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
中国传统⼯艺
⼯艺篇
导⾔
中国传统⼯艺,是历代中国⼈为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各种物质材料和⼿⼯技艺所创造的⼿⼯艺品以及相应活动的总称。作为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艺美术的⼀般特征,⼜显⽰了民族⽂化的鲜明个性。中国传统⼯艺有烧造、织绣、印染、编结、⽊作、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技艺类型。现在被习惯地划分为陶瓷、⾦属、染织、漆器、家具、编结和雕塑等⼏⼤门类。
⼀、烧造⼯艺
1.陶冶泥⽕
泥⼟最初的陶化,意味着⼈类对⽕的创造契机的第⼀次把握。⽕,从此成为⼈类创造⼒的延伸。谈论陶器烧造,⼈们因
此爱说“⽕的洗礼”。
所谓“⽕的洗礼”是由⽕候、⽕焰作⽤于泥料来兑现的。
“⽕候”即温度,是界定“陶”和“瓷”的⼀项物理指数,更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般地说,成陶温度约在700-1000
摄⽒度之间,成瓷温度则在1100摄⽒度以上。成熟的中国瓷
器多在1300摄⽒度左右。
“⽕焰”,即烧造⽓氛,是决定“陶⾊”和“瓷⾊”的⼀种化学因素,同样也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焰,有氧化和
还原两种性质。⽕焰的⼀定性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陶瓷制品
的胎质、釉⾊、光泽和肌理。例如:同样含铜的釉,⽤氧化焰会烧出漂亮的绿⾊或青⾊,⽽⽤还原焰则会烧成美丽的红⾊;若是含铁的釉,两种⽕焰烧成的釉⾊⼏乎正好相反。所谓“⽩如⽟”的传统⽩瓷,是⽤还原焰烧成的。
谈论陶器烧造,⼈们往往把“泥”与“⽕”相提并论。坯胎和釉⼦,是陶瓷之“泥”的基本内涵,坯胎,是⽤泥料构筑的陶瓷制品的形体⾻架。以烧结点为分⽔岭,在前称“坯”,在后称“胎”。在变化过程中,“泥料”是造成这种统⼀的基础,它不仅规定了陶瓷的形态,⽽且规定了成“陶”或成“瓷”的趋势。
⼀般地说,制陶的泥料主要是含杂质较多的粘⼟;制瓷的泥料主要是由⾼岭⼟组成的瓷⼟。前者颗粒不匀,常含杂质,烧结后胎质粗松,不透明,具有吸⽔性,叩之声浊;后者颗粒细匀,成分纯净。烧结后胎质坚硬致密,有半透明性,吸⽔率极⼩,叩声清扬。
釉,也称釉⼦,是覆在陶瓷胎⾻上的透明或半透明、⽆⾊或有⾊的玻璃质薄层。釉料的主要成分是釉⽯,碾碎细炼后制成釉浆挂在成型的坯表上。釉料熔点⽐胎⾻要低,有较强的张性和流动性,烧结过后平匀光滑。除耐磨、耐蚀、不渗⽔等理化性能外,陶瓷挂釉等于披上⼀件美丽华灿的⾐裳,光彩照⼈。
2.陶瓷匠⼼
《考⼯记》所记“抟埴之⼯”,即陶⼯。“抟埴”就是⽤粘⼟拍成陶器坯⼦的意思。抟是⼀种最原始的成型技术,捏塑和泥条盘筑也同样原始。以后出现的模制和轮制法,是制陶术的⾰命性进步。轮制技术开启了中国⼀贯⼏千年的辘轳拉坯成型技艺传统,使圆器成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式。
除圆器外,传统陶瓷器⽫还有琢器。⼴义的琢器,是指不⽤陶车拉坯成圆形的其他形状的器⽫,如⽅⾏器、扇⾏器、棱状器或各种异⾏器。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体有刻镂、堆贴、模印、釉⾊、化妆⼟、彩绘六⼤类型。
