等级和影响范围进行充分细致的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旦高铁客运列车发生紧急事故,应急评估决策系统需要根据事故等级给出具体的调度指挥处理建议,以供调度指挥人员做决策参考。
3.3应急调度指挥
高铁客运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应在充分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后,在较短时间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同时需要组织高铁突发事件应急调度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在对事件进行分析充分细致的评估后,调用事先编制的相应类别、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进行事故紧急处理。应急调
度指挥主要通过人员组织、资源配置、列车运行方案调整、故障排除、调度命令下达、报文通知等方式进行调度协调和指挥,通过多方跨部门协作能够有效提升事故处理效率。
结束语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设备维护,加强乘务团队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紧急事故处理机制,进而全面提高高铁运行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我国铁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磊.浅谈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0(15):29-31.
[2]王卓,刁朋娣,贾利民,等.铁路事故致因与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6):79-85.
[3]马骏.浅析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5(10):32-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