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史
第⼀章
1造物⽂化
中国传统造物⽂化在思想智慧、造物原则等⽅⾯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打开了⼀座可供借鉴的宝库,我们应该多从中国传统造物⽂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使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系在我国民族⽂化的深厚⼟壤中到契合点,从⽽可让我国的传统⽂化在这⼀造型领域获得继承和发展,并继续发扬光⼤,实现了“洋为中⽤,古为今⽤”的⽬标。
⼀、中国传统造物⽂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道家学主张“天⼈合⼀”,提出“道⽣⼀,⼀⽣⼆,⼆⽣三,三⽣万物”(《⽼⼦·四⼗⼆章》)的见解。这⾥“天”即是⾃然,⾃然是天地的本性,⼈应顺天⽽⾏。⼈和⾃然的关系不是对⽴的,⽽是亲密⽆间,互融互通的。
庄⼦是⽼⼦的主要继承者,他的天⼈观念与⽼⼦的天道本体纠缠交织、相辅相佐。庄⼦的基本观念是“天地与我并⽣,万物与我为⼀”(《庄⼦·齐物论》);主张不要⼈为地违背⾃然规律,并极⼒赞美天地万物的⾃然有序:“天地固有常矣,⽇⽉固有明矣,星⾠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矣,树⽊固有⽴矣”(《庄⼦·天道》
)这是⼀种⼈与⾃然同构的信仰,正是基于这种信仰,古⼈在审视建筑营造、⼿⼯制作等⽣产实践与⾃然环境的效应关系的同时,对于开凿⼭⽯采取⾦⽟,砍伐树⽊修筑楼台所造成的⾃然资源⼤量消耗,万物不能繁衍的⽣存危机表⽰了深深的忧虑。
这种观点⽆疑在当今全球性的⽣态危机⾯前对现代设计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在相当长的⼀段时间⾥,设计在为⼈们创造了现代⽣活⽅式和⽣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态平衡造成了巨⼤的破坏。有数据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在近40年⾥仍然希望⽣活⽔平有所提⾼,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更多的废弃物。为此,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将成为⼈类活动的主导思想。现在⼈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起着⾮常重要的作⽤,如何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已成为⼈类关注的焦点。
我们反观中国传统造物⽂化,其中“天⼈相参”的设计主张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共⽣”的设计守则。
(⼀)提倡⽣态设计。⽣态设计也就是利⽤⽣态学的思想,在产品⽣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除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要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对环境产⽣的影响。
(⼆)实⾏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的设计是⼀个⽐前者⼀范围更⼴的设计⽅法。其涉及更多的⽅⾯,诸如在怎样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减轻整个星球的负担,如何延长产品的使⽤寿命,如何回收和使⽤可循环利⽤的材料等等。
举例说明中国新⽯器时代陶器纹饰特征
早期的陶器均为⼿⼯制作,⽕候⽐较低,器物表层⼤多为素⾯,陶器的纹饰仅占器型的三分之⼀,纹样⼤多都是⽐较简单的绳纹和刻划纹。到新⽯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有很⾼的艺术⽔平,具有器型优美装饰精致辞纹样的彩陶也相继出现;原始⼈们为了在装饰上运⽤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以达到审美要求满⾜;在装饰布局上已从不同的视⾓,来体现装饰效果;以丰富多彩的⼏何纹为主体,来达到图案的样式化、抽象化;这些装饰图案的创造体现了我们先祖对现实⽣活的有效反映。