刻镂装饰是在坯体上刻画、点戳、镌镂、纹饰,也有在釉表进⾏刻饰的,如刻瓷;模印装饰是成型时靠模⼦将纹饰印在坯体上;堆贴装饰是⽤泥在坯体上堆塑,或⽤泥⽚预制成形,再贴在坯体上的浮雕纹饰;釉⾊装饰即以各种有⾊或⽆⾊、透明或半透明、⾼温或低温、有光或⽆光的釉⼦直接为饰,亦有以⾊釉绘出纹饰的;化妆⼟装饰是⽤细⼟或细瓷⼟制浆挂在坯体上,以掩饰胎⾯,并减少坯胎对外表的玻璃釉的渗吸;
彩绘后罩釉烧成的是釉下彩(如青话、釉⾥红、釉下五彩等),由先施釉烧成,再在釉表彩绘,并低温烧烤的是釉上彩(如古
彩、粉彩、新彩、珐琅彩等)。上述六⼤类装饰⼿法,往往彼此配合,被综合地
⽤于陶瓷装饰。
3.瓷的发展
关于瓷器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种观点认为新⽯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陶(如⼤汶⼝⽂化的⽩陶),就是“原始素烧瓷器”;商代创造了青釉,发展成“原始青瓷”。另⼀种观点认为成熟的、真正的瓷器
出现在东汉,⽽以前的带釉器是“⾼温釉陶”。两种观点分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个⼤家公认的科学的瓷器定义”。其实,凡事都有⼀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两种观点不难统⼀起来。也就是说,原始⽩陶是⼀定瓷器因素的确切端倪(如⾼岭⼟作胎,⽕候在100摄⽒度以上),⽽东汉青瓷则是瓷器因素的全⾯实现。
从新⽯器时代到汉代,江浙⼀带始终是青釉器(或是说原始青瓷)主要产地。
魏晋南北朝的中国,进⼊了瓷器时代。且南北青瓷的风格差异⼗分明显,已形成两⼤⽣产体系。就釉⾊⽽⾔,北⽅青瓷中泛黄,⽽南⽅青瓷则更加青翠。这⼀时期的江浙青瓷⽣产,有越窑、瓯窑、婺窑和德清窑四个窑系。
有“诸窑之冠”美称的越窑,在唐代创造了中国青瓷艺术的⾼峰境界。陆龟蒙曾诗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来。”所谓“千峰翠⾊”,正是对越窑青瓷莹润之釉⾊的点的诗意写照。美丽的越窑器深得宫廷赏识,以⾄设官督造,并以“秘⾊瓷”相称。
隋代,中国窑⼯烧成了⽩瓷。这项伟⼤的成就,改变了青瓷⼀统天下的局⾯,开创了“南青北⽩”的新格局。⽩瓷对烧造技术有很⾼的要求,需尽量减少原料中铁的成分,并要适当地把握⽕焰。
河北邢窑于初唐崛起,以⽣产光素⼤⽅的⽩瓷⽽与越窑齐名。⽩瓷给⼈以崭新的视觉感受,故成时尚。
⼀时间,“天下⽆贵贱通⽤之”。另外,⽤颜⾊釉、釉下彩和绞釉纹胎来装饰瓷器,也是唐代的成就,它们为后来的陶瓷装饰开辟了新路。于汉代铅釉陶发展⽽来的“唐三彩”,鲜明⽽典型地反映了唐代雍容博⼤、清新华灿的时代风貌。
宋代,是中国传统瓷艺达到最⾼美学境界的时代,钧、汝、官、哥、定五⼤名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中国在⼈类制瓷史上登峰造极。五窑之中,汝窑、官窑和哥窑都是继续窑衰微后⽽⼀贯青瓷传统的官家窑场。汝窑(河南临汝)瓷多为素器,⼟脉细润如同胴体,釉质莹泽,厚若堆脂,棕眼(釉中的微⽓孔)并巧露铜⾊胎⾻最佳,以粉青为标准⾊。官瓷共同之特征:釉厚过胎,釉层有微⼩如珠之⽓泡攒聚(素称“聚沫攒珠”),釉⾯有⾃然天成之裂纹(素称“蟹⽖纹”);器⼝或棱线处釉薄⽽微露泛紫之胎⾊,器⾜⽆釉呈铁红或铁褐⾊(素称“紫⼝铁⾜”)。
