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一种凄美。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一种凄美。
2019.12.27独酌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对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众人有诸多理解。有人认为“流光”指德厚,“樱桃”指樱桃宴,“芭蕉”指坚强。
看来需要对“流光”“樱桃”“芭蕉”诸多寓意做出清晰的解释。若者三个概念清楚了,则全句就清楚了。
一、流光
“德厚者流光”。谓福泽流传至后世。语本《春秋谷梁传》“因此以见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是以贵始,德之本也;始封必为祖。 ”
此中所言是关于“立宗庙”一事。按《周礼》,天子可立七世宗庙,故言“天子七庙”,诸侯可立五世宗庙,故言“诸侯五”…等等。
宋词是一种“天子七庙”是因德厚,“士二庙”是因德薄。德厚者福泽流传广远,德薄者福泽流传卑微。《易经.坤卦.彖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德厚者因含弘,所以光大,德薄者含卑,所以少许也。注:“卑”是一种酒器,所盛不多也!
这一段意思明白了,就知道“流光”“流卑”,“流”是重点,即流泽。“光、卑”是名词,但作形容词用。此中的“光”本质是“光含弘”因此“光大”;“卑容狭”因此“卑微”。《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可见释义也是光大、广远。
因此“流光”即为“流泽广”,“流卑”即“流泽狭”
实际上除了《谷梁传》之外,《荀子》也对“立宗庙”有所阐述。即有“积厚者流泽广”的论述。语本《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所以,有天下的天子积七世之厚,而流泽广。有三乘之地者仅积二世之厚,而流泽狭。所以《谷梁传》中的“流光”只是“光大”“光远”一个端,而非本分。即非本分,就不可衡量所有的“流光”。
因此后人用“流光”未必仅仅依照《谷梁传》的一个端。
如:流动的光华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駍声,击流光,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指的是山野光华。
《南史·宋元凶劭传》:“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遂入巾箱化为双珠,圆青可爱。于是主及劭并信惑之。”指的是符应之光。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卿云赞》“非烟非云,曳紫流光。悬华曜藻,奄郁台堂。粤予休明,震乎珍祥。”指的是云彩光华流动。
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非烟结彩,瀼露流光。”指的是露光。用的是《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之典。
如:流泻的月光
陈后主·陈叔宝《玉树后庭花》“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指的是月光。
三国魏·曹植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指的是月光。
唐·长孙佐辅 《横吹曲辞·关山月》:“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指的是月光。
如:流逝的时光。
唐·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诗:“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宋·宋祁《浪淘沙·别刘原父》:“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
二、樱桃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梬枣杨梅,樱桃蒲陶。”樱桃又谓之“含桃”。唐·刘禹锡 《和乐天宴李美周中丞宅赏樱桃花》:“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此为樱桃花。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宗庙。”此为樱桃果。可见樱桃因其鲜美,可奉宗庙。《汉书·叔孙通传》载:“惠帝常出游离宫,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实际上,的确自汉惠帝开始,到唐代樱桃都是祭品中不可缺失的。
但实际上,诗经、楚辞、汉诗、三国诗中都不见“樱桃”的踪影。据记载,最早可见的是西晋·张华的诗“青盖覆金鞍,樱桃含红萼。”降至唐,“樱桃”就多了起来。李世民就有《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影长津。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亦可见“樱桃”渐与美人相关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