陶器装饰中纹样繁多,最为著名是有⼈⾯鱼纹、乌纹、太阳纹、天象星⾠纹,还有花草叶纹、兽⾯纹和⼈形纹;这种⽂明初始时器物的装饰纹样是⼈类审美需求的⼀种表现。不是从纯粹的审美动机出发的⽽是为了达到标识和象征、满⾜实际应⽤的⽬的;审美只是次
要欲望⽽已;造型也是适应⽣活实⽤的要求⽽考虑;陶器早期纹样⼤多具有防⽌滑落和加固的作⽤。是器物与纹饰最早的有机组合,发展到后来的纹样标志性的突显,功能性退其次的阶段,纹饰仍根据器型的形状来设计和绘画,因此陶器纹饰受到器形的限制。陶器的花纹⼤多描绘和画在器形⽐较平缓⾯积较⼤的部位。装饰位置与器形的使⽤条件相适应,不同的部位,也相应运⽤不同的装饰花纹。装饰图案的产⽣也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的结果,由于编织纹的有规律⽽富有变化的织制,使⼈们开始进⾏模仿,有意识的组织在陶器的装饰中,劳动的节奏感也对纹样的规律化产⽣作⽤,对⾃然物形象的⾼度概括使其
抽象化;陶器纹饰的组织结构即陶器的装饰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带纹,四⽅连续;单独有规则的结构纹样,在⼀定的形状内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起⼜称适合纹样,带纹也叫⼆⽅连续纹样,是⼀个纹样可以上下左右重复展开;四⽅连续纹样分类梯形连续、菱形勃连续。纹样形式要素因⼯艺的不同⽽造成的不同视⾓效果;陶器纹饰的装饰特点⼤体可以总结为适应陶器基本形的装饰要求,及照顾陶器各个视⾓审美的综合效果;装饰纹样的演变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趋势。
风格不仅是由民族的⽂化性质所决定的,还受到形式特定结构的影响,形式的结构包括结构组织和⾊彩⽐例等意识意向;也是指纹样的简易化、分解、组合、增加等的变化,形式和风格是相互关联的、紧密不可分的。图案的艺术再创造,更多的在于运⽤了多种形式法则,这些法则使⼈们在装饰上运⽤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艺术效果,来达到完美的统⼀。
中国古代的图腾形象直到今天有哪些影响
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中。⼀些思想从远古流传到现代,同⼈们的现实⽣活紧密融合在⼀起,⽽我们现代的⽣活⼜使得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原始图腾的宗教性神圣功能已经逐渐演变为⼀些社会性的实⽤功能,如中华民族以旧历年为最隆重的节⽇,贴对联、年画、财神、门神等,⽆不以传统图案表达⼈们追求吉
祥、平安、幸福等美好愿望。因此,我们可以说,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但是并
没有消失,在今天,它依然具有着强⼤的⽣命⼒,丰富着我们的当代⽂化。
中国古代的原始图腾艺术在当代⽂化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在建筑领域⾥,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影响清晰可见。⼤约在东汉时期被誉为“百兽之王”的狮⼦形象在我国的建筑中得到⼴泛应⽤。到了今天,我们依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化,在当代的建筑中,⼈们依然喜欢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福地及房屋建筑时,安放上栩栩如⽣的⽯狮⼦。再如,中国古代的图腾符号也⼴泛应⽤于当代服饰设计中。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的宗教⽂化以图腾符号的⽅式应⽤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体现着古⽼艺术与当代⽂化的完美结合。如我国国内名牌“渔”,它的服饰中⼤量采⽤龙图腾符号中的纹样,龙头夸⼤,突出龙嘴和唇,两只眼睛在⼀个平⾯上,龙神多卷曲,形状飞腾张扬,极富动感,图腾图案的运⽤充分不仅体现了传统服饰⽂化风格也彰显了当代⽂化的灵动。第⼆章
⼀、讨论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当时艺术设计的影响?