哥窑,窑址迄今未发现。据传,南宋时有章⽒兄弟均善烧窑,⽣⼀⽣⼆同在浙江龙泉各主⼀窑。⽣⼀所造,即为哥窑。传世哥瓷⼀般呈“紫⼝铁⾜”之像,釉厚湿透,釉⾯润泽如酥,有⽹状开⽚或重叠如冰裂纹或呈细密之“百圾碎”,裂纹多呈红黄⾊(俗称“⾦铁线”)或⿊紫⾊。龙泉窑(亦称“弟窑”)虽未在五⼤名窑之列,却以⼏抵厚
釉之极限的“梅⼦青”等,穷尽碧⽟般釉⾊之美。
钧窑(河南禹县)亦属青瓷系,其出品特别发挥了原料内铜元素即还原⽓氛的随即变化,⽣出亦青红的“
⼣阳紫翠忽成岚”的天成之美。钧窑的突出成就在于以多⾊釉的创造,突破了青瓷的单⼀青⾊。
定窑(河北曲阳),以烧造⽩瓷为主,称为“⽩定”,兼烧⾊釉及⽩釉剔花器,依颜⾊有红定、紫定、绿定和墨定等⾊釉器。定窑的成就以刻、剔、印的装饰最为突出,使素⽩瓷的单调品质为之⼀变。另外,镶铜或⾦银于器物“芒⼝”(因扣烧⽽形成的粗涩的⼝沿),有美⽤兼得之巧妙。⽩定釉⾊乳⽩,⽐邢⽩瓷更有类⽟感。
蒙元统治者崇尚⽩瓷,青瓷逐渐衰落。⽩瓷的突飞猛进,引出了元明清彩绘瓷⽇占上风的新格局。⾸先是釉下彩绘青花瓷的猛然崛起,继之,名成话的青花⽃彩和填彩、清康熙的古彩、雍正的粉彩和乾隆的珐琅彩等⼀⼀登场。颜⾊釉⼀路,⼀元代釉⾥红为开启,随后,祭红、郎红、胭脂⽔、碧⽟釉以及乾隆时期的⽆数⾊釉鱼贯⽽出,宛若彩练横空,⽓象绚丽。
⼆、铸锻⼯艺
1.青铜⽂明
中国古代通称⾦属为“⾦”。所谓“五⾦”,指的是⾦、银、铜、铁、锡五种⾦属及其制品。中华铸锻⼯艺的成就,主要得之于对五⾦的驾驭。
⾦,最初指铜或铜器。⼈类⽤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器时代晚期,当时所⽤为天然红铜,故史称“红
铜时代”或“⾦⽯并⽤时代”。冶铜铸锻⼯艺阶段的到来,标志着⼈类⽂明历程的⼀个新时代——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时代包括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
青铜,实为铜锡合⾦,因⾊呈灰青⽽得名。它具有熔点低、硬度⼤的特点。铜锡原料不同⽐例配合,会使铸器具有不同性能。铸器⼯序有炼铜、范模、合范、浇沦和修饰等,其中以范模制作最为关键。三代铸器多⽤合范法,先将泥模翻成泥或陶质的外范和内范,再将它们拼合起来,然后往内外范之间的空隙中注⼊铜液,冷凝后即形成器壁。由模⼦转移到外范上的纹饰和⽂字,进⽽转印到铜器的外壁。这是古代中国具有⽂明特征性的⼀种技艺。
对古⼈⽽⾔,青铜器的⼈⽂政治意义远出于技艺价值。著名的“问⿍”故事,便是最好的说明。据古史记载,铸九⿍象征天下以后,历经商周,都视之为传国之宝,得九⿍即受命得天下。春秋时,周王室衰微,楚庄王侍强势于洛⾢向周王使者问九⿍⼤⼩轻重。“问⿍中原”,从此成为夺取政权的代称。显⽽易见,铜⿍是象征王权、揭⽰礼乐制度的最重要的⼀种礼器。它和其他青铜礼器统称为“彝器”,即意为“常宝之器”。
超越⽇⽤的神圣社会意识形态意义,使这类铜器每每以超⼈的尺度、雄厚的造型、精繁的纹饰和严正的铭⽂傲⽴世间,令⼈感到⼀种神秘狞厉的威⼒和崇⾼峻峭的美。
商周青铜器有炊器、⾷器、酒器、乐器、兵器、⼯具和杂器,品种
多样,形制丰富,功⽤区分明显。青铜纹饰⽓象万千,有拟兽式的饕餮、夔龙、夔凤、鸟、蛇、⽜、虎象、蝉、龟和鱼纹等;有⼏何式的云雷、四瓣、圆涡、⽅格、垂鳞和⽡纹;有拟⼈式的⼈⾯、饕餮⾷⼈纹;还有像牺⾸、兽形钮⼀类的⽴体装饰。
