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10月月考2020-2021学年
北京市海淀区八一中学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小说单元的学习,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某校开展了以“探文学初心增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一位同学来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彦的获奖感言。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bá)涉了40年。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我出生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潮,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梦。我就是那时被裹挟.进去,40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
《主角》不是戏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人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
千年秦腔史,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自然会产生出前所未有之战栗、阵痛、持守与蜕变。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jué)的作家。我是从那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面对前贤,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并努力承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奋力向前!
1.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裹挟.(xié)信手拈.(nián)来拔.涉延绵不绝.
B.裹挟.(jiá)信手拈.(nián)来拔.涉延绵不决.
C.裹挟.(xié)信手拈.(niān)来跋.涉延绵不绝.
D.裹挟.(jiá)信手拈.(niān)来跋.涉延绵不决.
2.结合陈彦的获奖感言,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创作的源泉。要求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
【答案】1.C 2.陈彦的创作,不仅源自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而且源自厚重大气的秦文化。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裹挟.——xié,信手拈.来——niān,拔.涉——跋,延绵不决.——绝;
【2题详解】
根据材料第一段“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点明作者创作的源泉是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根据第二段中的“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绝的作家”,可知创作的源泉还来自厚重大气的秦文化。所以本题可拟写为:陈彦的创作,不仅源自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而且源自厚重大气的秦文化。
活动中,同学们追溯新中国70年来文学创作的历程,探寻作家创作初心的共性。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从70年文艺实绩来看,如果不是在人民众中有深厚根基,深入生活,同人民的感情、思想和心愿结合一块,老舍就不会有《龙须沟》《茶馆》这样感人肺腑的剧作;如果不扎根人民、扎根乡里,周
立波就不会创作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这样优秀的长篇小说;如果不是“不管漂泊到何处,心永远贴着黄土地”,对家乡人民爱得真挚、彻底、持久,路遥怎能展现出《平凡的世界》里那种时代巨变中年轻人的进取精神?____________。
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才会增强攀登文艺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所拟写的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立波扎根黑土地,《暴风骤雨》给翻身农民画像,①;②寄情大运河,《③》为英雄儿女代言,唱响民族抗战的赞歌。
A.①谱写时代变革之序曲②曹文轩③蒲柳人家
B.①谱写时代变革之序曲②刘绍棠③蒲柳人家
C.①书写变迁时代之篇章②曹文轩③孤独之旅
D.①书写变迁时代之篇章②刘绍棠③孤独之旅
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优秀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努力和成就。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作家们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初心。
C.正是作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创作出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答案】3.B 4.B
【分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的反映的经典著作。它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描绘出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把中国农村冲破几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破封建罗网,朝着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所以这部作品谱写的是谱写时代变革之序曲。《蒲柳人家》作者是刘绍棠,以大运河边的几户人家为写作对象,唱响民族抗战的赞歌。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
A.不恰当,本次活动的主旨是探寻作家创作的初心,而不是作家的努力与成就;
C.不恰当,本项强调的是作家们创作出这些文学作品的原因,与初心关系不大;
故选B。
这次活动专刊将以近些年我国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作为结语。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中国文学之花在海外次第盛开。短短几年光景,中国作家频频走上世界文坛的最高领奖台,作品打入欧美主流文学市场。从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到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甲】“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在国际文坛实现【乙】“零的突破”,成为多个全球权威文学奖项的“中国第一人”。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所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5.年级将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配发在专刊上。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推荐语,对书法作品及寓意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流畅洒脱,流畅洒脱。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B.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端正典雅,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般的形势。
C.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行云流水,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般的形势。
D.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端正,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6.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②标示语段中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③表示语段中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三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甲】②【乙】③
B.【甲】①【乙】③
C.【甲】②【乙】①
D.【甲】①【乙】②
7.下面是四位同学活动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中国七十年里,作家们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持之以恒地进行着创作实践活动,塑造出许许许多多感人的艺术形象。
B.中国小说的优秀作品是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智慧结晶,是各个时代风云变幻、民间疾苦的真实写照,也是作家潜心创作、茅塞顿开的成果。
C.看到近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怎不让人对中国作家心生敬意,对中国文学的未来之路充满信心?
D.在活动中,我了解了新中国文学创作的成就,探寻了作家文学创作的初心,到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收获满满。
【答案】5.A 6.D7.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和诗句赏析。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联系语段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可知是: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般的形势”表述有误;C.甲为
草书,字体大小错落,并非“整齐匀称”,且“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般的形势”表述有误;D.乙为隶书,字体整齐匀称,并非“大小错落”;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号的用法。
甲处,把诺贝尔奖加引号,是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诺贝尔奖,而是一种形象说法,特别指出国际安徒生奖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所以此处的引号是第一种用法;八一感言简短
乙处,零的突破加引号,为直接引用,所以此处的引号是第三种用法;
故选D。
【7题详解】
B.“茅塞顿开”意指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形容作家的成果,使用对象不恰当;
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5分)
8.默写
(1)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与南朝文学家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3)在新中国七十年奋斗的历程中,英雄的建设者们在世界的东方建设了一个富强之国……他们是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__,__”,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这句话,把奋斗的号角再次吹响,它激励后来者,在先辈们的鼓舞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
(4)古文中常用四字短语来写日光流转之景,如《岳阳楼记》用“___”来描述洞庭湖早晚的气象,《醉翁亭记》用“___”来总说琅琊山晨昏的光影。
【答案】①.怀旧空吟闻笛赋②.但愿人长久③.千里共婵娟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