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供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重阳节供品


  篇一:节日习俗
  青龙节农历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北方地区的二月二,与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逐渐演变成祈求丰收和驱除虫害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苑城一带盛行打囤和炒蝎豆。
  打囤,即象征性地建粮仓,又称打灰囤。用草木灰(当地俗称小灰)在庭院里洒上若干粮仓形状的图案。二月二日清晨,太阳未出前,由汉家人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轻敲打簸箕边沿,使灰慢慢落下,边打边走,围成一个圆圈,即为粮囤。圆圈封口处要朝院门里,意谓财不外流。然后抓一把粮食(麦、谷、豆等)放在囤中央地上,上面盖一块砖头或陶瓦片。一般要打三个囤,各为麦子囤、谷子囤、豆子囤。灰囤外沿,还要用灰撒上挮子形状的图案,象征囤高粮满,预兆丰年,当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农谚。二月二吃炒蝎豆,
据说可防止被蝎子蛰。蝎豆由黄豆炒制。预先将黄豆在糖水可盐水中浸泡,捞出晾干,拌上细沙土炒出来,或甜或咸,香脆可口。同时,用糖水拌和粘米面,切成菱形面棋子,与蝎豆一起炒。家中有属龙的,不得在二月二日这天炒蝎豆,要在前几日炒出。五十年代末期,当地黄豆种植渐少,增加爆玉米花、大米花等。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条囤的习俗已经不再延续,但是二月二青龙节吃炒蝎豆的习俗仍在延续着。
  清明节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是传统祭祖扫墓的隆重节日。民间又称为“鬼节”,与七月十
  五、十月初一,总称“三大冥节”。
  长山一带习俗,寒食要添土上坟。寒食前一天早晨太阳未出之前,在祖先坟墓周围,或宜量南北取土,或宜量东西取土,将新土填在旧坟上,意即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第二天下午上坟祭祖。祭祖供品一律为烙菜,烙菜有菠菜、萝卜盒子(水萝卜、胡萝卜)、藕盒、咸鱼等。先祖去世,头三年要在寒食这天上午上坟,过了三年以后改为下坟上坟。新坟不过三年不添土。六十年代以后,实行火化,坟墓多数平掉了,添土习俗渐渐消亡了。现在随着生活的快节奏,人们上坟的供品也简单化了,现在有的仍用烙菜,也有的用水饺,还用的趄接用饼干点心了。
  清明则为人节。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村庄在街口或大场院扎起秋千。秋千有两种,一种
是驱秋千,即直秋千;另一种则是用大车轮做成的转悠千。男女老幼,特别是妇女尽情玩耍。秋千驱得高,甩得远,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有本领。儿童则跑到野外放飞风筝,风筝有的做成蝴蝶、青蛙模样,有的做成鲤鱼、蜈蚣、人物等形状。清明这天清晨,每个孩子要吃一对染成红皮的鸡蛋,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建国以后,清明这天,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到当地烈士陵园或有烈士墓的地方,追悼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九十年代以后,民间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现在添土习俗渐渐消亡,而祭祖习俗仍延续下来,同时,清明也将逐渐变成改善生活和春游的日子。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汩罗江之日正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插艾叶、菖蒲、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长山一带最兴盛的是插艾叶。家家户户门外插一束艾叶,或置艾叶于门楼屋檐之上,以避邪免灾,避免瘟疫。有俗谚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这一天,儿童手腕緾五花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俗叫五丝线。据说能驱邪避鬼,使儿童长命百岁。女孩带香布袋。花布缝制的香布袋装有五种香料做成的香药,也有的装入艾叶,戴在身上,香味扑鼻,
可以驱疫避虫。
  吃粽子、饮雄黄酒是端午独特的饭食习俗。用竹叶、苇叶、荷叶等包成粽子蒸制而成。雄黄酒可解百脚蛇虫“五毒”。长山一带,将朱砂、雄黄、酒混在一起,涂在小孩的脚心、手心,可以驱虫避毒,以保平安。
  六十年代以后,插艾、拴五丝线、戴香布袋等习俗逐渐消失,吃粽子成了唯一传承下来