与原始时期的⾃由和两汉时期的飘逸相⽐,商周图案格式显得凝重拘谨。但它以变化统⼀的关系结构和回转交错的形态特征,初奠了那个充满中国⽂化精神以致千古延续的“S”形的普遍结构范式。
春秋战国时代,新兴的理性精神和审美理想,⽇益冲淡了神秘凝重的原始宗教⽓氛,赋予青铜艺术以崭新的美学品质。浑铸、分铸和失蜡铸造法的综合使⽤,以及刻画、焊接、镶嵌、⾦银错、鎏⾦、镂空等新加⼯装饰技法的运⽤,使青铜器形制与装饰上的奇构巧思如虎添翼。⾯向⽇常实⽤的价值取向、针对实现⽣活的艺术表现、趋于写实灵巧的造型形态、⽇益明快活泼的审美风格,是这个时期青铜艺术的共同趋势。战国后期,奇巧华美的风格在⾦银错等镶嵌的器物上得到特别的发展。
⾄汉代青铜器多朴素⽆华,着重于⽇⽤器⽫的发展,如灯、炉、奁、壶、洗、镜的产量都很⼤。长信宫灯、错⾦博⼭炉、鎏⾦嵌松⽯铜壶和规矩镜等精美的作品,代表了汉代青铜⼯艺的最⾼⽔平。被称作“幻镜”的西汉透光镜,尤其中国⼈的智慧。其原理直到⼏年前,才被中国研究⼈员揭开。
由汗⽽下,唐代极盛的铜镜,明代的宣德炉和景泰蓝,清代的铜胎画法郎,都在不同⽅⾯体现了中华铸锻⼯艺的发展。
2.⿊⾦铁器
“⿊⾦”,就是铁!⿊⾊的旋风,席卷中华⼤地,带来了中国古代⽂明史上的“铁器时代”!吴国剑匠⼲将和莫邪⽤铁锻造的利剑,从此成为剑中珍品和制剑楷模。
铁器⾄少在春秋前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铁器以它优越的实⽤性能,⾸先在⽣产⼯具领域全⾯地替代了青铜器。铁制⼯具的应⽤不仅⼤⼤提⾼了社会⽣产⼒,促进了⽊作、雕镌、髹漆等其他⼯艺门类的发展,还为⼈们输⼊了造物制器的新观念——朴形实⽤。这种观念在冶铁制器领域⼀直延续,铁器因此少有矫饰,⽽多呈美⽤兼得的浑朴形态。
铁器于汉代⼴泛地进⼊⽇常⽣活,铁制的锅、灯、镜、顶针、剪⼦和菜⼑等⽇⽤品已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主要⽤于审美或纪念的铸铁艺术,在唐宋时期成就斐然。中国现存最早的特⼤铸件,⾸推五代李云铸造的沧州⼤铁狮。湖北当阳⽟泉寺的13级北宋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的铁塔,这些特⼤型铸件,显⽰了当时造范和合铸技术的⾼明。当代观赏性锻铁⼯艺,以安徽芜湖铁画为著。
3.⾦光灿烂
黄⾦和⽩银有美丽的光泽⾊质,还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锻箔抽丝,将它们的美丽转化成装饰和品物之
美。从包⾦银到⾦银错,汉以前的
⾦银⼯艺多表现为装饰形态,纯粹的⾦银器物所见不多。
中国纹饰⾦银⼯艺是唐代⼿⼯业的重要部门。据⽂献记载,当时有销⾦、拍⾦、镀⾦、织⾦、砑⾦、披⾦、泥⾦、镂⾦、捻⾦、戗⾦、圈⾦、贴⾦、嵌⾦和裹⾦⼗四种⾦加⼯⽅法,可见唐代⾦银⼯艺的发达。
造型考究、形式多边的唐代⾦银器,多有⽑雕或浅浮雕的装饰花纹,精致雅丽。有的银器鎏⾦,银地和⾦光相映成趣,⼀派⾦碧辉煌。有的银器饰以⾦银珠⽟组成的流苏,更添华丽⾼贵感。
宋、元、明、清、的⼯匠进⼀步发展了⾦银铸锻⼯艺,留下了许多光辉作品。如北宋的鎏⾦银塔、元代的四合如意⾦盘、明代的錾花错⾦银执壶、清代的龙纹⾦执壶等,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的上乘精品锡器,⾃古以来多⽤于⽇常⽣活,其品种以⾹炉、酒壶、灯台、花瓶等最为多见。形制多依实⽤功能⽽构造,朴素⽆华却呈现精妙的设计匠意。
三、染织⼯艺
1.丝的⽂化