1)早期政治权⼒实质上是⼀种强权。
2)以⾎缘关系为纽带实⾏分封制度,说明最⾼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套中央到地⽅的⾏政管理制度
4)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互为表⾥,⾎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
部族⾊彩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或者简洁的说1牢固的⾎缘关系2浓厚的专治⾊彩3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产⽣了深远影响。⽽百⼯制度与阴阳五⾏思想源于古代⼈⼼灵中涌动不息的⽣命体验。本意就是着眼于⼈的实践活动,对治⽔、⼯⼟、⾦属冶炼和制造⼯具、兵器、⽕的应⽤和管理的设计及发展有着举⾜轻重的地位、
中国纹饰⼆、讨论夏商西周礼器的意义级⾏制特点,例举说明各时期青铜器纹饰的主要特征。
意义:青铜礼器,就是在等级社会中,⽤于贵族间的各种礼仪活动,服务于维护离职,并作为礼制⼯具的⼀部分青铜容器。以⼆⾥头⽂化为标志的中国青铜器时代起,中国古代的物质⽣产和社会政治就与青铜器紧密联系在了⼀起。
特征:夏代青铜器纹饰,抽象⽽不写实,除乳丁、圆饼和⼏何纹外,兽⾯纹;商代早期出现较为复杂的纹样,主要有兽⾯纹,夔纹和云雷纹,有的还配有弦纹,圈带纹和⽬雷纹,商代中期青铜器纹饰的纹饰由⽩带分布变成通体装饰,另外,纹饰逐渐采⽤较多的⾼浮雕装饰的⼿法,以底纹衬托主提问的形式,有的还采⽤了⾼浮雕,以增加⽴体感。西周中期开始,吉细体装饰转向朴实⽆华,简介明快为时尚。布局以条带状的⼆连⽅续为最多,筒体漫画的现象较少,表现⼿法以平雕为主,浮雕较少,此时期最流⾏重环纹,互纹和窃曲纹。三、讨论百⼯制度及⽤阴阳五⾏思想的起源并阐述其主要
内容。
百⼯制度:商代⼿⼯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产规模⼤,种类多,分⼯细。“百⼯”是周代主管营建制造的职官名,亦可作为各种⼯匠的⽀撑。“百⼯”指的是属于西周贵族或者往事拥有的依附于受红叶⽣产者体。所有在官府⼿⼯业中服役的⼯匠,具有专门的技能且世代相传,⽽且各有其由于长期经验积累⽽成为家传的秘⽅绝技。为了管理⼿⼯业,王室贵族直接控制其⼿⼯业⽣产,进⽽形成了严格的百⼯制度。
阴阳五⾏:阴阳的概念被逐渐的抽象化,它们作为⾃然界的两种⽓的名称⽽存在,不必再依附于⼭川树⽊,即所谓的阴、阳。阴阳源于背阴和向阳,因此⾸先与⼈感受到的冷暖相关,所以,阴阳⼆⽓也就成为阴阳最基本的含义。关于五⾏起源的论著可谓汗⽜充栋,其中较为有影响的说法是五⽅说、五星说和五材说,只能到⾦⽊⽔⽕⼟⾃⾝去寻。
第三章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环境对当时艺术设=设计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法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动⼒,并促进了思想⽂化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为各种思想观念涌现、碰撞与交融提供了⼀个相对⾃由的环境。这⼀时期也是中国传统设计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诸⼦百家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点不仅对当时的造物活动,且对当代设计活动也具有不可⼩觑的指导意义。
⼆、举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器物纹饰的主要特征
春秋时期纹饰⽅⾯⼏何形连续纹饰增多,主要有蟠螭纹、绳索纹、贝纹等。
蟠螭纹民间有龙⽣九⼦,蛟和螭都是龙⼦的说法,⽽蟠则指“盘曲⽽伏”。古代表铜
器上的蟠螭纹,其⾝体和腿似龙,⽽⾯部似兽。此纹于商、明、周,是春秋战国和汉代⽟器上的主要纹饰。战国的蟠螭纹,圆眼⼤⿐,双线细眉,猫⽿,颈粗⼤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常上翘。⾝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出⼀点作为第四条腿,尾部的卷云纹较以前宽了⼀些。
