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阿县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谈到到底怎样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位社会学家给出了深沉的回答。
B.罗田天堂寨景区、薄刀峰景区、英山桃花冲公园、黄州遗爱湖公园景区、红安天台山景区、麻城龟峰山景区等是黄冈旅游的好去处,都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
C.“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的时候,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写下了《竹枝词》,从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便像那连绵不绝的清江水,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里流淌着。
D.研究资料表明:长时间上网会危害视力,导致颈椎病发生,引起食欲不振,引发心理疾病等,所以一定要控制上网的时间。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人传》中叙述了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和俄国的托尔斯泰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B.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责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将“肉麻当作有趣”。
C.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代指后面的“敬礼”。
D.《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4.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一开头,便展现出一幅瑰奇雄伟的海天一图卷。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B.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转”“舞”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C.“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山东D.此词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极具浓厚的想象彩,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浪漫温婉的一面。
5.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八百里分磨下炙,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李商隐《无题》中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在多用来表达教师等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李商隐《商山有行》)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富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曾将《水浒传》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义”字,将《西游记》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诚”字。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一个具体情节,谈谈该名著中的“义”或“诚”。
①鲁智深  ②宋江  ③孙悟空  ④唐僧
(2)请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物。
①他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      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屋中的灯还亮着呢。一见这个灯亮,他猛的木在那里。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③早晨,住在一门里的      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父亲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出得门来,高叫道:“是什么人,在我这里吆喝!”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
二、阅读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  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盖卫人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管夷吾于士        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B.后知生于忧患      六国所用相
C.秦不然            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D.诸侯楚之强        又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
3.乙文作者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甲、乙两篇短文,都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8.文言文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 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 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注释:①椽(chuán):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②刳(kū):削剔,挖空。③比屋: 挨家挨户。④吞:容纳。⑤丁丁(zhēng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⑥ 胜概:佳事,美景。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B.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C.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D.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异二者之为|一食尽粟一石
B.物喜|刀劈狼首
C.远吞山广,不可状|故人鸡黍
D.居之胜概也|滕子敬守巴陵郡
3.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或”字是一个表示推测的情 态副词。“或异二者之为”意即“也许通上述两种人的行为不同”。因为作者对古仁人 的心理,只是曾经探求过,忖度过,这样显得语气比较委婉,并非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 古人。
B.甲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是说迁客骚人“喜”的原因 不单是物,还有“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
C.乙文中作者以声写楼,,以声抒情,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的种种别处无法领略的青 韵雅趣。“远吞”四句写幽静辽阔之景,“夏宜”四句言作者四季不同之感,“宜鼓琴”八句,述竹楼特有之趣。
D.作者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的幽趣盎然,含蓄的流露出愤懑不平的心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5.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