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不是高考状元的关键
聪明不是高考状元的关键
无可否认,状元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但聪明并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在我们几乎长达近十年的调查、采访和研究中,我们惊讶地发现:状元们的智商并不都是十分地突出的,相反,有很多状元,刚启蒙的时候,他还落在同龄人后边。如2005年江苏省文科高考状元林叶,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既不认识很多字,也不会计算8以内的加减法。而此时的同龄人,已经有很多孩子能够背诵数百首唐诗,会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孩子成为了高考状元呢?
我们系统研究了全国200多位高考状元后发现:是下面的一些因素使孩子们变得很优秀:
1、勤奋、努力、专注的个人素质
代表人物刘辉辉,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以707分夺得了徐州市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刘辉辉的班主任孙老师告诉我们,刘辉辉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常常看到他在跑。早上,从宿舍跑到教室;中午,一路小跑到食堂;就是课间十分钟,上个厕所刘辉辉也是连走带跑的——他对时间的“苛刻”让人印象深刻。孙老师坦言:刘辉辉在2004年高考中获得707分,其中物理、化学均得了满分,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和他的刻苦努力分不开的。
在我们研究的这20人当中,认为自己靠努力、勤奋成功的有14人,占了总人数的70%。可见,绝对多数的人认为,并不是自己的聪明帮了自己的忙——他们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努力、专注的个人素质。
2、做事情很有计划,从不搞“题海战术”
代表人物倪杰,江苏启东中学毕业,以719分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倪杰认为,首先,要有一份完整的学习计划,一旦你的学习生活有计划、有规律,就会一步步形成良性循环,你的成绩就会稳步攀升。其次,要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因为课上的内容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掌握了这些精华,课后就可避免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课上的漏洞了。第三,不要搞题海战术,因为往往你做的都是相同类型的题目,不会有太大长进,而且长此以往,使自己的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厌学情绪,这对学习是相当有害的。所以做题要善于一个“精”字,即要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最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在互相讨论中,你可以吸收采纳他们不同的意见和方法,这在无形之中也是对自己解题能力的提高。
3、善于在“调试”中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
代表人物张维拓,江苏扬中高级中学毕业,以718分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班。维拓成绩一直是全校年
级第一,高中三年,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等奖全部拿过,他还是江苏“语文报”杯作文竞赛的特等奖得主,成为一个不折不的“全能冠军”!问维拓有什么学习心得,维拓说:学习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要在不断地学习、摸索中调整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调整到最后,结果就会趋近于你最好的学习方法。比如背单词,一次背几个单词效果最好?维拓经过调试,发现自己一次记7个单词最好。“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金陵中学的翟冠说,2004年他以709分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翟冠初中毕业于江宁陆郎中学,父亲是陆郎中学的数学老师,中考时他考上了金中的首届省招班。翟冠评价自己并不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的学生,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习很有效率,有一套适合的方法。除了小学上过一段时间的奥数外,他也
从不上什么提高班、补习班。谈到具体的学习方法,翟冠说,对各门学科都要有个大致的规划,比如这段时间,我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等。但千万不要把计划订得太难,因为总是完不成计划,会伤害自己的自信心。另外,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小窍门,那就是多动手,比如书上的例题看三遍也不如自己动手做一遍,做了才能成为自己的。
4、兴趣非常重要
代表人物是顾堂镄,毕业于江苏海门中学,以707分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顾堂镄说,要学好一门科目,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他常常看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老师也经常放一些这方面的片子给他们看,因此他对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很感兴趣,有了兴趣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这门科目上有所提高了。
毕业于姜堰中学并以727分夺得2004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的钱亮也认为兴趣在学习中很重要。钱亮喜欢读散文,余光中、余秋雨、鲁迅,他都读,不过他最大爱好还是每天读《扬子晚报》。父亲担心会分散学习精力,但钱亮认为这是一种放松和汲取营养的好法子,成绩不但没有影响,反而使语文成绩大大提高。钱亮文化分是707分,算上全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的20分加分,他以727分投档,成为2004年江苏省高考状元,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班。
2014年江苏高考状元5、心理素质都很好
代表人物施方怡,毕业于江苏海门中学,以706分考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施方怡来自江苏省海门中学首届实验班。作为女生,在男女人数比为2:1的班级中,面对如云的高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和巨大的压力下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确非易事。施方怡说:
“面对别人取得的硕果,如果确实不能与其分享喜悦,那么至少要有自己十足的平常心。记得在积极备战数学竞赛时,班里有一位同学进入了江苏省物理冬令营,被保送清华。这时不少同学就乱了阵脚,极端烦躁。这时我就告诫自己,要保持心态的平和:他人的成功是催人奋进的动力。经过充满信心又稳扎稳
打的一番拼搏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中数学联赛江苏省一等奖,为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点上最有传奇彩的是盐城中学的孙滢滢,她在学校成绩曾起伏不定,她考过班级第50名,但是最终她却703分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她的成功就是心态一直较为端正,从不患得患失。
6、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
代表人物连欣,江苏新海中学毕业,以707分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18岁的连欣是个文静不多言笑的女孩,但思维活跃。她告诉我们:“我把学习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习惯。平时除了参加一些体育之类的活动外,从不在网吧、娱乐等上面耗磨时光。我总是紧紧抓住在学校的每一堂课,每一分钟学好弄通。一切功课、一切问题都在学校完成和解决,回家后很轻松。根本不需要加班加点或补课,也不用请家教。”
7、自信使一切皆有可能
代表人物吉萌,江苏海安中学毕业,以703分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吉萌说:“在学习态度方面,我一直信奉两句格言:第一,‘一切皆有可能’,第二,‘要做就做最好’。也就是说,第一,要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第二,要竭尽全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是学习的原动力。”
8、基础学习最重要
代表人物吴万龙,江苏盐城中学毕业,以703分取得清华大学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资格。
吴万龙的家庭并不算美满,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但在学习上,小万龙却很勤奋,小学时连跳两级,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就把小学读完了。在学习上,吴万龙属于比较循规蹈矩的那种,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吴万龙说,自己最大的经验就是基础知识打得非常牢,取得好成绩也是自己平时扎实学习的结果。在学习中,无论题目难易,他总是认真对待,从来不啃“硬骨头”。
这一点可能对我们广大家长很有作用,在其他省市的一些高考状元中,这个规律也很有普遍性。很多状元根本做不来很难的题目,但是基础很牢,做到基础分不失分,也就考取了当地的高考状元。如2006年上海高考理科状元武亦文,她的班主任王淑英老师说:“武亦文的每门学科成绩都不是最高的,但是各科加在一起,她雄厚的综合实力就体现出来了。”
9、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代表人物冯仁宇,江苏扬州中学毕业,以703分考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冯仁宇的父亲现在是镇中心校的校长,对培养孩子有他自己的见解。冯父说,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他不是一个“严父”,甚至从未打骂过孩子,平时十分注重言传身教,慢慢地影响孩子。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勤奋的人。
他说了这么一件事:高三毕业时,他到学校宿舍帮儿子拿东西,别的同学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走了,仁宇却默默地把宿舍里的垃圾筒清理干净,还在里面套上一只干净的塑料袋。仁宇说,我们走了,还会有同学来。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让他这个做老爸的印象很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