蟠虺hui纹蛇纹青铜器上的⼀种纹饰。有三⾓或圆三⾓的头部,⼀对突出的⼤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蛇的形态特征明显,旺旺作为俯饰缩的很⼩,有⼈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监狱商代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期的蛇纹⼤多很细⼩,
作为蟠旋交接状,旧称蟠虺hui纹。蟠虺纹hui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之⼀。以蟠曲的⼩蛇的形象,构成⼏何图形。盛⾏于春秋战国。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三、春秋战国时期对我国艺术设计产⽣重要影响的⼈物有哪
些?阐述其主要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为各种思想观念涌现,碰撞与交融提供了⼀个相对⾃由的环境。
孔⼦提倡⽂质兼备,儒家从⼈⽂⾓度出发,将雕镂器物,纹饰服装“辨贵贱”相联系,使器物的设计观念被笼罩上⼀层浓厚额政治教化⾊彩。
荀⼦认为,⼈在物质需求⽅⾯不知⾜是⼈之常情,也是社会⽣活⽔平提⾼后的必然追求,器物上的雕镂纹饰,浮世殇的华美⾊彩和⽂章可以养⽬,各种器乐⾳⾊可以养⽿,所以,他批判墨⼦过于节⽤,认为⼀昧的崇尚节俭会扼杀⽣产的积极性,会阻碍国家财富的积累。但他也反对过度的纵欲享乐,以免增加⼈民的负担。
⽼⼦连举三例来说明世间万物存在⽆与有的辩证关系,即物的存在有赖于空虚部分的配合,他所阐述的正是设计理论中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崇尚⾃然朴素。
庄⼦所强调的正是这种朴素、⾃然、任性的造物审美。即使在今天也影响颇深。
韩⾮⼦追求⾃然之美的思想,提出尊重事物本⾝的质感,装饰虚浮⽆⽤的观点。
墨⼦指出功⽤先于装饰,⽽审美作为⼀种精神需求也必是在⽣存需要满⾜的情况下才能⽣产的。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对中国后世建筑有何影响?
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个⾼峰,这⼀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架结构技术⽇臻完善,抬梁式和穿⽃式的主要结杨⽅式已经发展成熟,确⽴了2000多年中国建筑艺术设计的基本风貌。秦汉建筑有两个特点:⼀、建筑是权⼒的象征,建筑规模的⼤⼩,建造质量的精劣都反映了建筑物主⼈的⾝份低微。第⼆、由于⽊构架技术还没有完全定型,梁、柱和⽃拱的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秦汉建筑风格整体显得“质朴豪迈”
秦汉时期对中国独特的⽊构造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有了⼀定的认识。⼀⽅⾯掌握了不才肌理,能更⼤限度的发挥才智特性,表达了⼀定的设计理念:另⼀⽅⾯通过⼤量的时间获得了从体到布局到单体造型和细部装饰等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整套建筑设计理论,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定的基础。
⼆、简述秦汉时期青铜器设计的特⾊。
1)秦汉时期铁器被⼤量使⽤,有⼒地推动了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其规模宏⼤,遍布全国,铁器种类齐全,应⽤⼴泛,东汉时期⽣产技术和兵器已经全部铁化,冶铁炼钢技术不断进步
趋向成熟,在我国冶⾦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代冶铁业属于官营,设有铁官,这种措施,裤管上却
使得各地的冶铁技术得以交流和全⾯提⾼。初汉冶铁业发展也很快,物美价廉的铁器很快取代铜、⽯、⽊器。西汉中期冶铁业进⼊第⼆次发展时期,钢铁⽣产的量和质都有很⼤的提⾼,铁器种类急剧增加,不仅有农具。⼯具和兵器,还有⼤量的⽣活⽤品和机械勾件,铸造⼯艺达到很⾼⽔平。
2)秦汉时期冶铜业的发展规模超过前期的战国时代,冶铸技术亦有进步,青铜器⽫既注重⽣活化,也注重艺术化。钢器除了铜镜、灯、炉即盥洗盆⽇⽤品外还有印符、度量衡、礼器、乐器和⼯艺品。最⼤宗的是铸铜钱。如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钮。装饰表现了程式化的特征。汉代铜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设计既实⽤⼜符合科学原理:既可照明有可做室内陈设。
三、秦汉时期染织、服饰设计的特⾊有哪些?
