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中的两种太阳历(刘明武)
河图、洛书中的两种太阳历(刘明武)
摘要:几千年来,河图、洛书问题像谜一样吸引着一代代的研究者,也困惑着一代代的研究者。因为根本性依据的缺失,所以,对图书的解释,一直存在着“说服力”问题。彝族文化里一有图书之形,二有图书之数,三有对图书的文字解释。彝族文化里的图书,从根本上说是表达宇宙发生论的,从具体上说首先表达天文历法——两种太阳历。了解彝族文化对图书的解释,有助于对中原图书的重新认识与解读。
一、问题
河图、洛书与两种太阳历的关系,是本文讨论的主题。主题的讨论,笔者试图从下列三个问题入手:
问题一:中华文化的根源在哪里?是水都有源头,是树都有根本,文化呢?文化有没有源,文化有没有根?以自然之理而论,文化显然也应该有根有源。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源其根到底在何处?
问题二:八卦与图书的关系是怎样的?儒家十三经与道家三玄皆以《周易》为首,《周易》以六十
四卦为首,六十四卦源于八卦,按照这一顺序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八卦。如果没有图书之说,这一结论是坚实可靠的。问题是,流行本《周易》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都出现了图书之说。两种《周易》在卦序上、在文字上有相当的区别,但在“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说上却是完全一致的。两种《周易》谈图书,都是独立而论的。图书与八卦有没有关系?如果说有,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追溯中华文化之源,无论如何不能回避图书与八卦的关系。
问题三:图书是否更具有根本性?八卦是圣人的作品,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后的产物,这是两种《周易》的共同结论。图书是圣人“则之”的对象,这也是两种《周易》的共同结论。则,在名词中有准则与参照坐标之义,在动词中有效法之义,在哲理有“必须如此”之义。“圣人则之”之“则”,属于动词,意义在“效法”的范围内。图书是圣人效法的坐标,八卦是圣人的作品,由此论之,图书是不是比八卦更具有根本性?根本性起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时间上在先,即图书产生在八卦之前;二是图书本身就是八卦的参照物,即八卦诞生时曾经参照、参考过图书。但如此推理,在《周易》不出直接与间接的答案。所以,图书问题像谜一样,吸引着一代代研究者,也困惑着一代代研究者。对图书的研究,在汉代,尤其是在宋代,出现了一大堆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因为欠缺根源上的依据,所以并没有真正解开图书的谜团。以至于在今天,图书仍然吸
引着众多的文化探源者,笔者即是其中之一。
非常幸运的是,彝族文化里也有图书。这里一有图书之形,二有图书之数,三有对图书的文字解释。所有这些为认识与解读中原图书提供了另一种文化的依据。
二、彝族文化里有图书
彝族文化在历史上是口口相传的文化,唐代、清代形成了典籍。近20年来,云贵川三地的彝族同胞将先贤传下来的典籍集结出版,《西南彝志》、《宇宙源流》、《土鲁窦吉》、《宇宙人文》等一批典籍,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笔者在云南彝族的彝古文中发现了图书之数,在贵州彝古文中发现了图书之数与图书之形,更为宝贵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对图书的文字解释。文字解释,解释出了一系列基础性大问题:
其一,宇宙演化问题;
其二,天文历法问题;
其三,图书先后关系问题;
其四,时间空间问题;
其五,奇偶之数问题;
其六,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问题;
其六,图书与八卦的关系问题;
其七,二十四节气问题;
其八,天体与人体对应问题;
其九,图书演化出的人文哲理问题。
一系列问题需要分别进行专题讨论,本文这里首先进行讨论的是:图书中的两种太阳历。凡是与此相关的问题,例如图书与八卦的关系等,本文会简要涉及,但不会展开讨论。
三、图书中的两种太阳历
洛书在先,河图在后;洛书中含有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中含有的是十二月历,这种解释出现在《
土鲁窦吉》一书中。
《土鲁窦吉》一书,为贵州彝族同胞王子国先生所保存、翻译,贵州彝学研究会会长禄文斌先生为之作序,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王子国先生为世袭布摩(又称毕摩)的108代传人。布摩,是彝族之师。天上有日月星,彝族有君臣师;日为君,月为臣,北斗星为师,这是彝族同胞对日月星、君臣师三者对应性的解释。日月星在自然界的作用,可以对应君臣师在彝族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解释历法、主持祭祀、传承文化,是布摩的基本责任。
王先生曾经谈到,土、鲁与图、洛,只是字音上的一点方音差异。土鲁窦吉,汉语的意思是“宇宙生化”。彝族文化解释图书,从一开始就解释在宇宙发生论上,从一开始就解释在天文历法上。这里没有出现关于图书的神话,例如河马,例如神龟。
