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务员考试热潮
   
分析公务员考试热潮
内容摘要: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会引来社会的极大关注。201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125日如期而至,面对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公务员的优厚待遇,百万求职大军涌向公务员考场。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芝麻信用分就业  社会保障  官本位  考核监督  职业观
正文
一、公务员考试热潮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1、千军万马闯独木桥
    2010年10月26日18:00,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结束。今年最终报名总人数为1415138人。相较去年144万的人数来说,总体人数减少约两万人,总竞争比例由去年的93:1下降到87.3:1,尽管竞争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公务员考试的火爆程度。
同年12月5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全国共有141万考生参与,实际参考人数90万人;全国31个区、46个城市、908个考点;137个招考单位、1.6万余岗位、录取率约为1.57%;最热门岗位考录比达到创纪录的4961∶1……“国考”再次出现千军万马争抢过独木桥的激烈场面。
从国家相关部门对历年来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参考人数、录取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录取比例越来越小,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
2003至2010年关于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
2、国考“冷热门”
对于公务员的报考部门,从总体看,传统“热衙门”人数涨势强劲,有水利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海关……其中厦门海关4岗位报名者已近3000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一职,招录一人,通过审核人数达4000余人。
与之对应,还有多个单位提供的部分岗位报考人数较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此次“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较少的“冷门”职位为:地震、气象、地方审计部门等。“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得到权威佐证。
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但仍有部分单位因为报考人数较少而无法开考。这种现象反映出的
不是考生争当公仆、一心想为国为民出力的高尚品德,而是其赤裸裸的追求利益的心态。这显然有违制定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初衷。
二、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形成及其过热带来的利弊
1、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
  建立人才考试录用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革除陈规、锐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干部录用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组织调配安置退伍军人、从社会上有计划地吸收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这种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诸多弊端:用人制度不健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选才视野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选人用人缺乏客观标准,用人不正之风难以避免。
  1980年,同志提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要健全包括招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并提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
  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确定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考试录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开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
  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励、职务升降、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管理与监督等作了规定。
  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随后,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又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等诸多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之后,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提出了完善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
  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2、“公务员热”的利弊
    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人事行政规范化、法制化、 科学化的标志。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公共职位的竞争日趋激烈。过度的竞争源自于民族文化和经济利益多种因素,这种状况对政府自身和社会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又会产生消极有害影响。
    1)、利:促进公务员素质的提升,推动廉洁高效政府的建立与完善
“公务员热”最直接地影响着公共职位竞争者,尤其可以使得在位者萌发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使其居安思危、追求进步,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方可在公务员内部的晋升中站稳脚跟。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公务员队伍能够吸纳具有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能力的人才,以及适应全球化需要具备各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全才,例如具备国际商法、国际金融技能、商务英语、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整体上提升了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若没有“公务员热”的推动,会造成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才供给不足。而“公务员热”可以为中国推动政府改革提供符合需求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硕士大量的进入
公务员队伍,从客观上改善了中国公务员的人员结构,提升了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公务员是国家政府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密切关系到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高效的政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众多优秀人才涌向公务员考试,必然会推动廉洁高效政府的建立和完善。
2)、弊:公务员考试挤占过多政府和社会的资源,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我国正处在就业竞争激烈阶段,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生提供了1%的就业岗位,却吸引了30%大学生的目光。过热的公共职位竞争会使得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纷纷加入竞争,加重了就业者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的成本投入,同时造成政府和社会物力财力的浪费。
    政府职位是稀缺职位,我国缺少的不是政府官员,而是合格的官员,而更缺少的是经济领域里的高素质的建设者。过热的公共职位竞争不利于人们形成新的就业观,造成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三、关于公务员热的原因分析
赞美老师的诗歌
1、就业问题
    1)、社会上就业形势严峻
1997年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国家已不再负责大学毕业生的分配,而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人才市场的建设上,毕业生完全进入市场自主择业,“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去不复返了。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短期内毕业生增幅巨大,导致人才资源供过于求。社会上的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提高录取标准,抬高就业门槛,以至于些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2)、公务员的门槛降低
    2006 1 月开始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录制度,努力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的结果,不再考虑家庭背景,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没有性别、身高、体貌、婚姻状况、等方面的限制。
    此外公务员考试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试题是由国家或地方的相应部门制定,并实行统一
考试,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因此为许多致力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面对社会上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次性提供近万个公务员岗位,同时报考公务员的要求并不高,这对于求职者无疑是雪中送炭,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所以众多的考生去挤“独木桥”,出现公务员报考中的“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的景观就不足为奇了。
2、福利及薪酬待遇
就业者择业的选择标准是收益越大越好,风险越小越好。公务员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不断提高。同时因手中的权利而产生的灰乃至黑收入也十分吸引人。
1.)稳定的收入保障是公务员热的经济根源,公务员的工资具有其刚性,一般不会受短期经济萎缩而减少,并且还会不断地增长。同时,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保证使得他们实际收入在完全货币化后要比社会绝大多数就业者要高。
2.)我国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和行政部门。虽然国家已有规定,但部分私营企业的职工仍无保险。对农村来说,保障体系更是严重缺乏。此外,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资金筹措不力、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因而,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即使薪酬再高,仍缺乏保障,缺少安全感。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完善得多,除了养老、医疗方面,最吸引人的就是住房。近几年,房价高升,对于年轻人尤其大学生来说,买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公务员可享受住房补贴,这点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到公务员报考热中来。
3、官本位意识
官本位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和体的深层心理,是一种沉淀极深的政治意识
从历史原因看,官本位意识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官本位欧联杯 欧冠意识。“在心中从此永远有个你官本位意识是封建集权制和官僚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过来维护和服务于封建集权制和官僚制
在当今社会,“官本位意识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意识形态官职成为社会唯一的价值尺度,官职荣誉高于其它职业荣誉,官职是取得财富的最好途径在官本位政治心理影响下,读书做官,发财济家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
官本位意识所直接导致的政治行为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崇拜权力本身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可以以合法的形式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强制性影响,这种影响或者表现为直接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或者表现为强制性地使其他组织或个人履行义务。具体行使权力的公务员因此便获得了独特的社会地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公务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可获得除了与其职位相匹配的物质价值之外的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精神享受是其独有的,为一般人所可望而不可及。”在长期以来拥有着官本位房屋过户费文化传统的我国,人们心目中的权力,其管理性要远远大于中考成绩查询方式服务性,因此手中握有权力所产生的价值含量就显得更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