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模拟卷(五)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共14分)
①《离骚》的作者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gāo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②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让他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端午节祝福成语③诗人广泛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的神话传说和yáo yè多姿的艺术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历史,他,依然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怀抱沉重的巨石,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可以说,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
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④一条江,因为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sù dì B.sù tì C.shuò dì D.shuò tì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崇高 摇曳 B.祟高 摇拽 C.祟高 摇曳 D.崇高 摇拽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C)(2分)
A.历程 琳琅满目 B.里程 琳琅满目
C.历程 丰富多彩 D.里程 丰富多彩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历程:指经历过的事情。里程:①行程;②发展的过
程。此处强调《离骚》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的经过,所以这里应填“历程”。“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根据语境,应填“丰富多彩”。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C)(2分)
A.①处修改为“《离骚》的作者是屈原”。
B.②处修改为“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使他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C.③处修改为“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D.④处修改为“一条江,因为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被世人永远铭记”。
【解析】A项,句式杂糅,根据语境,①处句子主语应是《离骚》,应修改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B项,缺主语,应将后半句改为“表达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C项,语义重复,修改正确;D项,缺谓语,在“因为”后加“成了”。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三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
项是(D)(2分)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同学们,你知道吗?每年的端午节总是在中考前后。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1)为了庆祝端午节,有位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帮他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2分)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号子声声(鼓声阵阵)传四海
(2)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
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看法: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示例一:品味民族文化瑰宝/示例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无论身在何处,诗人的心总是泊在故乡的臂弯。“(1)乡书何处达?(2)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3)夕阳西下,(4)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是游子在夕阳中断肠的哀叹;“(5)何当共剪西窗烛,(6)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是李商隐想象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7)烽火连三月,(8)家书抵万金”(《春望》)是杜甫久盼亲人音信的焦急,饱含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纵。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赞:介绍。②蚤:同“早”。③录录:同“碌碌”。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B.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C.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D.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也”是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根据句子翻译,应该在“也”后断第一处;“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这说的是一种情况,所以第二处在“中”后断句。
9.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做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崭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解析】B项,文中平原君是对毛遂的不信任,怀疑,而不是说平原君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希望您就把我作为后备人员带着前往。
(2)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
毛遂进入,用手握着剑柄逼迫楚王,用利害关系劝说他,致使楚王立刻签订了合纵的盟约。(注意“说以利害”的倒装现象)
【参考译文】秦军攻击赵军,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挑选了十九个人一起去,无法达到二十人。门下有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介绍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不到外边去寻。现在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问:“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在此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进入,用手握着剑柄逼迫楚王,用利害关系劝说他,致使楚王立刻签订了合纵的盟约。毛遂对那十九个人说:
“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平原君自认为不善看人,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我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奉为上宾。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共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项,错在“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正确说法应该是“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是一种自然常理”。
1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3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是如何理解的?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请模仿本词最后一句,抒写一句对亲人的祝愿。
答: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A。这两句是说,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
选B。示例:唯望月圆时,你我共欢聚。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把“气象站”和“实验室”建在海底
汪品先
①伴随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深入认识深海的时代正在来临。500年前达·芬奇设计潜水服、150年前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当时的科学幻想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②世界海洋科学正在转型:从海面船只的短暂测量,转为海洋内部的长期观测。长久以来,
人类主要从海洋外部观察海洋,而许多深海现象只有通过对海洋内部的长期观测才能发现。比如海洋灾害的预警,在最需要观测的时候,船只却无法抵近。90年代起,国际海洋界开始将传感器放到海底,再用光电缆接到岸上传送能量和信息。这样建成的海底观测网可以不间断地进行长期现场观测,无论有台风还是地震都可以连续运作,将深海的现场数据实时送到实验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