  的习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一年四季享用的民俗食品之一。雨节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有的说是关老爷的生日,这天下雨的机率高达百分之90%以上。即使无雨,也是多云或阴天。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重阳节供品)定为雨节,具有一定的经验依据。如果五月十三雨,骄阳似火,说明这一年必定大旱,往往要举行祈雨仪式。民间祈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请关老爷、龙王爷或大(dai)王显灵。请大王显灵的仪式十分别致,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川盘里,供在神棚,人们焚香烧纸,跪拜叩头,祈祷甘霖。长山一带的大王指刘大王,有的说是乾隆年间的刘墉,也有的说是明朝被奸臣魏忠贤排挤的刘阁老刘鸿训。
  半年节农历六月初一为半年节。正值麦收结束,新麦入仓,旧时有敬天和祭祖的习俗。敬天供品是新麦面蒸的馍馍或包的水饺。庭院里摆上香案,燃香烧纸,向北磕头,意在感谢苍
天赐福,获得丰收。六月初一祭祖,祭品是新麦面粉包的水饺,让祖先尝鲜。当地又叫“上新麦子坟”。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则多在这天将衣服和书籍搬出来晾晒,免得夏天发霉,生蛀虫,故六月六又称“晒衣节”。当地还有吃炒面的习俗。预先将麦子放在水中淘洗,捞出晾干,放在大铁锅中炒熟,然后磨成面粉,用热水或凉开水加红糖拌着吃,别有风味。炒面可存放较长时间,据说六月六日的炒面可以治腹泄。
  乞巧节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由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演化而来。长山一带古有妇女乞巧的习俗。七月七日夜晚,三五成的少女穿上新衣,聚在庭院,摆上香案,陈列各种时鲜瓜果,借着香头微弱光亮,穿针引线。谁将线穿过小小的针眼儿,就算向织女乞的巧,穿得快者为最巧,具有斗巧比赛的性质。七夕三更天,传说藏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七月初七这天,地上的喜鹊极少,据说,它们纷纷飞到天河去为织女牛郎相会搭桥了。
  五十年代以后,乞巧节乞巧的民俗事象消失,只留下了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是道教普渡众生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这一天,长山一带乡村普遍进行祭祖,在家中设供品,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其他时鲜瓜果有葡萄、桃
、果木子等。将祖先请到家中祭祀的节日一般为除夕和七月十五,俗说“请老的”,其他祭祀节日均为到坟茔去祭奠。
  除祭祖以外,还要祭祀后稷。长山一带有“拔麻棵棵”的习俗。到秋田里,拔上少许黍子、谷子、秫秫、芝蔴等,用茼蔴捆成一束,放在大门顶上。拔取的谷物是最差的,意思是让后稷祖师进门看见庄稼长得不好,希望再教一些种田的窍门。也有的是挑选最好的谷物,意思是告知祖师后稷,今年五谷丰登,感谢祖先的恩德。
  还有道教传布的祭孤魂、打路斋的习俗事象。长山一带靠近孝妇河的村庄,过去采用放河灯的形式祭祀无主鬼魂和意外死亡的人。祭孤魂的民俗事象比较别致,预先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聚敛纸香等物。晚上,组织一人敲锣打鼓到村外乱葬冈上,每个坟头顶上都放一个灯碗子(一般用萝卜挖制,内盛油,置灯芯),点亮灯火。同时燃放烟火,焚纸烧香。笃信宗教的妇女,则举行打路斋。就是在街道上摆上香案供品,焚香烧纸,祭奠那些无主的野鬼游魂。有的制做一些小馍馍或小饼子,撒出去,小孩子们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可以消灾。
  现在中元节只剩下祭祖的民俗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因为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称“仲秋节”。一般家庭都希望
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归省的妇女也必须回婆家过节,所以又称团圆节。
  这天傍晚明月当空,各家在庭院设上桌案,摆上各种瓜果(西瓜、梨、枣。葡萄、石榴、山楂等)和月饼,点燃香烛,向月亮朝拜,叫做“拜月”或“圆月”。祭祀完毕,在月下摆上丰盛的酒饭,宴饮赏月。
  月饼是中秋表征的物品,花样品种日趋多样。从皮上看,主要有酥皮和提浆两种,得浆月饼是用模子磕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图案。从馅上分,主要有红糖、白糖、冰糖、枣泥、红豆、玫瑰等地。九十年代以后,月饼的花品种以及包装,,争奇斗艳,成为节日食品一道亮丽的风景。月饼除自食外,还要馈送亲友。节前串亲访友,馈送月饼。烟酒、水果等礼品,十分盛行。串亲从八月禄一日开始,一直到八月十四为止。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谓之重阳。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是吃花糕。长山一带乡村,多在这时用粘米和枣或绿豆和枣糗糕。长山范公祠邹平醴泉寺范公祠,在重阳节这一天祭祀范仲淹的活动。自九十年代起,国家将传统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赋予重阳节以崭新的内容,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长山许多村从上世纪末开始过老人节,对60岁以上老人给予热情的照顾。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为三冥节之一,上坟祭祖时要烧寒衣,故俗称“寒衣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
