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营销与运营》融合思政元素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的背景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建立“两个体系”(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一个机制”(即“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二)课程思政的定义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三)课程思政的发展
从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
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当前的市场变化莫测,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线上与实体线下的碰撞与结合,给企业营销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挑战。营销以需求为导向,进入4.0时代,其典型特征是“大数据、社、价值观”。企业需要借助价值观、链接、社、数据分析技术等为基础,洞察与满足这些连接点所代表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自我价值。
《社营销与运营》作为新媒体营销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情感性强、互动性强、自行运转的强大优势,其成本低效益大、工具平台多元化、用户自行裂变等优点,是其他营销模式不可比拟的。社营销能帮助企业到科学有效的营销渠道,聚合庞大的粉丝量,保持企业稳定的市场地位。
然而近年来,“网红”人设崩塌、直播虚假带货等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营销不再是企业销售产品与品牌,营销主体的人设标签非常重要,与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创业者的从业素养与未来企业家精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巨大。
(二)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固态化。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是“省一流专业建设培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骨干专业、数字营销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严格按照人培方案执行,就业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及管理、市场调查、客户管理、策划、门店经营、新媒体整合营销、网店运营推广、互联网销售、直播带货等。
在《职教二十条》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向实践偏移,但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注重知识灌输,忽略了素养的提高;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忽略了掌握程度与机动应变能力;注重营销绩效,忽略了育人的过程。
2.思政融通生硬化。有些师生会觉得,思政教育就是多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这个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也是危险的。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会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忽略劳动教育,忽略课外拓展的教育,忽略待人接物的很多细节等。只有正确认识课程思政教育的含义与意义,专业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一些教师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平时加强了思政学
《社营销与运营》融合思政元素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杨凡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摘要: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而在中国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营销模式变革日新月异,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变,社营销应势发力,但不变的是营销人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与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代新媒体营销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更要有责任担当的果敢、团队协作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品质、坚持不懈的毅力。这些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而成的,越早抓越好。尤其在青少年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将思政课与营销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实一体,为企业、社会、国家培养21世纪高技能、高素质、高职营销人才。
本论文顺势而行,从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与社会企业对新媒体社营销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设计,立足于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特点与实情,提出思政课堂、课堂思政改革的思路建设性建议,对目前已产生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课程思政的融通提供思路。
关键词:社营销;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
课题项目:《社营销与运营》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编号SGKCSZ2020-1200。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09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习,但是融入课堂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课程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讲解案例时引入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其实教师身正为范,思政教育无处不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社营销与运营》这门专业课时,师生相互问候致礼,课堂中教育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对于玩手机打瞌睡的孩子不要视而不见,要及时叫醒,关怀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间引导学生打扫自己的座位卫生,清理公共环境卫生等,于细微处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社营销课程思政改革方案
近两年来,《社营销与运营》的课程开设于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移动商务专业
的大二学生,面向各院系学生公开选修,面向社会的百万扩招学员,和全国高校与社会的线上学员。教学方式既有线上学习,也有线上线下翻转混合式。通过营销实践与教学总结,笔者对该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
该课程有十章,从社、社营销概念出发,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围绕社营销实践任务为主线:组建社——运营社——社推广与裂变——社营销变现,最后是实战与案例。
1.知识篇,首先将课程目标三合一(知识、能力与思政目标),体现在:立德树人的落实,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学习思维,诚信经营用心服务,引导科学合理消费,防止过剩过量不合理需求,知法懂法守法,关注国计民生问题(例如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等。
2.技能篇,围绕社运营任务主线:定位“小而美,精而准”的目标体,设计追求美好、积极、垂直的优质内容,组建社创造用户价值;选择品质好、有特、大众需求的商品,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有效避免退换货;利用多元新媒体平台及成员自媒体推广,打造“网红”生态,抓住中国传统节假日传播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习线上平台规则,线下推广遵守法律法规,不影响周边环境事务的正常运营,社裂变避免掉入“新传销”的坑;核心团队建设与社领袖的培育,强调“中国企业家精神”与领导身先士卒、示范表率作用,团队的管理科学合理、有奖有惩、合法运作发展,精细化管理公
平、公正、公开,可作为进行绩效考核与奖惩依据与营销决策依据;社营销最终目的是变现,但利润并不是唯一目的,要注重“长期目标”与大局观等。
3.实战篇,搜集具有民族情怀、社会责任感的典型企业家与社营销案例,诠释不同的营销模式与其创新,让学生在理解创新多维性的同时,深受企业家人格魅力的启迪;学习微商法、直销法、广告法、代购法等法规与强化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相关条例,实践平台规则加强记忆。
(二)建设《社营销与运营》课程资源库
教师一方面总结实战经验与教学心得,一方面对学员开展调研,总结提炼知识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活页式教材、项目任务式、案例集、习题资源库、教案、PPT、微课小视频、图片系统、完整的课程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新营销理念与知识技能,更好地创新求变求发展。
1.智慧树网站(手机端知到APP)的在线开放课程《教你从0起步开展社营销》,共计10章60个视频,截至目前开设3学期公开/SPOC学习。
2.建设活页式教材,在校内应用3学期,并在外校推广。教材加入思政目标,不断更新知识点思政元素、热点案例事件等。
3.建设配套的案例教辅资源,90+个形式的非视频资源,持续更新。
(三)鼓励社会实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白鹿原,服务于本土经济,学生组建社,陆续开展“斐然谷草莓园”、“飞鹿果园基地”、陕果集团农产品直播,参加陕西省双品网购节“永兴坊”直播间直播,京东大学生樱桃赛季团队挑战赛,陕西省菁彩青农直播赛等社会活动。学生自行组建社,分工协作,开展营销与运营,不断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实践,兼顾消费者个人、社、社会效益,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员利益、与社会需求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实现个人梦想和祖国梦想的统一。
(四)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尤其是团队竞赛
高职院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企业赛等各种赛项中,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师生实践思政教育共同成长。《社营销与运营》这门课程还可以与“三下乡”“青年红筑梦之旅”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实践与农产品品牌社营销、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对社营销的重视与运用,是新时代营销人才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开设《社营销与运营》这门专业课程的两年期间,我们培养的营销与电商人才,较之前,在团队协作、吃苦耐劳、
新媒体工具技能应用等多方面,有明显的进步。由此说明,该门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未来要培养优秀的市场营销新媒体人才,必须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素养的教育,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社营销的运用不仅用于商业企业,市场上各行各业均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掌握社互联网思维,准确定位,利用优势资源开展社从组建、运营、推广、裂变、变现等工作。同时在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也无处不在。认知自己作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从消费到分享,用户参与、体验到口碑传播,学生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也脱离不了消费者的本质,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改变不了市场红海竞争的白热化的趋势。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一通百通,使得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地实现自我价值。《社营销与运营》该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好比将营销的主体注入了灵魂,对社会、市场具有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
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华网,2019(08).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0(06).
[3]课程思政.360百科.baike.so/doc/29085957-30565602.html.
[4]智慧树《教你从0起步开展社营销》. coursehome.zhihuishu/courseHome/1000010352/48001/15?f =29a6906b0f0b3f3912129871f7316b20.2020(03).
09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