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会计这些年
我做会计这些年
如果从读大学开始算起的话,我在会计这一行已经学习工作近二十个年头了。做过的企业按类型分的话,有国有、合资、独资、民营等;按行业分的话,有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汽车贸易、高科技产品、服饰制造及零售、奢侈品零售等。已经听到有同事叫我‘老法师’了,其实我还不老,而且还将在会计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每一次的工作变动让我不仅在职业上有所提升,也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更主要的是具备了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因此,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那些经历,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

要知道,我的职业起点其实很低,我能够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做到。

(注:文中所涉及的国家名/城市名/行业名/公司名/人名和实际并不完全一致,请勿对号入座。)
<1>
高考457分,虽然超过了本一分数线10分,但我却由于志愿填报的失误,最终只读了个大专,
而且是外地一所理工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学制两年,属于服从志愿调剂过去的。
这个巨大的打击让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其实和高考落榜没有什么两样了?
没考上本科、千里之外的学校、专业又是自己压根没填报过的会计,一连串的不如意让我觉得窒息,那一刻仿佛觉得所有美好的前景对于我来说都已经结束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经过了高考的挫折,在整个大学时期我对读书失去了热情,几乎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除了成本会计因为听学长说很难,总算是学得认真了点,其他的功课几乎都是混及格的。但令我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成本会计竟然是我职业的起点,而正是成本会计课程相对扎实的功底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学得最差的要数《国际贸易》这门课了,上课期间愣是没听懂老师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加上自己读书本来就没很认真,所以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还是没通过,最后是清考才过的,要是清考再不过的话就拿不到毕业证了,想想也有点后怕的。
当我毕业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候,手里的资本只有一本大专毕业证书和一张珠算四级证书。我的大学,只能用‘浑浑噩噩’四个字来概括。
倒是有两件小事情却让我印象深刻,也对我的职业发展影响深远。
一件事是我们的一位老师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兴的职业-注册会计师,那时候知道的人极少,国家也刚刚开始组织全国考试。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以前老觉得会计这行有个书那已经是很牛的了,班上很多读书好的同学都在盘算着哪天自己也会成为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于我们多少是遥远而又有点互不相干的。当听说注册会计师在欧美国家和是律师一样按小时收费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来会计这行不仅仅是培养账房先生的,它的发展前景是极其广阔的。我们也知道了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在国内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已经开始慢慢兴起了。
另外一件事是我在学校组织的实习单位里碰到了他们的财务处长,由于我们老家相近,且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就鼓励我说:‘你来自发达地区,回去后应该好好发展,财务这行是很有前途的’。我半信半疑地听着这位处长的话,虽然不自觉地点了点头,但当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倒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处长的话确实意味深长。
<2>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还是读完了我的大学,并开始踏入社会。我们是最后一届工作由国家包分配的大学生,根据哪里来哪里去的原则,我对工作倒是没什么发愁的,毕竟我
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看着那些来自偏远省份的同学拼命想要留在沿海地区工作,我内心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优越感。虽然没什么门路,但还是进了老家的一家国营单位,总算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了。
在外度过了两年短暂的大学生活后,我又回到了老家这座小城市,开始了我真正的职业生涯。
当我们一批共十几个新人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单位的会议室还挂着一副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大中专人才加入本公司’。嘿嘿,心里小小地得意了一下,原来我们都是人才啊。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年只要是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都属于干部编制,档案也留在人事局的。接下去进行了两天的培训,最后培训结束的时候老总还亲自和每一个人谈话,领导的关心让我们都觉得对了东家,都想着要好好大干一场了。后来了解到,那一年是这家公司第一次新招这么多人,确实公司也面临是大发展的机遇。
尽管如此,国营单位的机制还是很死板的,根据规定我们都需要下基层去锻炼,也就是进车间干活,至于什么时候进科室,看个人表现和公司职位是否有空缺。
我当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好不容易读完了大学,现在开始工作了竟然还要下车间劳动,这和没读大学有什么区别呢?虽然心里愤愤不平,可是嘴上也没说什么,说了又能怎么样呢?