念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长城而流传下来的。这天民间上坟祭祖,烧纸钱,还在将彩纸剪做的寒衣,焚于墓前。邹平长山一带,从这天开始收场蓄菜,妇女开始纺线织布做棉衣。如今生活好了,这一天只剩下了上坟祭祖这一习俗。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从腊八开始,过大年的序幕拉开,家家户户磨面碾米,做豆腐,杀猪宰羊,“年味”渐趋浓烈。
  腊八节喝腊八粥,源于佛教。人们用红小豆和粘米煮粥,后来用五谷杂粮掺入枣、栗子。杏仁、核桃仁、花生、糖等原料,在文火中慢慢煮熟炖烂。其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寒冬腊月的饭食佳品。
  长山一带旧有酿酒、酿醋的习俗,叫腊八酒或腊八醋,人们把蒜浸在醋中,密闭封好,至年夜时取出,蒜味稍酸,醋味稍辣,十分可口,颜蓝绿,称之为“腊八蒜”。现在农村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仍在延续。
  辞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节”,又称“过小年”。从这天起到除夕止,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尘土垃圾,衣被用具洗涮一新,整洁干净地辞旧迎新,故又叫“扫尘日”。
  这天民间普遍有祭灶神的习俗。据邹平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灶神姓张,长山民间祭祀的是张灶王。民间都说灶王是“一家之主”,凡家中诸事,皆由他掌管,并且暗中监视人
们的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便把一年中的善恶情况,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祭灶,最初仅是一杯清茶一柱香,后来增添灶糖祭灶。灶糖是用大麦芽做的一种糖,不太甜,却很粘牙,叫“糖瓜”。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致于上天说坏话,才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同时,用秫楷扎成马的样子,祭灶之时,与香烛、纸钱一起烧掉,将水泼于地上。灶王爷就可以骑马上天了。由此可见,人们为了求福免灾,贿赂灶王,不惜自欺欺人,这是旧时人间世相的一种折射。现在祭祀灶王的习俗有的村庄还在继续,大多人家从这一天开始打扫庭院及室内卫生,家家蒸馒头、炸菜(又叫“过油”)、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春节春节又称“过处”、“过大年”。腊八的最后一天为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除夕零点子时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春节是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既有迎喜纳福、阖家团聚、娱乐社交的习俗活动,也有祭祀神佛祖先驱邪免灾民俗事象。长山一带贴年画、贴福字。挂门钱、贴窗花、点蜡烛守岁、祭祀天地万物诸神和祖先、包饺子、放鞭炮、拜年的民俗事象,伴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而传承着。
  贴春联内容十分丰富,凡贴春联的地方,大都挂贴门钱,当地俗叫“罗卜钱子”,这是古代祈
福求财习俗人的流变形式。铜钱象征富裕发财,古代用五彩纸镂刻成一串串铜钱样式,挂于门楣,以祈新年财运亨通。现在农村所贴门钱,已变成一种兼祈福求财与喜庆装饰兼百有之的花花绿绿的剪纸式样。
  旧时,除夕傍晚要举行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燃放鞭炮,表明年夜开始。阖家人围炉而坐,火要烧得旺旺的,温暖如春;灯要点得亮亮的,前景光明。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叙旧话新,只准话吉利的话,切忌不吉利的语言。半夜,天地等各路神只都降临人间,享爱人间的祭祀。年夜祭祀的神只有天地、灶王、财神、门神、井神等。子夜吃饺子(又叫元宝),鸣放鞭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水饺煮好,先敬天地,后敬灶王,再敬财神等。饺子,每人一碗,家中有多少人,盛多少碗,即便年夜未归之人,家中也要有他一双筷子一碗水饺。饺子一般是素馅,取“素静”之意。有的在饺子中包上铜钱、糖、枣、栗子、花生米等,谁若吃到,表示一年好运。八十年代以后,除夕夜大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道精神大餐。