(一)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
洛书,彝族称为“鲁素”,译为“龙书”。龙书图形与汉族洛书的图形一模一样。彝族同胞说,抽象之图可以表达书不能尽的言,可以表达言不能尽的意。,可以表达宇宙演化的大道理。洛书首先表达的是由天文转化出的历法——十月太阳历。为了方便读者,本文称龙书为彝族文化里的洛书。
1、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
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由年、季、月、日、节气与过年日六大元素所组成。一年分五季、十月、20个节气,过一大一小两个年。以五行论五季,以十天干论月序,以阴阳论奇数月与偶数月,以十二属相论日,大小年独立于月之外。详细介绍如下:
(1)关于季。一年分五季,五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达。一季72天,五行五季一共360天。一季分两个月,一月36天,十个月360天。
(2)关于月。一年十个月,月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述。一月36天中有两个节气,18天一个节气,一年有20个节气。
(3)关于年。五季十个月360天,加上5---6天的过年日为一年的时间长度。在冬至、夏至两个节气过大小两个年。平年有5天过年日,大年3日,小年2日。闰年有6天过年日,大、小年均3日。过年日不计算在月内,单独计算为阴阳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交替日。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区别每四年一闰,年的平均数据为365.25天。这个数据,在《周髀算经》中是太阳回归年数据。年,在彝文中有回转之意,指的是太阳视运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转。
(4)关于日。一月36天分三旬,每旬十二日。用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鼠、牛为序来纪日。十二日转三圈,就是一月。十二日转30圈,就是一年。同样是十二属相,彝汉两族的排列顺序有所差别,汉族以鼠为首,彝族以虎为首。
(5)关于月的阴阳属性。彝族文化将一季中的 两个月分雌月与雄月:一月土公,二月土母;三月铜公,四月铜母;五月水公,六月水母;七月木公,八月木母;九月火公,十月火母。以阴阳论之,则是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
(6)关于大小年的确定。以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视运动确定冬夏,再由冬夏确定大小年,当太阳视运动到达最南点(日至南)时为冬至,到达最北点(日至北)为夏至。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不同地方的彝族,大小年的过法也有不同,有些地方冬至过小年,夏至过大年。
粤港澳地区今天还流传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但有其然无其所以然。明白了十月太阳历,‘‘冬至大过年”的所以然马上迎刃而解。冬至,在十二月太阳历与阴阳合历中是节气,在十月太阳历中是本来大年。历元(计算一年的起点),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
(7)关于北斗星的介入。十月太阳历还要兼顾北斗星的因素。以北斗星的斗柄指上下两个指向确定寒暑。北斗星斗柄正下指时为大寒,正上指时为大暑。大暑,是彝族的火把节。
在《管子‘五行》、《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天文训》中都有以五行论五季的论断,一行72天,五行360天。这证明在中原大地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流传过十月太阳历。后来十月太阳历被十二月太阳历与阴历合二为一的阴阳合历所取代。
2、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
先请看彝族文化里的洛书之形(见图1),彝族图书与汉族图书完全一致。
再看彝族文化里的洛书之数。《土鲁窦吉·论十二支》中出现了洛书之数:
天一与天九,合二生成十,居南方北方,
天三与天七,合二生成十,居东方西方。
地二与地八,合二生成十,居东北西南。
地四与地六,合二生成十,居西北东南。
天一与天九,天三与天七,地二与地八,地四与地六,天数论阳,地数论阴,四组天地之数的和均等
于十。这里的天地之数,与宋代文献里的洛书之辞“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有着相似相通性。
洛书中的天地之数可以论空间,论空间中的四面八方——东、西、南、北与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洛书中的天地之数可以论时间,论时间中的年月日,论一年中的365.25天。具体的论述如下:
以阳数九论夏季72天,以阳数一论冬季72天,以阳数三论春季72天,以阳数七论秋季72天。这里四个72天,分布在洛书的四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