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疆棉花产业的协调运作和良性发展
作者:冯玉杰
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05期
作者:冯玉杰
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05期
棉花是棉纺工业发展的基础,棉纺工业是棉花产业的先导。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棉纺振兴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棉纺工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棉花产业与棉纺工业的关系
棉纺工业是我区纺织工业的先导性和主导性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棉纺工业是棉花产业最大、最广泛的用户。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关联度最直接、最密切,相辅相成。在计划经济年代,棉花种植、收购及收购价格、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及销售价格、销售对象等各环节都由政府下达计划,农业种植、收购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及销售对象严格分工,各行其职按政府计划执行。
1998年,国家推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目的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的合理配置。2003年9月国务院又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从检验工作上进一步实现依靠市场机制达到对棉花资源的合理配置。值此,纺织企业摆脱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原料(棉花)计划定价,产品市场定价”的怪圈,可以自主选择纺棉供应的形式,拓宽了纺棉供应渠道,其实质是纺织企业增加和掌握了能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控制生产成本的方法和手段,增强了棉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棉纺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用棉量的增长是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棉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棉纺工业的发展。棉花产业发展的程度,是棉纺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我区棉纺工业的发展,实施棉纺振兴工程,与我区棉花产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密不可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我区的棉花产业符合新疆的资源优势和实际利益,更符合新疆棉纺工业的发展需要和利益。
实施棉纺振兴工程加快我区棉纺工业发展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这无疑给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展示出一条明确的道路,而近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力支援新疆,作为新疆优势资源的棉纺业能否搭上全国援疆的“快车”,尤其值得期待。在棉花主产区新增棉纺锭,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效益原则,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大量增加就业,必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对整个社会有利。
我区棉花产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名符其实的棉花主产区,具备了进一步大力发展棉纺工业的条件。因此,实施棉纺振兴工程大力发展我区棉纺工业,加快我区棉花优势资源转换,既可促进我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又符合自治区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方针。我区实施棉纺振兴工程,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增量带动和优化存量,走制度创新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的原则,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制约我区棉纺工业发展的棉花因素
发展我区棉纺工业,实施棉纺振兴工程,成败除了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外,棉花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内部因素:一是当前我区棉花的种植、品种、品质、质量、可纺性能等好坏不一,、北疆、东疆之间差异很大,相邻地区、县市之间有的差异也很大。这种情况给棉纺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了种种问题,而且到了非要迅速扭转和解决的时候了。据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2198万亩,较上年增加84万亩,增幅3.97%。其中:地方棉花播种面积为1416.92万亩,较上年增加102.41万亩,增加主要是在地区;兵团播种面积701.3万亩,较上年减少30.5万亩。受天气因素影响,北疆地区采摘期较上年推迟20天左右,地区比往年推迟10天左右。政府预计全区棉花产量260万吨,同比增长3.17%。根据去年的实际产量(307万吨)和今年面积增加及当前棉花长势情况,今年新疆棉花的产量可能为310万吨。2010年,我区又受天气影响,导致采摘期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进而导致短期内资源短缺,出现中间商抢购籽棉进行囤积,而加工企业为了抢占资源,进而
哄抬籽棉价格,使我区棉花质量整体出现下滑。二是我区绝大部分棉花是中短绒棉品种和一部分长绒棉品种。中短绒棉只适合纺40S左右及以下品种,长绒棉适合纺100S及以上品种。中间缺少纺60S~80S的中长绒棉品种。三是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三丝”问题、大量使用皮清机造成棉纤维损坏的问题等。我区棉花加工企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在棉花市场逐步放开后,供销系统垄断经营的模式逐渐淡化,私营企业加入进来,竞争更加激烈,抢购资源的现象更为突出,而棉花的价格也从以前国家定价到后来的信息价、参考价、指导价。企业与棉农协商定价,棉农实行自愿交售棉花,由于市场波动较大等种种因素,从而导致我区棉花质量整体下滑。
外部因素:是指我区棉花从种植环节、采摘环节、收购环节、收购价格、加工环节、加工质量、仓储运输环节、销售环节、销售价格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环节对棉纺工业产生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棉纺工业对棉花产业的要求,也是用户和消费者对生产商、供应商的要求。因此,我区棉花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将下游产业的需求和因科技进步对下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认真研究,充分掌握下游产业发展的信息。要从源头开始,对棉花品种进行科学筛选,培育棉花新品种。规范采摘环节的操作标准,严把采摘环节的质量关。收购和加工环节要充分市场化运作,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提供收购和加工服务。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我区棉花产业
(一)新疆棉花定位问题。面对我国棉花的强劲需求和近几年新疆棉花生产显现萎缩的严峻态势,需要国家对新疆棉花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定位。建议国家把新疆作为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并考虑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边疆的稳定,给予新疆粮棉扶持政策,进而稳定、恢复新疆宜棉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二)铁路运力不足问题。2010年新疆棉运输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铁路复线建设正在施工中,阿克苏、喀什等主产地区的棉花要通过公路运输到库尔勒、吐鲁番、北疆等地来上站发运。因此,建议铁道部协调新疆乌铁局提早谋划,在全年度内统筹安排运力,加大向新疆安排空车皮的力度,保证新疆棉及时发运到内地,防止出现2009年“前慢后快”运输不均衡、进而影响棉花市场波动的问题。
(三)棉、纱运费补贴问题。国家财政对铁路出疆棉花和棉纱每吨补贴400元,增强了新疆棉花原料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补贴政策即将到期(新疆棉花事件是怎么回事棉花补
贴截至2011年8月底)。因此建议国家应延长对棉花、棉纱运费补贴的时限,建立长效机制。此外,对通过公路运输的新疆棉花也应享受运费补贴,以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补贴标准由目前的每吨400元提高到600~800元,同时应根据南、北疆运距差别较大的实际,调整地区间的补贴标准。
(四)农发行贷款问题。自治区棉花收购资金主要依靠农发行贷款,建议农发行在确保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拓宽信贷支持领域,加大对新疆棉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质检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问题。一是一些企业反映,质检体制改革的过渡期结束后,未纳入国家规划的大包型企业能否取得加工资格,小包型企业如何退出的机制,有待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明确。二是在进入质检体制改革中的企业还存在“一厂多线”的问题,该厂既有新体制改革的生产线,还有未加入质检体制改革的生产线,这样的企业该如何管理,还有待明确。三是新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仅涉及细绒棉,而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提高长绒棉质量检验水平尤显迫切,兵团已经有30条长绒棉生产线完成了设备改造,因此建议国家将长绒棉检验纳入公检体系。四是虽然新疆棉花的公检率与其他棉区相比较高,但企业自检的势头有所上升。2009年度兵团棉花公检数量同比下降了41.7%,巴楚县的公检率只
占到20%,这些情况都说明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公证检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建议国家继续研究并出台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推行。五是考虑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填补边远棉区空白点和长绒棉加工的需要,建议国家增加部分更新改造指标。
(六)机采棉问题。为解决采摘劳动力短缺及拾花成本(目前已经占到生产成本的1/3)不断上涨问题,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加快了机采棉发展的速度,不仅是兵团,地方上从2010年开始也在试行。建议国家对购置采棉机、改造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给予补贴,推动棉农扩大机采棉面积、降低成本,缓解拾花工紧缺和价格上涨等多重困难。
综上所述,要大力发展我区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棉纺工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首先要从组织机构上进行改革和加强。在现有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组建棉花产业职能管理部门,将现在的多头、多部门、多行业的分散管理,进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进而协调好产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使我区的棉花产业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纤检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