  拜年习俗隆重。次序有内到外,由近及远。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互拜。长辈要给儿童压岁钱,以保儿童平安无恙。压岁即压祟(借谐音),即镇邪之意。家拜后即族拜,先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再给已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拜年可促进人们
加深感情,消除隔阂,调节人际关系。旧时拜年要磕头。磕头的地方一是院中设天地供桌,供桌前铺席垫之类。再是进到堂屋朝正中磕头,切忌不可朝人磕头。后来,拜年一般不再磕头,互致问候祝贺。
  从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二习俗,如有舅父,早晨先去拜望老舅,然后带着媳妇儿女去走丈人家。初三开始,姑家姨家,表兄弟妹同窗战友等。五十年代前,礼品是馍馍、年糕、米面等自蒸食品;六十至七十年代,变成饼干;八十年代变成酒、罐头、茶烟、点心等;九十年代后,酒论箱、烟论条、茶论盒,各种糕点食品,更加高档,包装更加精美。压岁钱也由几毛、几块钱,上升互如今的50元、100元、200元不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礼尚往来的档次、开形式、价值都在发生着变化。
  过年从除夕开始到中午或晚上圆年为止。初七为人日,期望人寿康宁。初八为谷日,象征“五谷丰登”。据说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家纷纷燃放鞭炮,祭祀财神。过去,经商的人家特别看重初五的祭祀,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下水饺时,要特意下破几个,表明“挣了”,图个吉利。现在,商店、工厂多在初六或初八燃放鞭炮,开门营业。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有挂灯习俗人,故元宵节又称灯节。人们将民间谜语贴在碧纱灯上,让人猜谜底,以作游戏,这是灯谜的开始。
  元宵节吃元宵,南方人称“汤团”、“汤圆”。寓意全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之意。十五晚上,农家张灯结彩,夜晚放花,儿童放们放的花名叫“起花”。元宵节挂灯、猜灯谜、吃元宵、文艺演出等,成为普遍民俗,也成为春节节日活动的高潮。因此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现在生活富裕了,村里为了丰富人民生活,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组织“扮玩艺”。“扮玩艺”有云彩灯、高跷队、划旱船、玩狮子、虎斗牛等传统节目。从正月初十开始,村里的锣鼓队和文艺队开始排练,正月十三开始走村串厂演出,到正月十五结束。这一活动,拉动了农村文化,是农村的一大盛事。
  篇二:民俗文化作业
  酒泉境内的民族、民俗及饮食文化
  我的家乡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段。南屏巍峨的祁连山,北枕北山山脉。两山之间的走廊地势平坦,祁连山区水草丰美。弱水、疏勒河、阿尔腾河三大水系贯穿全境。在浩瀚的戈壁沙漠之中,形成了一块一块的绿洲。由于灌溉方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又属温带干旱气候,所以土地肥沃,宜农宜牧。
  这里古老而神奇的历史告诉我们:她曾是古代中华民族乃至邻近各国众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这里曾展现过许多威武雄壮的历史场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是巩固西北边防的要
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曾经为奠定我国疆域,推动民族融合,繁荣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酒泉是我国西北的一块宝地,要全面了解和认识她。首先应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以便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深厚感情,准备为建设现代化的酒泉而献身。
  酒泉的历史传说和淳厚的民俗风情哺育了一代一代酒泉儿女,她仍将会哺育更多的酒泉儿女。了解酒泉、认识酒泉,首先从了解和认识酒泉的历史传说开始。
  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谈酒泉先民的一段移民传说
  凡酒泉祖籍的人,大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段元末明初的移民史。
  听上辈人说,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战争连着天灾,明初社会经济异常凋蔽。对新生的明王朝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朱元璋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以此来调剂劳动力的不足,恢复社会经济,进而巩固发展新的政权。
  那么移民究竟与洪洞县大槐树有什么关系?据记载,当时从山西移民,不论移民的家住何州何府,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又因洪洞县城北角的广济寺旁长着三棵大槐树,明政府就
