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从《诗经》看古代美女代称的形成与流传
——以“娥”和“姬”为中心的考察
李嘉睿
北京市第五中学 高三8班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诗经》爱情诗中对于美女的种种
代称,重点考察了“娥”和“姬”两种代称方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它们得以广泛流传的缘由。本文认为以“娥”代人是古人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手法来描写女子的产物,而以“姬”代美女则是由于姬姓的周王朝强大富足,人们认为姬姓的女子美丽尊贵。这两种方式能流传下来是由于时间择优汰劣,使人们更能认可的东西流传下来。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古代美女;代称;娥;姬引言
从古到今,对于美女的赞颂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诗经》的大量爱情诗中,古代对于美人的赞美也分非常多的种类。这种借代的手法有效地避免了诗中的描写过于直白和重复,使古代女子的形象生动新鲜,跃然纸上,也使诗的语言更加灵动丰富,新奇形象。
古代对于美人的代称这一问题,前人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其中不少文献是围绕代称的分类展开的,把对于女子的代称分为“以服饰、化妆品代称”“以玉代称”“以植物代称”等。另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对于美女的代称是从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
本文从《诗经》爱情诗出发,以“娥”与“姬”为中心对古代女子的代称进行考察,探究古人用“娥”与“姬”来代指美女的原因以及这两种代称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一、古代美女代称形成的原因(一)以“娥”代人的原因
把飞蛾与美貌的女子联系在一起,最早要从《国风·卫风·硕人》说起。这首诗中描写了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着力刻画了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这首诗描写细致,比喻新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开启了后世以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
而此诗中有一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意为“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其中把女子的五官容貌比喻成柔荑、凝脂、蝤蛴、蚕蛾等诸多事物,这几句中“蛾眉”的比喻获得了后人更多的重视,在原诗中用蚕蛾触角的细长而曲,来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蛾”在后来被人们与“娥”通用,成为美女的代称,流传和使用非常广泛,又因为古代女子常用“黛”这种青黑的颜料来画眉,因而“翠娥”“青娥”也随之成为美女的代称。
以“娥”来代称美女,是综合运用比喻和指代两种手法而成。古时容貌出众的男子和女子在其他五官上并无大的分别,只是在眉毛上,男子的眉大多平阔、粗且浓,而女子则大多会花些心思在修眉上,于是她们的眉就变得细长弯曲,与男子大不相同。于是古人要描写一个美女,在眉上做些文章便显得尤为重要
了。所以早在《诗经》的时代,一句“螓首蛾眉”,把女子的眉毛比喻成飞蛾细长的触须,生动形象,令人眼前一亮。之后,随着这一用法的流传,人们用女子细长的眉毛这一抽象的部分代替了美貌的女子本身,在比喻的基础上又用了借代的手法,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娥”代人。
以“娥”代人在后世运用广泛,在唐诗的诸多诗篇中均有体现,如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中的“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高适《塞下曲》中的“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白居易《酬刘和州戏赠》中的“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等。
(二)以“姬”代人的原因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描写的是男子对东门外护城河中浸麻女子的爱慕,抒发了两人情投意合的喜悦,其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一句,意为“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
对唱”。①
《国风·召南·何彼襛矣》中,有“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一句,意为“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王姬”,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
“姬”,一说是古代对美女的美称,孔颖达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曰:“美女而谓之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
而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而周王朝前期实力强大,统治的时间长久,给后世留下的影响十分深厚,人们认为国力强盛的周王朝的贵族女子会更加美丽贤淑,于是便用“姬”来指代美女,如后来的虞姬、燕姬、骊姬等。甚至在汉乐府《羽林郎》诗中的“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是外族,其后本不应该出现“姬”字,而诗中却出现了“胡姬”,更证明了当时“姬”字已经成为了美女的代名词。
古代女子最早用什么画眉以“姬”代指美女的例子在后世诗文中十分常见,如南北朝时期刘孝标《鄀》中的“妖姬含怨情,织素起秋声”,江总《衡州九日诗》中的“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等。
二、古代美女代称流传后世的原因(一)以“娥”代人流传下来的原因
以“娥”代人的用法在《国风·卫风·硕人》中就有所体现,诗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几句,除了以飞蛾的触须比喻美女的眉毛,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等比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唯独“蛾眉”二字被后人广泛地使用,甚至还得到了发展和引申,一直流传至今,其中的原因在于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上文提到过的,女子的眉毛特征比较显著,是人们用以凸显女子美貌的重点描写对象。
原因之二则是“蛾眉”这一比喻的水平很高,写得生动形象,以至于后世几乎没有对于女子眉毛的描写能够超过它。“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等没有得到广泛流传的描写,可能是由于在后世出现了更美好、更贴切的说法替代了它们。可见,只有贴切的描写才能经住时间的考验。
(二)以“姬”代人流传下来的原因
5
实际上,《诗经》中类似“姬”的用法不止一处,如《国风·陈风·衡门》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一句,意为“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鲂鱼才算香?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齐国姜姑娘?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鲤鱼才可尝?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宋国子姑娘”,其中“齐之姜”“宋之子”都指代出身高贵的美貌女子,也曾被用来代指美女,但这些用法并没有被广泛地流传下来,只有“姬”长久地流传下来,发展成了美女的代名词。