秦汉时期的丝织业的成就与技术在战国的计算出上进步最为显著,燥丝⼯具和织机都有很⼤的改进,尤其是官营的织作坊规模很⼤,京师织室,齐郡和陈留的服官,已采⽤先进的提花织,⽣产⼤量的锦绣绮罗等精美的丝织品。
民间则以⿇葛纺织为主,其次是丝织,汉代设有专门的练染机构,可见当时的印染业随着纺织业的兴旺也相当的发达。汉代丝的精炼已经能利⽤砧杵的机械作⽤和草⽊灰的化学作业相结合的捣练法,提⾼⽣丝的质量。秦汉时期的服饰,男⼦以袍为贵妇的礼服,仍承古仪,以深⾐为尚,法式考究,⾸饰华美。贵族阶级的服饰⾯料以丝绸为主,当时丝绸图案中的龙虎纹,对鸟纹、茱萸纹以及吉祥⽂字被⼴泛采⽤,
也有以郊游围猎或者⽅⼠神游题材的画⾯外,源于古波斯的珠圈怪兽纹,西域常⽤的葡萄纹和卷发⾼⿐的少数民族,⼈物形象也被⼤量的应⽤到服饰⾯料上,这⼀时期服饰⾊彩的审美意识也有很强的表现汉代的肤⾊带有政治意义,服⾊的等级制度从此形成。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设计有哪些新的特⾊?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产的发展⽐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么多⽣动的创造和⾰新。主要继承和运⽤了两汉的成就,由于佛教建筑⼤量出现,是⾚脚朴实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这⼀时期的建筑具有⼀种兼收并蓄、承上启下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键⼊建筑装饰的显著特征之⼀就是对台基、柱廊等建筑外观造型和装饰上的重新处理,这种做法不仅能使建筑物的整体⽓质改变,也让建筑物的局部⾯貌发⽣了变化。民族⽂化的交融使这⼀时期的⽣活⽅式发⽣了变化:原来席地⽽坐所⽤的榻、案、席等低矮家具被胡床、胡帐、交椅等⾼耸家具所取代。
廊柱的变化是通过柱形的变化,以及柱头和桂的结构与装饰的基础变化⽽来的。整个廊柱的设计明显吸收和模仿了希腊、波斯与印度建筑中廊柱的⾏制。
在建筑材料⽅⾯值得⼀提的是琉璃的实⽤。南北朝时期,从西域流⼊,在都城洛阳烧制成了五⾊琉璃制品,琉璃作为我国最具特⾊的建筑材料开始被使⽤,琉璃的⾊彩众多,它的使⽤改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物的基本⾊泽,特别是琉璃铺就的“⼤屋顶”创造了⼀个⾦碧辉煌的世界。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瓷器时代的形成期?瓷器设计的特⾊是什么?
1)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进⼊了瓷器时代。东汉后期,烧制青瓷即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瓷的烧⾄技术得到进⼀步发展。瓷器业也从南到北扩展,⼏乎遍布全国。南北朝时制瓷技术的突出成就是;北齐时北⽅成功的烧制出了⽩瓷,此后⼜出现了⽩釉挂绿的彩瓷。⽩瓷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有了⽩瓷才有了青花、釉⾥红、⽃彩、五彩、汾彩等各种彩绘瓷器。
2)当时的瓷器不仅坚固耐⽤,⽽且质量较⾼,耐酸碱,盛⾷味不变,易洗涤。瓷器表⾯细腻光滑,滋润似⽟,呈半透明,极富美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纺织印染⼯艺的特⾊是什么?举例说明。
1)纺织业以官营丝织⼯⼚为主。丝织业发达的齐鲁地区由于战乱⽽衰弱,在江南地区和四川则有所发展。蜀锦品种多,富丽堂皇。三国以后,到西晋时期纺织业的到恢复与发展,当时还掌握了杵蚕茧的维丝纺织技术,其织物名为“⼭绸”
北魏统⼀中原后,设⽴官营丝织作坊,当时锦的制造和锦纹设计多为经线彩锦,兼有纬线起花,出现了中亚、西亚的织锦纹样,如菱纹锦、龙纹锦、瑞兽锦、狮纹锦等。当时⽑纺织业也较为发达,新疆于闽出⼟的防染印花的蓝印花斜褐纹,使我们看到了西北地区⽤⽑纺制造的⽔平和蜡防染印花的精湛。与防⽌有关的印染⼯艺,继承了汉代的成就,可染⼗⼏种不同的颜⾊,如当时的健康印染业就以染⿊著称,⿊⾊丝绸成为贵族穿的时尚。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设计风格是什么?例举经典款式并加以说明。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服饰发展史上⼀个重⼤的转变时期,由于⽞学的盛⾏,两汉以来的深⾐服制业打破,⾐衫宽松,⾐衫敞开,袒胸露坏成为男装的时尚。