在广济寺大槐树下的古刹里设立了移民登记站。他们以大槐树为荟萃之所,不管是何州何府来的,都得集中到这里登记造册。然后发给“凭照、川资“,再由此处编队迁送各地,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的集散之地。
  当时的移民,非人情所愿,完全是强迫性的。在高压政策下,老百姓在离开洪洞县时,人人痛哭,个个悲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手拄棍,仰天长号,其状极为悲惨。当走得看不见广济寺时,人们在最后一瞥中,寻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恰好能看见的就是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棵大槐树。槐树便牢牢刻记在移民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问我祖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二、酒泉境内的传统庙会
  听现在仍健在的老人们说:旧社会,酒泉的传统庙会,过去大都根据民间的传统节日,并配合佛事活动进行。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也是众文化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
  农历正月初九日,叫“上九会”。相传,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庙会活动便在玉皇庙举行。“上九会”这天戏剧弹唱、游艺杂耍,风味小吃、商贾摊点,皆云集于此,热闹非凡。这是春节期间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第一个高潮。
  农历正月十五日,叫“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一般从正月十三到十五,在城隍庙
举行,照例唱戏三天。正月十五这天城乡众蜂拥而来,各行各业竞相贸易,游人香客都要携带劈柴去烧秦桧。在通往城隍庙正殿的走道两旁塑着秦桧和他的长舌妇王氏的跪像,游人们将大把的劈柴从泥人的屁股里丢进去,火焰从七孔冒出,表示人民对国贼、奸佞的惩罚。
  农历三月十八日,叫“娘娘会”。据说这天是送子娘娘的圣诞日。钟楼寺里举办庙会一天,城市和郊区众都来这里逛会,照例是有买有卖、有唱有说。人们从庙会活动中得到了娱乐、消除了疲劳。
  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的文殊山庙会,是整个庙会活动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游人最多,内容也最丰富的众集会。来自高台、玉门、金塔、酒泉的游人香客。商贾小贩每天不下数万人。这里的前山、后山三百六十座庵、观、寺、院,处处香烟缭绕,钟磬常鸣,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两台大戏对唱,秦腔、眉户争艳。唱曲的、说书的、耍猴的、驯兽的、耍杂技的、卖字画的、捏泥人的、吹糖葫芦的??七十二行,三教九流、各献技艺,各显身手。这里的雕塑壁画,古建筑艺术和洞窟彩绘突出地表现了历代人民众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技巧,使众文化娱乐活动达到了高峰。
  随着改革开放,这里的庙会规模虽说不如以前,但近年来增加了民族风情等系列活动,吃喝玩乐,旅游观光,进香祈富,消夏避暑,也别有一番风景。
  听一位土生土长的如今还健在的老人说:其它小型庙会尚有五月二十五日的“仙姑庙会”,六月十五日在城隍庙,孤魂滩举办的“城隍奶奶摆针线”庙会;六月十九日在观音堂举办的“观音菩萨圣诞会”;七月十五日在城隍庙举办的“盂蓝会”;腊月初八在钟楼举办的“佛祖成道会”等。
  庙会是由一个地区的特殊条件,自然形成的,它最具有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综合性和普及性。从现象看,庙会似乎是善男信女修行积德朝神拜佛的迷信活动场所,而实质上它却是人民众游艺娱乐,踏青赏景,并籍以开展集市场贸易,物资交流活动的最佳场合。一年一度的庙会不但给人民以最好的精神享受,还起到了增进友谊,坚强团结,交
  流物资,交流生产经验的作用。
  三、酒泉的民俗及饮食文化
  民俗就是一个地区的民情风俗。一个地区的民情风俗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思想道德、生产生活的状貌。酒泉民间传统节日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末节”的说法。其中较大型者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的节日饮食。人们常说的“宁穷一年,不穷一节”,这说明了节日饮食的重要。
