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试题50题
     
    00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
    00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鸥野老心。——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颂王昭君
    003、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
    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
    004、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
    005、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006、“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007、中国古代文化中定义的“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圣”、“茶圣”、“诗圣”分别是:()
    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
    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
    C、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
    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
    008、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唐诗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
众多,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
    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
    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
    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
    009、清代【张鹏翮hé】撰写的三苏祠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
    A、韩愈、欧阳修、苏轼、王安石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C、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D、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010、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011、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012、干支纪年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算方法:(公元年份-3)÷60,得余数R;再求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Y。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
的換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 
立秋时间2022        1    2    3    4    5    6    7    8    9    10
    X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Y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2000-3)÷余数(R)17,(R)17÷7(X),(R)17÷5(Y),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农历)。现在,计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哪一年:()
    A、甲午年B、丙申年C、乙未年D、丁酉年
    013、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
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D、尚书省、工部
    014、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尚书》、《周易》和《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C、《国语》、《左传》、《礼记》和《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
    01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B、礼、乐、书、数
    C、诗、书、礼、易D、经、史、子、集
    016、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017、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