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运会阶段陕西省艺术体操成年集体项目训练与比赛的策略研究
屈桃段小敏
(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艺术体操项目制胜规律,明确陕西省艺术体操成年集体队组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训练策略,以期为深入认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征和艺术体操项目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检索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点,运动员身体机能、体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训练阶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内容。研究结果:把握队伍定位和训练关键因素,对掌握制胜因素尤其重要;优化成套编排,改变训练方法,提高成功率;通过强化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注重运动员训练与恢复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体操 备战 训练策略 比赛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23-0022-0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Strategies for the
Adult Group Event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in Shaanxi Provinc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National Games
QU Tao DUAN Xiaomin
(Shaanxi Gymnastics Management Center,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adult group team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in Shaanxi Province to prepare for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by studying the winning law of rhythmic gymnastics ev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event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and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rhythmic gymnastics events. Methods: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 literature Search, video observ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ctive event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athletes'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fitness and other factor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formulate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and training cont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aining stages. Results: Grasping the key factors of team positioning and train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master winning factors, optimize the complete set of arrangements and change the train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improve the technical ability of athletes by strengthening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hletes' training and recovery.
Key Words: Rhythmic gymnastics; Preparation; Training strategy; Competition strategy
陕西省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自1984年建队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稳步的提升,借助2021年全运
会主场这一契机,获得集体全能第三名的成绩。通过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和专家咨询,对竞赛规则、比赛成绩、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陕西省艺术体操成年集体队组备战第十四届全运
DOI: 10.16655/jki.2095-2813.2305-1579-9067
作者简介:屈桃(1973—),女,本科,高级教练,研究方向为艺术体操。
段小敏(1983—),女,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
会的训练策略。为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艺术体操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圈、球、棒、带)包含4项器械,运动员需要在
1min15s~1min30s 间内完成身体难度、动力性旋转动
作、器械动作和舞步组合,同时要具有身体表现力、动
力性变化,体现身体和器械效果,合理使用场地;集体
项目由5名运动员组成,需要在2min15s~2min30s 时间
内完成10个身体难度、协作、动力性旋转动作。此外,还需具备舞步组合、集体合作、队形等艺术性,成套中需要配合音乐节奏,具备统一性、连接性和身体造型。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艺术体操队第十四届全运会艺术体操成年集组为调查对象,共6人,平均年龄19岁,平均训练年限8年,运动等级为健将。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与乌克兰艺术体操协会主席德柳金娜、艺术体操国家级裁判员及陕西省艺术体操教练开展了相关的访谈。全面了解2017—2020版规则修订的含义及意义,多方面、多角度听取专业人士的训练建议和意见。
1.2.2 文献检索法
该研究对艺术体操竞赛学、训练学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与科研人员的协同、身体素质训练、训练负荷把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切实提出科学训练的提升策略,解决备战全运会的辅助问题。
1.2.3 录像观察法
教练团队通过观看东京奥运会、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及全国年度比赛等比赛视频,紧扣规则,抓住规则的核心,做到细致分析、有效编排,解决备战全运会的核心问题。
2 竞技表现影响因素及制胜关键因素相关性分析
“竞技表现”这一概念重点强调参赛运动员表现出
的竞技行为方式和过程[3],通过表1的分析判断提高成