  壮仓面(有的地方叫团圆饭)。腊月三十的晚饭称为“壮仓面”。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一般家庭都要擀长面,炝臊子【】。这顿饭必须有家里主事的长辈妇女亲自参与烹调。就餐时间必须在太阳未落山之前,全家长幼同桌围坐,老人们边吃饭边对儿孙们讲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经济收获,生活安排等等。然后有长辈主妇叙说腊月三十吃“壮仓面”的用意在于:(一)这最后一顿饭一定要吃好吃饱,把“仓”(肚子)装得满满当当,实实在在,图个强身健体,茁壮成长。(二)吃了臊子长面,求个长命百岁,诸事如意,并有期盼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意。(三)全家同桌围坐表示一年一度大团圆。吃饭“壮仓面”后便进入了“打醋炭”[2](又叫清宅子)和“守岁”的准备工作。各地习俗也稍有不同。我这两年在亲戚家,“壮仓面”都改在“守岁”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后。
  年茶与年饭:按酒泉民俗正月初一到初五(又叫破五)为大年(又叫正年)。在这五天里无论穷富人家除了用正常的油馃子,油饼子招待来客外,自个家里还有固定的饮食规程,叫做“初一的元宝,初二的皮条,初三的玛瑙”。“元宝”就是饺子,把饺子叫“元宝”是取“招才进宝”之意。“皮条”就是捋面(就是拉面或扯面,酒泉方言叫捋面),这是正月初二必须吃的一顿早饭。这顿饭不论贫富都是汤吃,叫做“连汤捋面”,是取“细水长流”之意。开饭之前必须先舀几下碗,不能吃的精光。留下的饭下顿全家分食,这叫做“细水长流,留有余地”。“玛瑙”就
是民间常吃的“麻什子”饭。现在也是我们日常常吃的便饭。
  初三过后便开始了“请年茶”活动。即就是现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串门拜年活动的前身。不过加一个“请”字就意味着来客不是主动上门,而是由东道主发出邀请通知后,被邀请的客人才上门来做客的。“请年茶”活动的意义就在于:一个沟分[3],一个村子,平时人们各操各的家,各干各的活,忙于劳动生产,务习庄稼,很少有坐下来拉家常、叙闲话的机会。春节期间借“请年茶”之机,互相来往,沟通感情,增进友谊,交流生产经验,加强协作意识。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现在人们也还有这样的习俗。
  米糕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但南北不同,南方人吃粽子,河西一带则以吃米糕为主。酒泉民间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惯。有一首酒泉民1
  歌唱到:“五月里,五端阳,糯米粽子蘸砂糖,吃上三杯雄黄酒,我和张哥闹端阳”。它较全面地反映出了酒泉民间端阳节的饮食习俗。
  中秋月饼:八月十五拜月亮,吃月饼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酒泉民间又有用锅盔献月亮,馈赠亲友的习俗。据说吃锅盔是元朝末年由汉人反对元朝统治者兴出来的,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此外,中秋节晚上献月亮,九月初九的重阳节,酒泉民间有在重阳节这天喝“黄菊酒”带茱萸
(一种能驱毒辟邪的草药),登高望远和吃重阳糕的习俗。记得孩提时,村童们拿上自己家里的“重阳糕”和别人比赛,并唱到“九月九,花糕子馍馍喂野狗,野狗看见花糕俊,刁上馍馍一溜风”。这种习俗在边远地区至今还相沿不息。
  冬节饭:冬节就是冬至。冬至节也有固定的食俗,酒泉民间在冬至节这天必须食荤,各种作料弄成的大杂烩,就是冬节饭。“冬节饭”必须在早上吃,这意思是说:过了冬至节白天就一天天地长了起来。我小时侯就常听母亲说:“过一冬节,长一针脚”。人们睡觉的时间少了,劳作的时间多了。把“冬至节”饭做得美味丰盛些,让家里人吃了多干些农活,争取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收。常听老人们说:“吃了冬节饭,干活多流汗”的谚语。
  灶干粮子和灶糖: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祈祷,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酒泉民间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稽查善恶的神仙。腊月二十三是他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善恶的日子,腊月三十日又回到人间。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自己的好话,以便消灾免难,因此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子”,做“灶糖”。
  “灶干粮子”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香豆面子或其他佐料,烙成像小点心那样的圆饼。“灶糖”则是以黄、小米为原料熬成的块块糖。到了晚上家庭主妇洗手,净口后献供品于灶神像前
(我家则在锅台上),口里不住的念叨:“灶君爷,吃干粮,吃饱喝足上天堂。灶君爷,请吃糖,回到人间降吉祥。”还贴上对联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祀一毕将“灶干粮子”和“灶糖”分给众人食用。小时侯经常饿肚子,我很盼到腊月二十三,好分“灶干粮子”吃。如今,我成人了,每当父亲张罗着“祭灶神”,我便觉得荒唐可笑,但也不驳老人的兴。
  “祭灶”是过年的前奏曲,过了这天人们几乎全力以赴做过年的准备。因而老辈们也把腊月二十三又叫“小年”。