随着⼤量少数民族进⼊中原地区,胡服开始流⾏起来,胡服中的挎褶、柄裆衫、圆领衫、半袖衫均被汉族服饰采⽤。
款式:挎褶是⽤较为粗的⽑布做成的左边⼤袖短上⾐和肥管裤;俩裆衫由军装中的柄裆甲演变⽽来,这种⾐服没有⾐袖,只有前后两⽚⼀⽄,是后来背⼼和⼤坎肩的原型;圆领衫是圆领窄袖的服饰。对襟开在胸前,下摆到膝部,圆领衫也被成为“贯头衫”,半袖衫是⼀种短袖衫,也被成为“半臂”。这些北⽅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极⼤的丰富了汉民族的服饰
第六章
⼀、结合唐代的纺织品实例,分析唐代纺织品设计的特点。
唐代织造师们在马钧改良的织机的基础上,创新了以纬线起左的新技法,不仅可以织出更为复杂的花纹和宽幅的织物,⽽且织物的⾊彩更为丰富华丽,增强了织锦的表现⼒。丝织品花⾊品种丰富多彩。锦是随堂丝织品中最精美、最贵重的产品,它是以提花技术织成各种花纹的多⾊多重织物。以纬线起花的唐棉清新、活泼、华美、流畅。晕间是唐代织锦中最华丽的⼀种,它是⽤多种⾊彩相间排列,构成斑滴复杂的彩⾊条纹,常被制成裙⼦、鞋等。随着隋唐五代织物印染相当发达,有夹缬xie、蜡缬、绞缬、碱缬、拓印等。这⼀时期的染织图案丰富多彩,由于受佛教艺术和波斯⽂化的影响,隋唐纺织品上出现了许多异域风格的图案,如波斯萨珊王朝的连珠纹,以及印度佛教题材的莲花纹。由于题材的转变,风格图案也有严谨转为开放,洒脱。
⼆.唐代宫殿和寺院建筑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唐代宫殿建筑设计⽓势雄伟,富丽堂皇。这时候的宫殿和陵墓建筑加强了纵轴⽅向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组合布局,直⾄明清仍沿⽤此⽅法,寺院和住宅建筑,均采⽤较完整的⽊料结
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拱粗壮,出檐深远,梁、柱结合更为严谨,各种⽊料构件趋于定型。琉璃材料和⽯材雕饰更为⼴泛,,
⼤的建筑已经⽤砖砌墙,屋顶平缓,多铺青砖。隋唐时期的砖塔存留较多,形式多样,主要有阁楼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塔的平⾯除极少数外,全是正⽅形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没有华⽽不实的构件,建筑⾊调简介明快,屋顶舒展平缓,门窗朴实⽆华,给⼈以端庄⼤⽅的印象。这是后来宋元明清建筑所少见的特⾊。
三、简述隋唐五代书记设计的特⾊。
特⾊:书籍题材范围⼴,装帧形式逐渐完善,⼤⼤提⾼了书籍内容,便于翻阅和查,保护书记,质量⾼,越来越便捷。
四、隋唐时期⾦属⼯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五代时⾦银器早期做法⼯整细致,纹样程式化,富有装饰性;中期繁缛、富丽。晚期装饰采⽤对称格式,具有写实风格。加⼯⼯艺⼗分发达,造型多样,制作精巧。符合物理机械功能。铜器装饰纹样繁多,⾃由多样,⽣动活泼,到⼯艺与样式创新少。
唐代漆器⼯艺复杂、制作周期长、⼯序多、不能批量制作和使⽤,制作风格向装饰华美的⽅向发展,具有富丽堂皇的艺术特⾊。
第七章
⼀、论述宋元时期的设计环境对当时艺术设计的影响。
宋元时代是古代中国政治局⾯相对稳定、⽂化、科技、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不仅是宋元造物活动⼤发展的前提,更是松原设计⽂化繁荣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化体系主⼲的儒家思想,也深刻影响并引导着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发展。
⼆、举例说明宋元时期书记的特点与主要的装帧形式?