套编排分值,提高成套完成率可以有效提高比赛成绩,但要保证运动员较好地适应训练负荷,减少伤病风险,首先就要避免过度训练,这就与准确把握身体机能的
监控、训练负荷、训练后的有效恢复、积极的心理调控
等因素相关。
结合全运会前2019—2021年锦标赛的比赛视频,对运动员制胜影响因素及训练策略(见图1)列出回归方程,计算各因素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经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见表1),发现D3、D4难度完成与比赛成绩相
关性较高。由表1可知,本届全运会备战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解决难度的编排分值及提高其完成稳定性。根据艺术体操项目规则,其中协作难度(D3、D4)无上限。由此判断运动员需在训练中进行数量的堆积,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成套动作编排中以规则为准,紧扣项目特点及运动员个人特点。
3 十四运会备战训练综合对策
3.1 陕西艺术体操队十四运会目标成绩定位
对标全运会项目,将陕西艺术体操成年集体队组十四运会周期成绩进行列比。通过比赛检验发现,陕西
艺术体操队存在编排上缺乏合理性、完成准确性差、身体难度规格不够等缺点。2021年备战全运会时制订了科学训练计划,目标为集体全能第三名。3.2 训练对策
3.2.1 完善难度编排、提高稳定性 通过聘请外教,优化教练团队,对两项成套的细节进行了改编,更换三圈四棒音乐,增加了两项成套D3、D4的起评分与CR 数量,将起评分增加至较高水平(见表2);同时调整队伍阵容,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和伤病情况,更换年轻运动员,整顿训练作风,保证训
练效果。
3.2.2 提高成功率 (1)改变训练模式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最大化利用时间,增加训练时长。备战期间训练课安排8~10h,
提高全运会决赛期间成功率目标。
(2)提高成功率日常训练以比例训练为主,比例套训练占整个备战训练的70%,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模式。提高身体难度的准确性,
提高器械难度的准确性,提高CR 连接的清晰度,
确保完成效果得到裁判认可。表1 陕西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成绩相关性分析
项目5球
3圈4棒
内容D3、D4编排分D3、D4完成分D3、D4编排分D3、D4完成分相关系数0.9560.9990.9520.997P 0.440.000.48
0.01注:P <0.05,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1,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
竞技表现 训练策略
影响因素 提高成套编排分值
提高成套完成率
身体机能
心理调控
训练后恢复 图1 艺术体操运动员制胜影响因素及训练策略
以成功率为基础,提高准确性才是拿分的关键。要求抛接器械无移动,减少扣分。其次是CR连接的清晰度,要求所编排的难度全部要被裁判认可。
(3)加强体能储备
Guidetti等人研究表明,艺术体操个人球(90s)有氧供能比例为49%[4],由于个人项目比集体项目动作密度更高,运动时间更多,判断运动员在进行成套训练时有氧供能比例占多数。一套动作必须具备连贯的动作流程,平衡姿势也必须与其他部位和器械动作相结合[5]。因此,专项成套训练应该是一种持续训练。对所有参赛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全队VO
2
max平均值为53.4 mL/kg,无氧阈LT=88.8%。根据每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测试结果设定每名运动员有氧运动区间,并制订耐力训练计划(见表3),在基本训练期至赛前训练期,制订为期5个月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案,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4)科学监控促进训练效果
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在某一确定时刻表现出的专项运动能力,受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健康状况、运动损伤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4]。科学监测运动员的运动负荷、生理生化指标
以及营养膳食,有助于限制非功能性过度运动、损伤或疾病,并有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6-7]。为了掌握运动员竞技状态,需定期开展体重优化监控、血液生化监控;根据训练课时安排开展心率监控;根据训练阶段开展心理测评、睡眠监控等。
在监控中发现,陕西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血液生化特征为血清睾酮、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随训练负荷变化不明显,血清皮质醇偏高、血红蛋白正常但偏低、血清铁蛋白较低。运动员训练会导致机体铁储备降低,铁从胃肠道、汗液、尿液排出量增加,大强度训练也会抑制食欲。而氧的运输能力、免疫力、能量代谢都与铁有关[8]。机体铁储备较低而血红蛋白正常时,提前补充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王**2个月内血清铁蛋白平均值4.87 ug/L(<15 ug/L为缺铁性贫血[9])、血红蛋白由120 g/L逐步下降至77 g/L,但其他指标均正常。询问后得知该运动员存在月经紊乱的情况,同时具备缺铁性贫血家庭因素。该运动员用优思悦建立人工月经周期,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2粒/次,1次/日干预,2个月后血红蛋白上升至107 g/L,血清铁蛋白上升至66.1 μg/L。其他的运动员给予硫酸亚铁0.3 g/次,2次/日,2个月后,血红蛋白均维持在140 g/L,血清铁蛋白上升至30 μg/L。
(5)改善睡眠,强化心理调控
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会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和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负面体验,影响训练效益,产生心理疲劳[10]。在训练阶段对全队动员进行了神经类型检测,通过量表判断运动员神经工作强度
、神经爆发力、神经恢复速度、稳定性、神经耐力和自信心评价。调查发现,训练中抽搐的运动员金**总体自信心低,状态自信心低,说明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取胜信念低;特质自信心高,说明主观上稳定的能够取胜的信念强;自我效能水平低,说明个体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自信心低。
睡眠在运动表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恢复和表现能力及整体健康[11]。随着赛期临近,个别运动员出现睡眠障碍,利用便携式睡眠记录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进行睡眠监控,利用经颅磁刺激选择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施加1Hz,80% RMT,1 500次rTMS(持续10s间隔2s)进行睡眠干预。
4 比赛策略
4.1 赛前准备
4.1.1 稳定心理
教练员制订科学训练计划,课后及时总结。让运动员明白每天的训练目的、训练意义、训练方法和出现的问题,掌握赛前热身节奏,避免过度兴奋、提前兴奋,让运动员有安全感。
4.1.2 稳定状态
面对决赛赛场的高压环境,通过定期采集运动员生化数据,把控运动员状态,将全队血红蛋白调整至140 g/L以上,运动员保持最佳机能状态,才能发挥最佳的竞技状态。
4.1.3 注重恢复
在赛前训练阶段格外重视运动员训练后的拉伸、放松、积极性恢复和营养恢复工作。
