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晒”年夜饭的行为心理因素研究
作者:乔辉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1年第01期
作者:乔辉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1年第01期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朋友圈“晒”年夜饭也成为很多用户的选择。本文从微观视角切入,研究这一行为背后存在的复杂心理因素。作为虚拟社交平台,营造了一个虚拟的舞台,主导者和参与者在年夜饭为背景的朋友圈互动中,在阖家欢乐的氛围里,享受着即时的社交满足。
【关键词】朋友圈;年夜饭;仪式;互动
引言
人类学者莫妮卡·威尔逊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而正因为表达是囿于传统和形式的,所以仪式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个体的价值。”2020年的下半年,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七夕的呱呱叫孤寡青蛙、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是年三十晚上满屏的年夜饭,让很多原本不甚
活跃的朋友都纷纷加入了这些活动之中。如果把个人的朋友圈看作是共同体式的人际关系维持,表面上看,是基于个人意愿的分享行为,但其背后承载的是人际交流与关系的互动。这种互动背后存在着哪些心理动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选取了15位朋友圈用户进行非结构化访谈,将访谈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到与本次从研究相关的访谈结果。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朋友圈“晒”年夜饭的行为心理因素,因此访谈对象需要选择使用朋友圈较多或者春节期间在朋友圈“晒”年夜饭的用户进行访谈。由于研究需要一定的深度,本文还选择了业界访谈对象,为某互联网公司从业人员,从事社运营。其他访谈对象均为普通用户,共有15位深度访谈对象。访谈形式方面,其中6人为面对面访谈,其余9人均为或电话访谈,每位用户的访谈时间在20-30分钟。
2.研究结论
根据既有文献、访谈结果,针对朋友圈“晒”年夜饭这一行为的心理动因,得出以下结论:
吃年夜饭朋友圈配文 2.1基于网络“迷因”现象的大量复制
迷因,是指通过非遗传方式、特别是模仿方式得到传递的文化基本单位,因此迷因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基因。在互联网环境下,“迷因”发展成为“网络迷因”,即通过互联网大量复制,突然变成很受关注的网络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从模仿的自发性、促进情绪的理解和促进社会交往三个方面来解释网络迷因复制的行为动因在节日期间,朋友圈使用者想要发布内容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有超过一半的访谈者表示,很多好友在朋友圈中分享家中的饭菜以及其他能够代表节日氛围的图片,加之共同好友的点赞,自己也会参与到这一社交活动之中,通过点赞与好友进行互动,通过评论为好友送上新年祝福,对内容进行点评或者对图片进行赏析,从而增强自己也发布内容的可能性。
2.2以節日和庆祝为契机的仪式传播
仪式的传播是指将仪式本身看做一种传播。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斯·凯瑞在1975 年发表了《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的概念。根据凯瑞的论述,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而是“仪式”,“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
为 , 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晒”年夜饭的做法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多的人萌生了追求慢生活的需要,这种慢体现在内心真正平静的心态,不太匆忙的生活,安静惬意的感受。
2.3“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自我形象塑造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视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剖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可以认为,朋友圈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使用与满足”心态中的接触媒介。而在媒介中有意无意中进行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呈现他们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访谈显示,有80%的访谈者表示,自己并没有在朋友圈里呈现真实的自己,而是会经过反复的斟酌与确认,甚至删除再发布等行为,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朋友圈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类公共空间,个体的天性得以适当的解放,在这样的表演舞台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着角扮演。
2.4传统文化习俗内涵的延伸需要
伴随着数字化进程而来的数字依赖、社交媒体依赖正与人们的发展同行,网络文化也在
冲击传统文化范式。曾经,春晚是春节期间重要的仪式。但是,随着纷繁复杂的娱乐节目潜移默化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春晚逐渐失去了“垄断权”,越来越多的人一边刷着手机一边怀念过去有意思不无聊的春晚。诚然,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春晚依托着电视,能够迅速吸引家庭成员的注意力,获得大量的观众。
3.研究启发
本研究说明,在年味变淡的趋势之下,朋友圈中由用户个体主导的“晒”年夜饭的行为是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并初步分析了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同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延伸了思路,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个体在朋友圈中的行为应被给予更充分的关注,个体的行为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又不限于朋友圈中流行的心理测试、ins风拍照、晒自拍、晒年夜饭、测试好友亲密度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参与投入映射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其次,朋友圈“晒”年夜饭只是众多社交媒体与众多传播行为中极其微观的一方面,但也说明,在传统节日之中,社交媒体的参与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是不可或缺的,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接触社会。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特别生活方式当中的交际方式,使人际关系从线下延伸至线上。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传统习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的时代发展潮流,赋予了互联网产品更大的空间,以及用户更高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窦东徽,刘肖岑.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迷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8-48.
[2][美]詹姆斯 · 凯瑞著 ,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 [M],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
[3]黎鹏.仪式观视域下的朋友圈传播[J].文化与传播,2016,5(04):90-93.
作者简介:乔辉(1997.08-),女,满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专业。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