  腊八粥:腊梅初放,锅中粥香。酒泉习俗每年腊月初八,家家又要熬制“腊八粥”,又名“八宝粥”,因为它是由八种谷类及果料熬制成的。“腊八粥”不仅味道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所以颇为人们喜食。现在还是河西地区人人皆喜的一种节令家庭小吃。
  篇三:诸佛菩萨及民俗纪念日
  诸佛菩萨及民俗纪念日
  正月
  正月初一:春节、弥勒菩萨圣诞日、道教节、道教元始天尊圣诞日、盘古圣祖圣诞日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四:接神日
  正月初五:接财神
  正月初八:五殿阎罗天子圣诞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日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关公)成道日
  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
  正月十六:伏羲大帝(八卦祖师)圣诞日
  正月二十:招财童子圣诞
  二月
  二月初一:一殿阎罗秦广王圣诞日
  二月初二:济公活佛圣诞日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三殿阎罗宋帝王圣诞日
  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盘纪念日、太上老君圣诞日、九天玄女娘娘圣诞日、岳武穆王圣诞日二月十八:四殿阎罗五官王圣诞日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日
  三月
  三月初一:二殿阎罗楚江王圣诞日
  三月初六:济公活佛成道纪念日
  三月初八:六殿阎罗卞城主圣诞日
  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日、山神圣诞日
  三月十九:太阳星君圣诞日
  三月廿七:七殿阎罗泰山王圣诞日
  三月廿八:东岳大帝圣诞日、仓颉先师圣诞日
  四月
  四月初一:八殿阎罗都市王圣诞日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
  四月初八:佛教节、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九殿阎罗平等王圣诞日
  四月十七:十殿阎罗轮转王圣诞日
  四月十八:北极紫微帝君圣诞日
  五月
  五月初五:端午节
  五月十八:莲花生大士圣诞日(藏传佛教创始人)、道教祖师张天师圣诞日
  六月
  六月初三:韦驮菩萨圣诞日
  六月初六:开天门
  六月初十:海蟾祖师刘海圣诞日、金粟如来圣诞日(维摩诘大士)
  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六月廿四:关圣帝君圣诞日、南极大帝圣诞日
  七月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日子  七月初一:开鬼门(鬼节开始日)
  七月初七:文曲魁星圣诞日
  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七月十八:王母娘娘圣诞日
  七月十九:太白金星圣诞日
  七月廿二:增福财神圣诞日
  七月廿四:龙树菩萨圣诞日
  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日、关鬼门(鬼节结束日)
  八月
  八月初三:北斗星君圣诞日
  八月初八:瑶池蟠桃会
  八月初十:北岳大帝圣诞日
  八月十五:中秋节、太阴星君圣诞日
  八月廿二:燃灯古佛圣诞日
  八月廿七:孔子圣诞日
  九月
  九月初一:南斗星君圣诞日、文财神比干圣诞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坛元帅圣诞日、重阳大帝圣诞日
  九月十五:女娲娘娘圣诞日
  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廿九:药师琉璃光佛圣诞日
  十月
  十月初一:伽蓝护法圣诞日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成道纪念日
  十月初十:海龙王圣诞日
  十一
  十一月初六:西岳大帝圣诞日
  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日
  十一月十九:四面佛(梵天)圣诞日、九莲菩萨圣诞日
  十二
  十二月初八:腊八节、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十二月廿四:送神、谢太岁
  十二月廿九:南北斗星君降、华严菩萨圣诞日
  谢年
  又称送年,也是一种祭神活动。大多在农历十二月廿七夜进行。一般须两张八仙桌相接,桌前围着大红桌帏,桌端放香炉蜡台,桌上陈放祭品。谢年所用的东西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6样的,因为6很吉祥,代表着六六大顺。6杯酒,6碗茶,6碗饭,6样菜,6种甜点。祭品有猪头、全鹅、鱼2条(鱼头朝里,鱼尾朝外,代表年年有余)、蛋和蟹,均用红漆祭盘盛装。用瓷盆装有:豆腐、糖、粉干、盐酱及糕点水果等。祭桌前方还有两叠年糕,用米粉捏成的两只“元宝”放在年糕上,元宝下面压着用红纸剪成的“福”字。摆完供品即放礼炮以迎接神的光临。主祭者跪地参拜,祈祷神的保祐,明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