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数字化:我们狂欢,我们孤独
鸡年初⼀的凌晨,看完春晚,我睡意寥寥,⽆所事事,随意翻看着朋友圈。在⼀⼤堆朋友圈红包和新春祝福语中,⼀段没有任何配图的⽂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段⽂字来⾃于⼀个在外地念⼤学的友⼈,⼤意为:为了回家过年,家⼈托了好多关系辗转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可⼤年夜时,⽗辈们只顾着盯着⾃⼰的⼿机抢红包,祖辈们围着桌⼦打⿇将,⾃⼰⼀个⼈孤孤单单地坐在房间⾥,思考着过年回家的意义。
作为同样在外地求学的⼤学⽣,她的境况,我感同⾝受。除⼣,最让⼈牵挂的,就是⼀顿团圆饭。离家半年,好不容易跟家中的亲⼈能够坐在⼀起吃⼀顿团圆饭,却发现,⼤家都在看着⼿机,连个可以说话的⼈都没有,⼼中甚是凄凉。吃年夜饭朋友圈配文
随着科技⽇新⽉异的发展,传统节⽇的意义和形式也受到了极⼤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被贴上了数字化的标签。以中国传统节⽇中最为重要的春节为例,数字媒体给春节营造了全民狂欢的氛围,却难掩其后的孤独真相。
数字化春晚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从1983年开办⾄今,已经有34个年头了。在所有电视台的春晚排名中,央视春晚是中国规模最⼤,最受关注,收视率最⾼,影响⼒最⼤的春节联欢晚会。
近⼏年,央视春晚的演出硬件技术堪称中国之最。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势磅礴的舞台阵仗,⽆论是现场观众还是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的观众,都能⾝临其境,感叹于发达的舞台科技和美轮美奂的节⽬效果。全息投影技术、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景环绕LED屏幕、智能⼿套……不得不说,在“以科技表达⼈⽂情怀”的理念之下,近⼏年的春晚将科技与歌舞节⽬融合得相当完美,让观众赏⼼悦⽬。
不过,在视觉可观性越来越强的同时,我总觉得和从前相⽐,现在的春晚少了些什么。以前,央视春晚的舞台还是相声和⼩品的天下,⼏乎年年春晚,都会有⼀个或者⼏个堪称“经典”的语⾔作品,脍炙⼈⼝,流传甚⼴。⽐如姜昆⽼师的作品“虎⼝遐想”、赵本⼭⽼师的作品“卖拐”、“卖车”、“炒作”,赵丽蓉⽼师的作品“打⼯奇遇”等,虽然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作品,但是⽤今天的眼光看,依然是⾼品质的经典代表之作。
反观近⼏年央视春晚,语⾔类节⽬数量锐减,⼏乎没有能够让⼈影响深刻的佳作;节⽬形式陈旧,多是⽤⼀些当年的⽹络流⾏语,来⽣硬地宣扬⼈性真善美和核⼼价值观,不⽐之前的相声⼩品⽤幽默的⼿段来反应批判社会问题来的那么意义深刻,只能搏得⼈们漫不经⼼的⼀笑。⽽春晚,也渐渐从⼀年⼀度万众瞩⽬的舞台盛世,沦为⼈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位知名的⾃媒体从业者在鸡年初⼀说道:今年的央视春晚,最好看的竟然是戏曲节⽬。此话不假,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曲艺节⽬相当精彩。配上顶尖的科技,在春晚这个平台上多多宣传传统曲艺⽂化,也算是对传统⽂化的⼀种尊重和保护。
数字化红包
犹记⼩时候,每到⼤年三⼗,最开⼼的时刻,就是长辈们发压岁钱的时候。对于⼤部分未经世事的孩⼦们⽽⾔,钱多钱少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孩⼦们所在乎的,更多是长辈们的关⼼。有的孩⼦甚⾄不会想到去把红包拆开来数,他们只是喜欢把红包藏在⾃认为最安全的枕头下⾯。于他们⽽⾔,想要珍藏起来的,也许根本不是那⼀张⼀张的红票⼦,⽽是长辈们通过红包,传递过来的关⼼与疼爱。红包中的情感,才是孩⼦们最为珍视的。
如今,派红包的⽅式已经不限于那传统的⽅⽅正正的⼤红⾊纸包了。⾃从⽀付宝开通了转账功能,开通了红包功能,钱币已经从⼀个实体概念转变为了虚拟概念。钱还是有的,只不过不再是以前那种可以拿在⼿中⼀张⼀张数的纸币了,⽽是显⽰在⼿机屏幕上简简单单的⼏个阿拉伯数字。
更甚的是,现在的⼈们,已经不满⾜于“派红包”所能带来的快感了。每到春节,还有⼀种更为疯狂的红包狂欢模式——抢红包。年三⼗晚上,所有都开始不约⽽同地抢红包。譬如,我的表就在⼩年夜给⾃⼰定下了⼀个⽬标:⼀定要在⼤年夜晚抢到⼆百元红包⽅肯罢休。到了⼤年三⼗,饭桌上的菜好似成了摆设,吃饭的⼈时不时地拿出⼿机在的聊⾥扫荡红包,有的⼈拿⼿机的频率,远远⾼于拿筷⼦。