4.2 模拟比赛
每两周安排一次模拟比赛,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多种状况,让运动员提前适应比赛气氛及比赛节奏,提
表2 2019—2021年陕西艺术体操集体队难度提升一览表
项目
五人球三圈四棒
D1~D2难度分
2019年
4.6
4.4
2020年
5.3
4.1
2021年
5.5
5.1
D3~D4难度分
2019年
9.1
7.9
2020年
16.5
12.2
2021年
26.6
24.0
难度总分
2019年
13.7
12.3
2020年
21.8
16.3
2021年
32.0
29.1
表3 运动员耐力训练计划
训练类型
有氧训练(5km跑)高强度间歇训练
训练目的
提高基础有氧能力
(1)提高有氧耐力
(2)提高无氧速度耐力
具体操作方案
循序渐进增加跑量(>5km)
(1)无器械成套训练(短间歇)×4组
(2)比赛强度分段训练(短间歇)×6组
监控方法
心率监控
心率监控
训练频率/周
4次
3次
高应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在模拟比赛中采集成套动作视频、心率数据、心率变异数据、血乳酸数据。增强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竞赛适应能力,提高比赛的稳定性,为全运会决赛期间程序化参赛奠定基础。4.3 程序化参赛
明确比赛目标,分析赛前实力,明晰责任分工,并反复推演,按照程序化参赛实现能量节省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掌握制胜因素尤其重要。教练员对运动队目标、使命以及训练方法等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掌握项目特点,科学地分析制胜因素,是提高运动队成绩的首要因素。
优化成套编排,注重个体能力,提高成功率。根据运动员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在编排上体现难、美的同时,还要符合运动员的个人能力特点,才能提高有效起评分,在训练上要紧扣细节,提高有效训练的时间,从而提高成功率。
通过强化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新版规则的前提下,成套动作难、多是获胜的首要条件,要很好地完成编排难度,保证技术动作不变形,减少损伤发生,制定个性化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尤其重要。
注重训练与恢复并行。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机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每日训练安排。科学合理地控降体重、定期进行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是保证有效训练的关键因素。
重视模拟比赛的同时,做好程序化参赛设计。模拟比赛能很好地刺激运动员,使其出现应激状态,从而增加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抗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重视模拟比赛也是增加赛场发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5.2 建议
后备人才注重基础训练。根据生长发育情况,抓住不同年龄阶段适宜发展的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础,在少年阶段注重基本功训练及个性化难度的培养,促使每名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全面强化。
坚持科学训练理念,训练与恢复并行。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心理状态,注重训练与恢复的关系,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使日常训练变成有效训练,只有有效训练的积累,才能确保比赛的正常发挥。
赛前准备事宜:检查比赛器械、服装、备用器械;路途中注意杜绝服用或误服兴奋剂;赛前按出场顺序安排热身,合理制订赛前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及场地;教练员要做好细致的比赛流程,把握每场比赛的节奏,做好赛前心理疏导,建立自信;及时课后小结,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每天课后要做放松、、防止伤病。
比赛预案:遇到音乐故障问题时,需要运动员冷静处理,按规则要求完成成套动作;遇到器械断裂问题时,需要运动员果断使用备用器械完成成套动作;出现突然停电,在大会没有宣告退出场地时,应继续完成成套动作;上场前检查好运动员的护膝护具等。2017年天津全运会时间
参考文献
[1]杜家俊,祝岚艳.第36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
项目成套难度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6
(20):58-65.
[2]徐丽萨,黄俊亚.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运动员竞
技表现变异态势及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9):125-135.
[3]田麦久,熊焰.竞技参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11:101-102.
[4]Guidetti L, Baldari C, Capranica L, et al.Energy cost and
energy sources of ball routine in rhythmic gymnasts[J].Int J Sports Med,2000,21(3):205-209.
[5]Internationale Gymnastique Federation .Code de pointage
gymnastique rhythmique sportive[J].Comitétechnique gymnastique rythmique sportive (F.I.G.),1997:23-56. [6]Temm D A, Standing R J, TrainingBest R.Wellbeing and
Recovery Load Monitoring in Female Youth Athlete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2,19(18):11463. [7]Mexis D, Nomikos T, Kostopoulos N.Effect of Pre-Season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in Basketball Players-A Systematic Review[J].Sports (Basel), 2022,10(6):85.
[8]冯炜权.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2006:198-206.
[9]Rønnestad B R, Hansen J, Thyli V,et al.5-week block
periodization increases aerobic power in elite cross-country skiers[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16,26(2): 140-146.
[10]Chang S.The Application of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Sports Psychology[J].Comput Math Methods Med,2022:1008346.
[11]Cook J D, Charest J.Sleep and Performance in Pro⁃
fessional Athletes[J].Curr Sleep Med Rep,2023,9(1): 56-8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