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分析
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分析
作者:孙凤霞 周勇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1年第11期
        摘 要:我国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除了通过网联自动驾驶、网联深度耦合推进以外,还加强具有国家产业优势的V2X(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相关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与测试试验,进入示范应用和大规模推广新阶段。这都需要相关专业大量的技术技能人员。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设置与实践进行阐述,旨在说明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智能网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0 引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汽车智能网联是未来竞争焦点。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出现,国内汽车产业正快速由傳统技术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紧缺人才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高技能人才缺口为每年10万人左右[1]。结合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由于疫情,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景气度整体下滑,企业营收整体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的并购案例共有22宗(资料来源:中国汽研前瞻产业研究院),传统汽车零部件并购案例6宗,涉及天线技术、座椅、天窗、金属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并购案例4宗,包含电机、控制系统、新能源驱动系统等;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并购案例11宗,涉及车联网设备、传感设备、激光雷达、电子软件、半导体、处理器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内企业目前更多地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的产品发展和未来趋势,这也为高校智能
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带来机遇。
        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本科院校培养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在2021年正式改名,并放到汽车大类。通过对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物联网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统计,2019年179所本科院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2020年新增35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开设重视理论知识灌输,缺乏技能培养。
        本科院校旨在研究未来车辆与交通发展,涉及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等多个研究领域,使学生能够掌握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智能车辆与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深刻理解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而实现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架构的深刻认识。
海鲜有什么种类        (2)师资问题。
        欧洲高校的教师来自汽车企业较多,具有相当的实际工作经验,而我国本科院校的师资大多是毕业就进入学校任教的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的实践经验不丰富,容易造成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后果[2]。
        1.2 中职院校培养现状
        我国目前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处于建设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缓慢,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首先学校投入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且数量不多,能实现联调功能的较少,多数是单一台架,仅能满足某个单一功能的测试装调,人才培养技术手段落后。其次学生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论欠缺,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学习智能网联理论知识时,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最后教师方面,中职教师一般学历较低,对深层次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深,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智能网联理论方面的学习。所以,导致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轻理论知识灌输,重技能培养,而技能又多集中在初级的测试和装调方面,最终的实操能力比较薄弱。
保卫萝卜深海14        1.3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智能网联汽车装载了激光雷达、GPS、摄像头等多个装置。其中激光雷达、摄像头用于环境感知,起到驾驶员眼睛的功能,GPS用于制图与定位,车内还设置中央控制器用于决策规划与控制,当前平台可实现自动驾驶循迹、自适应巡航(ACC)等功能。这就要求各高校的毕业生除了具备传统汽车应具有的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的试验、测试、分析等各类工具、仪器的使用能力;智能电子产品元器件检测、电路板焊接、性能测试等能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汽车总成、部件与系统拆装、改装、检测与调试能力;车载智能终端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智能汽车嵌入式产品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胜任汽车智能产品助理研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员、整车试验员、装配调试员、售后服务工程师、整车销售、零配件销售、质量检测员等。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反映出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分配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技能人才需求,而高职院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均具有自身的优势。
        2 高职院校建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2.1 汽车智能技术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2020年达1 200亿元,行业快速增长,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也快速崛起,智能汽车是国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注焦点之一,是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的汽车技术制高点。汽车作为商品本身的利润率将越来越小,而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盈利空间将越来越大,将对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5年,建立较完善的汽车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长期预测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不断增长,至2025年超过2 0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75%,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数据来自HIS Market行业分析,2020车联网行业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推动车联网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2018—2020年车联网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如图1所示。
        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急需大量智能网联行业人才,做好智能网联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智能网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具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
        2.2 必要性
        当代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科院校和中专职业类院校都有自己的弊端,所以高职院校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则能取长补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智能网联行业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高职院校传统汽车专业毕业生已经不能匹配行业发展需求,智能网联复合型人才紧缺[3]。在高职学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势在必行,国家颁布相应政策,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与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高职院校比本科和中职院校更注重实践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开设该专业,既是专业内涵拓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属蛇人2021年全年运势
        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保证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知识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高职院校大都聘请工程师到学校授课,这就更好地做到了校企联合,减少学生上岗工作适应周期,达到预期效果,跟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
预科生        3 实施策略
        综合汽车智能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现状,我校汽车工程系拟在2021年申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契机,面向全国就业。现已建立“智能网联协同创新中心”,配备实训车辆2台,实训台架 8个,智能教室2间,前期每年招生40人,后期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情况适时增加招生人数。
        [参考文献]
        [1]王斌.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8(4):149.
        [2]孙凤霞.三本院校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205.
恢复格式化文件
        [3]李然姚,艳南,吕吉亮.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方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50.
        (编辑 王雪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