去年除⼣夜,央视春晚联合⽀付宝,举办了⼀个“集福咻⼀咻”的活动,在主持⼈串场的时候告知观众在
⽀付宝上何时“咻⼀咻”可以集到五福,以平摊⽀付宝幕后公司提供的两亿元⼈民币。
于是乎,你可以在⽺年的除⼣夜看到这样⼀幅疯狂的景象——家中所有⼿机中装有⽀付宝的⼈,在同⼀时间,放下碗筷,拿出⼿机,狂戳屏幕。我不喜欢⽤⼿机,此前没有使⽤过⽀付宝,对集福拿钱没有任何兴趣,所以,当晚我只能傻傻地待在⼀边,看着家中所有⼈对着⾃⼰的⼿机屏幕狂戳,⽽插不进⼀句话。真的,在⽺年除⼣夜,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之感。
数字化炮仗
⼉时,还有⼀样与新年联系甚是紧密的传统,充实了我的每⼀个除⼣夜——放鞭炮。每到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母舅舅总会带着我去楼下放鞭炮和烟⽕。那个时候,每个新年都是在⽆休⽆⽌的鞭炮声中度过的,以⾄于每⼀年的央视春晚,我都是看重播和会看才能知道主持⼈和演员们说了些什么,在除⼣夜晚,窗外的鞭炮声早已经把家中的声⾳都盖掉了。点燃⼀根⾹烟,⽤燃着⽕星的烟头去点燃鞭炮的引线,然后⽴即跑到安全距离以外,看着⾃⼰亲⼿点燃的烟⽕飞升上天,炸成五颜六⾊的烟花,听着⾃⼰亲⼿点燃的鞭炮发出“砰……啪!”的响声,感叹⼀句,这才是新年哪!
近年来,城市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各⽅⾯的重视。每年⼤年初⼀,街道上的“红⾊污染”也是⼀个令⼈⼗分头疼的问题。去年,上海出台了相关的额法律法规,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个在过年期间禁⽌在外环以内燃放烟花爆⽵的城市。
法律已经明⽂规定,我⾃然不能多说什么。只是,让已经在除⼣夜听惯了震⽿欲聋爆⽵声的我们,突然有⼀些不适应这样的新年。在外来务⼯⼈员尽数返乡的春节中,上海俨然已经成了⼀座空城,在马路上,连汽车的引擎声都很难听到了,没有了烟花爆⽵的响声,空城上海更显冷清。
实体鞭炮的⽣意没得做了,电⼦鞭炮的市场就此打开。对于那些怀旧的⼈来说,过年怎么可以没有鞭炮呢?我⽗亲,就是⼗分不能接受没有爆⽵声⾳的春节的市民代表。他曾不⽌⼀次地对着我们发牢骚,说,没有爆⽵声的新年,哪⾥还有⼀点新年的味道。终于,他忍不住,买来了电⼦鞭炮,在除⼣夜“点”着玩玩,以解⼼头之痒,末了发表评论,这电⼦鞭炮的声⾳和货真价实的鞭炮相⽐,⽋点⼉意思。
作为新兴市民,我⼗分⽀持这样的法律法规。毕竟,要在传统年味⼉和城市环境之间做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且在城市范围中严禁烟花爆⽵的燃放,确实可以很有效地控制新年期间的“红⾊污染”,给城市以⽂明⼲净的市容。
不过,仅仅从新年的⾓度来说,没有了爆⽵声的新年,没有了“年味⼉”的新年,还能算得上是⼀个真真正正的新年吗?
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中国农历除⼣夜的形式内容渐趋多样,⽆论是春晚,还是每家每户的年夜饭,都被营造出了“欢乐”的⽓氛,⽽且这种欢乐,是⼀种全民的狂欢。春晚的电视直播,是全民狂欢;⽀付宝
的集福活动,是全民狂欢;抢红包,也是全民狂欢……只是在这⼀阵狂欢之后,留下的是什么呢?
我蓦地有些怀念以前没有那么多数字化的新年了。那个时候,年夜饭真的就是年夜饭,⼈与⼈之间的关系是熟络的,谈话的内容是⾛⼼的,⼀年中的所有收货和成长是可以被见证的。
如今,在⼀场数字化全民⼤狂欢之后,所得到的,不过就是饭桌上的⼏声⼲笑,⼿机钱包中略微增长的数值,电⼦设备传出的⼏声鞭炮声等⼀些⽆关紧要的东西。除此之外,连什么⼈说过什么话,都不会被在乎,被记住。
有⼀句话说得好——孤独,是⼀个⼈的狂欢;狂欢,是⼀⼈的孤独。新年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是寓意匪浅的。⼈们可以为了抢红包狂欢,为了集福狂欢,为了谈论春晚狂欢,只不过,在狂欢之后,剩下的只能是孤独。数字化可以带来美轮美奂的舞台,可以提供⽅便快捷的交流⽅式,可是,代替不了⼈与⼈之间弥⾜珍贵的真情实感。
如今的春节,与记忆中的春节相⽐,已经⼤相径庭。也许再过⼏年,记忆中的年味⼉也将被数字化成另⼀种形式,成为另⼀种新年习俗继续流传下去。⽽那样的新年,将会变成什么样⼦?是否还拥有让只⾝在外的游⼦克服春运的噩梦想要回家的魅⼒?就让我们带着合理的想象与美好的祝愿,拭⽬以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