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词中“春”的认知隐喻
作者:侯凤林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8期
作者:侯凤林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8期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是诗歌的生命,隐喻和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诗歌中广泛应用。本文以宋词中的“春”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春”映射到不同目标域的隐喻特点,以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认识宋词中词人对“春”的认知。
【关键词】隐喻;宋词;春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225-01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学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中的修辞方式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诞生了,与此同时,现代隐喻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使得人类对隐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隐喻的研究也随之翻开了新的篇章。以Lakoff和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时间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一直是认知语言学家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认知语言学的诞生,促使语言学家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因此本文希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利用隐喻理论,以宋词时间中“春”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知宋词中关于时间表达的隐喻现象,进一步了解古人表示时间的方法,从而探索古人的时间观。
一、宋词中“春”的隐喻认知解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认为,隐喻本质上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我们称前者为“源域”,后者为“目标域”。据此,隐喻可大致分为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三大類。本文将依据此分类对宋词中的“宋词是一种春”进行隐喻认知解读。
(一)实体隐喻。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古人感知抽象的时间首先就是用人类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作为参照物,“春”作为时间中表示季节的一个词语,在人们的心中其实是抽象的,人们并不能用很直观的语言去描述什么是“春”,于是词人们便利用自己对春的认知将其看作有形的实体。“春”在词人们心中便成为一
种物体或一个人。
“春”首先是一种有形的实体。例如宋代词人俞国宝《风入松》中的“画船载去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船作为一种运输工具本可以载人、载物,但其所载都是我们可见的有实际形状、重量的人或物,在人类普遍的认知中不可以载“春”。于是词人将春实体化,使其从抽象变为一种有着重量的实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直观、真切的感受,更能对时间的流走有一种生动的感触。
“春”还可以是一个人。中国先民自古就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因此古人在认识世界时,最先能想到的所谓的“源域”,通过人自身的认知来认知世界万物。例如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中的“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四序代谢,春去复来,从长远看,春是永恒的,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却在时间的流淌中慢慢走向衰老,于是词人们便把自身的易老这一特性映射到“春”上,通过人生易老来隐喻“春”的易逝,意味着美好的“春”对人类来说永远不能长久。
(二)结构隐喻。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可以说“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但往往越是美好的东西可能越短暂,越易逝去,越易逝去的便越是珍贵。因此在人们的
认知中,便把金钱这一有价物映射到“春”上,通过“有价物”这个源范畴中的概念来建构“春”这个目标范畴的概念,用对待有价物的方式来对待“春”,进而表达“春”的珍贵。
譬如贺铸的《惜余春·急雨收春》“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正如我们珍惜所拥有的有价物一样,我们用同样的认知方式来表达我们所珍惜的时间,于是便有了词人“惜余春”的表达方式。又如宋代词人万旖咏在《木兰花慢》中的一句词“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生活中的有价物我们或许可以用金钱买到,词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下任凭你腰缠万贯却难以买到“春留”,通过将“春”用有价物来类比更能表现出“留春无计”的感觉,体现出春的珍贵,堪称妙笔。
(三)空间隐喻。空间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建构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空间方位距离是人类感官系统可以感知的,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认知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都来自空间概念的投射。在此,词人们便把“深浅”这一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春”上,用空间概念中的“深浅”来表示事件的早晚。
这一隐喻认知被词人们广泛采用,如晁补之《洞仙歌》中的“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又如欧阳修《渔家傲》中的“正月新阳生翠琯。花苞柳线春犹浅。”都在用“深浅”来
表示春的早晚,诸如此类的宋词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结语
通过对部分宋词中关于“春”的认识分析我们可知,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思维,隐喻认知具有普遍性,它对我们认知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娟.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杨梅.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0.
[4]黄维东.汉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362-36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