这一情况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周王朝对于诗经及后世的影响要比起齐国、宋国深远得多。
以“齐之姜”为例,齐国是周代的封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齐国和田姓齐国两个时代。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力在各诸侯国之中比较强盛,因此人们才把齐国的贵族姜姓女子认为是美丽尊贵的女子。但是与周王朝相比,齐国只是一个诸侯
国,它对于天下百姓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及周王朝的,所以“齐之姜”的说法慢慢流失,而“姬”这一代称流传了下来。
对于“宋之子”的说法也是一样。宋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为子姓。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于周为客。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与齐国的情况相似,宋国也是周天子手下的诸侯国,其影响力与整个周王朝是没有可比性的,于是“宋之子”的说法也很少见到,远不及“姬”这一用法传播广泛。
反观周王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790年,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生活于渭河流域,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这样看来,周王朝是华夏二字最初的指代,而周王是当时天下的共主,这一朝代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改朝换代也仍然流在华夏的血脉里,因而以周朝的姬姓来代称美好贤良、品德高尚的女子,便一直流传下来而不曾湮灭。
结论
本文对于“姬”和“娥”两种指代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整理和探究,分析了这两种方式形成的原因;并探究了这两种方式得以流传的原因。
从形成的原因来看,本文认为以“娥”代美女是古人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手法来描写女子的产物,而以“姬”代美女则是由于姬姓的周王朝强大富足,人们认为姬姓的女子美丽尊贵。
从得到流传的原因来看,以“娥”代美女能够广泛流传主要是由于女子眉毛特征的明显以及“蛾眉”这一描写的水平高妙,很难超越;而以“姬”代人得以流传的原因则是由于姬姓的周王朝实力强盛,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所以姬姓女子美丽尊贵的说法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综上所述,古代对于女子的代称有很多,但流传下来并得到发展和引申的却很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则是时间的优胜劣汰,人们对于已有的事物自然会做出选择,传承好的,淘汰不好的,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规律,而这样的规律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注释:
① http :
//baike.baidu/link?url=JgRPdIcfhSGibJTVUbf wgZxS_pFuqlwldw3uz69D9sqACLNCeUxQu5Q15UN8tE9lh4Ey x8lsxLtNpkyUDmBZr80v5hWB3Cgd0s6LXCA1rz7stJDfXDVur YRMTqEivJv36xuyXM9ScSlIGPqF81FbduZ1Ff20shuhIqsuqfyL nTiYbjLApcA2eVcHDVaQXEqW
参考文献:[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2]向熹,《诗经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4]孔颖达,《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5]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
三、衰败乡村之出路
《极花》出版之后,社会舆论便产生巨大反响,作品反映出来的拐卖妇女缓解剩男问题的倾向,引起无数女权主义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剩男问题是社会转型的必经历程,拐卖妇女绝不是符合道义、伦理的解决之道。争论也反映了当下我们面临的多重伦理困境:女权主义和乡村婚恋的冲突,农村剩男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冲突。
小说中的圪梁村可以被看作保存着前现代场景的乡村。在这块蛮荒之地,男人生存的动力是满足他们的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的欲望,而女性则成为了繁衍后代的工具。但另一方面,这块土地是作者的出生地,是作者心心念念隔断不了的所在。小说对农村男性表示了同情,也用温情的笔触批判了人性的复杂。贾平凹在这片日益凋敝的乡土上,寻着乡土情感的回忆,重建着乡土的精神家园,替乡村人探寻着可期许的精神出路,充分彰显了作家的良心与责任。但作为作家,他只是呈现了这个时代中的痛楚,却无力到消除痛楚的利剑。
即使乡土的秩序在新的时代面前不堪一击,但是贾平凹对其仍抱有幻想,他在写完《极花》后,想起两句古人的诗:“沧海何尝断地脉,半崖从此破天荒。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一些问题由来已久,但总会有合适的时机,去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这是贾平凹对最后的乡土,最后的守望,最后的
人文关怀。乡土文明过去的荣耀,与现在的衰落;过去的淳朴,与现在的“肮脏”,是考量着中国转型期的沉重话题。
作为一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小说,贾平凹借助《极花》将自己关注的大问题表述出来,这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学问题的定性,而是阐释了一座精神上的乡土孤岛,那就是我们无法洒脱地逃离这里,却也承受不了城市文明的压迫。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极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2]贾平凹.《极花》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何平.中国最后的农村——《极花》论[J].文学评论,2016 (03):120-128.
[4]毛亚楠.贾平凹:《极花》不仅仅是拐卖和解救的故事[J].方圆,2016 (06):66-69.
[5]韩鲁华.写出乡村背后的隐痛——《极花》阅读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2016 (03):62-71.
[6]侯玲宽.中国农村的隐痛表达——贾平凹《极花》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 (02):67-71.
[7]顾超.贾平凹《极花》:沉重的现实关切[N].人民日报,2016-01-29 (024).
[8]孔令燕.回不去的田园:《极花》之痛[N].光明日报,2016-05-10 (015).
(上接第3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