1)宋元时期刻印的书籍在数量、材质、规模、字体、版印规模等⽅⾯达到历史最⾼⽔平。
2)书籍多为版画插图,装饰性很强,绘刻精致,字体严整,阅读⽅便。
3)宋元时期书籍的板式结构装订形态有卷轴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宋初所印的史等著作使⽤的是蝴蝶装。印刷术发明以后开始使⽤的蝴蝶装饰是册印制度最早的⼀种装帧形式,由旋风装演化⽽来,是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次重要变⾰。
三、例举说明宋元瓷器的艺术特征。
宋代铜镜镜⾝变薄,造型除传统的⽅形、圆形外还有亚字形、钟形、葵花形等新的式样。致式图流⾏旋转式,新出现的纹样有⽤于浅浮雕处理的写⽣缠枝花,花枝相互缠绕,做⼯精细,具有明显的韵律感。
民间铜镜以凤穿牡丹和双鱼式样为代表,线条粗犷。铜镜到南宋时已明显⾛向衰落,发展到元代后,铜镜纹饰多承袭宋时的双鱼纹、缠枝牡丹等。
⾦器造型⼤致分为杯、盏、盅、壶梅瓶等,器型⼩乔,⾏制多样,形态⾃然逼真,格调清新。
两宋时期漆器分为两类:⼀类出⾃民间,漆器造型是器型⼩⽽轻薄,⾊彩朴素单⼀,简洁实⽤。⼆是官⽅⽣产,漆器制作精良,装饰性强,制作⼯艺⼗分复杂。宋代漆器器型美观,线条流畅,形制多样。
第⼋章
⼀、论述明清时期的设计环境对当时艺术设计的主要影响。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盛极⽽衰的,阶级⽭盾和民族⽭盾尖锐的⼀个历史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个思想活跃的时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批新思想家开始崛起,他们⼀⽅⾯集成宋明理学的许多观念,另⼀⽅⾯⼜收西学东渐的影响,⼒求创新,致⼒于社会的变⾰。明清时期,在建筑园林、家具、器物设计、机械⼯具制造、书籍印刷等⽅⾯成果突出,并且这⼀时期的设计思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设计。
⼆、举例说明明清时期瓷器的种类与纹饰特征。
明代:⽩釉瓷器,胎薄釉润、⾊彩柔和,彩绘花纹主题多为云龙纹,番莲纹、⼋宝纹等明代:青花瓷器,⾊彩深蓝,纹饰多采⽤⼀束莲、云龙、三友图等,构图主题突出,虚实相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彩,青花加彩,青花五彩,年化间呈钻蓝⾊,纹饰主题多为婴戏、⼈物仕⼥、花鸟鱼⾍,嘉靖年间盛⾏五彩瓷,釉上彩为红绿黄。
汾彩,始于康熙年间,盛⾏于雍正年间,表现⼒强,⾊彩艳丽柔美,装饰主题多为花鸟⾍蝶,⼭⽔风景等。
珐琅彩瓷器,收西⽅古典绘画艺术的影响,装饰主题除传统的折枝花、龙凤、卷草纹等外还有圣经故事、天使、圣婴等,纹饰风格繁缛精致,华美异常。
三、简述明清园林的类型与造园理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