更要命的是还要三班倒,四班三运转。
转机出现在国庆节后,也就是下车间劳动大概一个多月后,平时不怎么和我说话的车间主任主动我谈话,说是公司领导对我这段实习期间的表现很满意,考虑调我去财务科上班。我激动地连声说着‘谢谢’。在国营单位,财务科属于比较受人尊重和有实权的部门,所以车间主任自然希望和我搞好关系。
实际的原因是财务科一位已经退休并被留用的老会计师由于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不能再继续留在财务部工作了,所以她的岗位就空出来了。我由于是当年公司招的唯一一名财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被领导安排顶替了这位老会计师的工作,直接做成本会计的工作。
这着实让我觉得兴奋,因为按照常规的会计职业发展流程,一般的新人进财务科,大都需要先从出纳做起,而我由于机缘巧合,直接做成本会计。命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转机。
但是我当时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却是极其肤浅的,这都是因为我大学时没有好好读书的缘故。这里插一个笑话,你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知道我刚入行时会计知识是何等的缺乏。记得那时候每个单位都要在厂门口的黑板上写一些年度企业目标,譬如产量、销售量、销售额、产值、毛利、净利等等。当我看到全年的净利润只有200万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们公司有500个人,这点利润怎么够发工资呢?平摊到每个人才4000多点。
好在我大学时唯一学得还不错的功课就是成本会计,加上我们财务科长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我很快就熟悉了公司的成本核算流程。成本计算涉及原材料出入库、销售收入、各种期间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很多会计科目,所以这段时间我积累了很扎实的制造业的成本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成本方面的经验。
虽然离开这家公司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也很少再和他们有什么联系,但是作为第一家服务过的公司,我还在一直关注着他们,后来公司也做的很大,现在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十几亿元的上市公司了。
整个财务部大概有七、八个人,除了一个财务厂长是在我进去后的第二年才考上会计师的,还有财务科长是助理会计师外,其他人就都只是会计员。当时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先在这里工作满三年,单位就可以给我们评助理会计师,然后再过几年就可以去考个会计师。
<3>
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中消磨着,很快一年多的时间就过去了。十月份的一天,有一个去年一起进公司的同事来财务部交钱,原来是他到了一家不错的外资公司,是给公司交离职补偿金的,金额600元,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后来他告诉我离职的原因是因为国营单位论资排辈实在是严重,像我们这种新人都不知道要熬到哪一天才会出头。
离职,我们还能有离职这条路?于我当时确实是多少有点震撼的,我们由国家分配,不正是要在这家公司做一辈子吗?这家公司也确实有不少人就是这样一直做到退休的。
紧接着又有一些老的同事离职,他们的去向基本都是一开新开的外资公司。待遇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公司的薪水和相同类型的单位比已经算是不错的,但是和外企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面对外企诱人的待遇,谁会无动于衷呢?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真正地思考职业发展这个问题,‘跳槽’这个字眼第一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空间,我那一颗年轻的心开始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所在的国营单位,基本工资是按照工龄来定的,只要你进厂早,你的基本工资就高,以至于门卫的基本工资要高过我们财务厂长。每月的奖金也是根据不同的部门发放,每个人按照职务的不同,奖金的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年底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还有一些年终奖。当然,中层以上干部年底还有一个不错的红包。
我们新进去的基本工资一开始只有200多一点,加上不固定的奖金,每月实际到手大概在800-1000之间,年底还有1000多的奖金。如果要在这个城市好好地生活,这点钱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我的职业虽然可以看到那么一点点的前景,但是还很遥远,而且即使你到了中层干部的位置,收入也不见的就会好多少。还有一个不利的因素是从我们进去那一年开始取
消福利分房了。
听说新开的那几家外企工资都不错,普通职员都有1500-2000,主管的工资都有3000-5000注册会计师先考什么的,经理级别的那就更高了。我心动了,赶紧行动吧。
马上开始复印了几份毕业证书和身份证,就开始去人才市场求职了,当时的求职很简单,唯一的渠道就是去人才市场。
去了以后才知道,人才市场到处挤满了人,因为最近有两家很大的外企在大规模地招人。于是我拼命挤到一家公司的摊位前,拿了一份表格,退出来赶紧填起来填,等到填好,再交给招聘人员的时候,猛地发现他们的桌子下面已经堆满了厚厚的简历。看来竞争是很激烈的。
一开始就没抱着什么希望,只是先去试试自己的运气,没想到隔了几天就有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让我去参加面试。一阵紧张和兴奋之后赶紧挂了电话,生怕被其他同事发现我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回去后就开始准备面试了,因为是外企,所以特意准备了一些外语知识,但是已经好几年没学了,再加上自己在大学就没好好学过。
面试的第一关倒还顺利,只是问了一些很基本的财务知识以及想要这份工作的原因;第二关就麻烦了,因为要进行英语测试,说是英语测试,其实也就是最基本的一些财务英语的翻译,
看着陌生的财务英语术语,我简直是无从下笔,印象中是一张资产负债表和一张损益表科目,都是英文,我大概就翻译了不超过五个科目。看我冥思苦想的样子,里面的一位会计经过我这里的时候给我指点了几个,但是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初次面试无缘外企。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我又通过面试进入了这家公司,虽然做的时间不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