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1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麦克卢汉
1.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 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指传播媒介对人感官中枢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心灵与社会
3.冷媒介与热媒介 媒介有冷热之分,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无需更多 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冷媒介相反,信息含量少,但需多种感官联 想配合理解。
4.地球村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1980 年麦克卢汉去世后, 与其同事合著的《地球村》一书出现。
2、媒介事件
3、叙事分析
4、霸权(hegemony)
有时候会感觉到莫名的难过是什么歌5、休眠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宣传分析
失意的拼音2、简述受众的选择过程
三、论述题
1、结合历史和现实,简要评价“技术决定论”
2、联系实际,谈谈公民新闻和网络舆论在我国社会的现状和趋势
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实力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并提 出切实可行措施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专业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总共35分)
1、公安派
2、朱自清
3、《天工开物》
赴怎么读
4、中法新约
五一调休补哪天
5、薄伽丘
6、欧洲工业革命
7、行话
二、简答题(1、2题15分,第3题10分,总共40分)
1、试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主要贡献和重要影响。
2、简述唐宋时期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情况。
3、略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过程。
三、古文阅读(25分)
晁错的《论贵粟疏》选段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膚】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穀】而贱金玉。
1、(每空1分,总共3分)答案:吴王刘濞;汉景帝;鲁迅的《》
2、请将文中用【】的繁体字写出对应的简化汉字(每个1分,总共3分)
(1)膚—肤;  (2)備—备;    (3)穀—谷.
3、请将文中划线的黑体字解释出来(每个1分,总共4分)
(1)务: 尽力、务求。 
(2)牧:养,引申为统治、管理。
(3)石:音“担”,与升、斗并为量词。/重量单位。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4)中人:普通的人。
4、结合此文,写一则读后感,300字左右(15分)
附译文:
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
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护士节祝福四、政论文写作(50分)
龙游天下大结局
根据现在人们“提笔忘字”的社会现象,结合材料(材料略),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1200字左右,少于800字或者多于1400字将酌情扣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