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10周)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庄于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
(乙)田需①贵②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③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田需:魏国大臣。②贵:重视,宠幸。③树:这里指取得魏王的信任、宠幸。
3.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加点字 |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 字义 |
①则无生杨矣 | A.生长,长出B.产生,发生C.活的D.生命 | |
②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 A.就B.如果C.却,但是D.因而,所以 | |
③而欲去子者众 | A.离开B.除去,排挤C.损失,失去D.距离 |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子必善左右。
5.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谈谈惠子的“善辩”。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罗小凤
①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是最令人神往的诗歌鼎盛时代。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关键在于殷璠所说的“声律风骨始备”。
②那么,何谓“风骨”?刘勰在《文心雄龙》中将“风骨”解释为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
气韵。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③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些诗显然缺乏“风骨”,正如杨四平所说:“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④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但是,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点击量、关注度等,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⑤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崇俗”“祛魅”等诗歌口号的提出,不少诗歌在内容上呈现出自恋与娇情的“小我”情绪,轻浅琐碎,缺乏思想和内涵,将“诗”本来应该拥有的典雅、崇高彻底解构,其恶俗轻艳让人不忍卒读。而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
风骨的典型特征。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在内涵上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
⑥“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一些诗人提出“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等口号,不再讲究文辞、技巧,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新诗虽然无法做到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如卞之琳、何其芳的诗“经过一千只精神手指的抚摸”般淘洗是不难做到的。当代依然有不少诗人在努力铸造与锤炼诗歌语言,唯其如此,新诗才不会被质疑为“口水诗”“废话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⑦总之,新时代诗歌需要继承与发扬古典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粉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从而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
(选自2019年5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
A.盛唐诗歌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只是凭借作品中所蕴含的一种精神气质。
B.新诗急需重新建构“风骨”,是因为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
C.当下很多诗人批量生产媚俗之作,与艾青创作忧国的诗作形成鲜明的对比。
手机传输速度慢D.中国诗歌的“风骨”具有典雅、崇高的特征,可以发挥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
7.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
8.作者认为,新时代诗歌应从哪些方面继承与发扬“中国风骨”?请简要概括。
9.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简述理由。
臧克家曾写过一首《难民》诗,第二句原为“黄昏里煽动着归鸦的翅膀”,诗人觉得不好,最后改为“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经过这样的语言锤炼,就生动地描绘出黄昏的情景,更有意蕴,增强了美感。
有关战争的成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老人疾病山中避雨
丰子恺
订婚需要准备什么东西①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
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
⑥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⑦1935年秋日作。
10.文章第②段作者称“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联系上下文说说是怎样的好处?
11.文章为什么要插叙自己小时候胡琴入门的过程?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④段中“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的理解。
13.有人认为第⑤段中有关小提琴、钢琴的内容与主题无关,可删去,你怎么看?
14.《礼记•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文末作者也引用了古语“乐以教和”,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
1.“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
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文言文阅读】
石家庄好玩的地方3.①C ②C ③B
4.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②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
5.惠子善于抓住事理,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使辩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体现了高超的论辩技巧。
乙
田需得到魏王宠幸,惠子对田需说:“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您看那杨树,横着种能活,倒着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如今您虽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挤你的人太
多了,将来您必然要遇到危险。”
【现代文阅读】
6.A
7.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8.诗人自身、诗歌内涵、诗歌语言。
9.第⑥段。这段文字写的是臧克家在语言文辞方面的锤炼,与第⑥段“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说法一致,所以应该放在第⑥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段最恰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