中国使⽤丝纤维在古代世界是独树⼀帜的。中国⼈发现了丝,并以其卓越的才能织造出令世⼈叹绝的丝织品,创造了独步于世界的“丝的⽂化”
相传,最早的丝织术是由黄帝的妻⼦嫘发明的。这种说法带有传奇⾊彩,但现古学已经证明,早在仰韶⽂化时期,黄河流
域已经出现了完整的丝织物。从那时起,蚕丝的⽣产与纺织逐渐遍及中国南北。
“织”的存在引发了“染”的出现。⼈们为求悦⽬或作象征,会在精⼼织出的丝织品上涂染颜⾊。河姆渡遗址和良渚⽂化遗址出⼟的丝织物,都被染成绛红⾊便是很好的证明。
商周时期养蚕、缫丝、种⿇、采葛、织绸、染⾊等⼯艺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已有专门的分⼯。出现了⼏何纹单层提花织物、染⾊刺绣和相当先进复杂的绞经罗,周代还出现了织锦。虽属初创但已成型,为后代丝绸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觯纨缟”,世⼈皆知。春秋战国时,齐鲁地区已成为⼗分发达的丝绸造重地,其产量⾼居全国之⾸。中国的丝绸业⾄此已进⼊全⾯成熟、⾼度发达的阶段。在湖北江陵马⼭⽯⼀号墓出⼟了⼤批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其中⼀件龙凤虎纹绣衾纹样组织巧妙、形象⽣动夸张、⾊彩绚丽和谐,堪称战国刺绣的杰出代表。
2.繁荣似锦
秦汉是中国染织、丝绸业空前繁荣的时期,丝织艺术在汉代,尤其灿烂辉煌。正是汉代⼈开通了西域,
⾛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和⽂化传播到西⽅。在古罗马相当长的时间⾥,丝绸与黄⾦等价。
汉代的丝绸锦绣⼗分丰富,织法、绣法、染法变化多样。织品由锦、绫、绮、罗、锻、纱、缣、缟、缚、纨、细、缦、綮、练、绢等织成;绣品有信期绣、长秀绣、乘云绣等。其针法也多种多样,除平绣外还有锁绣、钉线绣等。汉代绣纹饰流⾏云⽓纹、茱萸纹、鸟兽纹、⽂字
纹、⼏何纹、⼈物骑纹等。
汉代的印染技术也相当完善,有浸染、套染、媒染等⽅法。型版花技术为世界之最早。
魏晋时期,本已⼗分发达的蜀地丝织业更是“擅名天下”,跃居全国之⾸。此时的魏国出了卓越的纺织⼯艺家马钧,他改⾰了提花机,使提花绸图案变化丰富⽽⾃然有序,并使⽣产效率成倍增长。受⽂化交流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的丝织图案出现了明显的异域⾊彩,佛教题材的装饰图案也时有所见。
唐代以其富强傲视世界,在织造技术⽅⾯,唐代取得了巨⼤成就,织机有了重要改进。
唐代丝织品种丰富、织造精巧,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锦,是多⾊的多重织物(现称缎⼦织),质地厚重,为丝绸中最华美的产品。唐代的锦有经锦、玮锦两种织造。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技法,玮锦则是唐代的新创造。绮,是⼀种素地斜纹提花。罗和纱,是斜织的半透明织物,织法较为复杂,唐代的罗、
纱,更加精细,经玮丝细如毫发,光洁轻薄有“如烟似雾”的美喻。
唐代的印染技术也空前发展,其中防染印花技术占主要地位。流⾏的印染⽅法有夹缬、绞缬、拓印及碱印等。
唐代的刺绣⼯艺进步很⼤。刺绣除⽤于服装及⼀般丝织品的装饰外,还⼴泛⽤于宗教的绣经绣像。这是中国刺绣史上的⼀⼤转变,它使刺绣逐渐脱离织物装饰⽽成为相对独⽴的艺术欣赏品。
就丝织图案⽽⾔,唐代发⽣了重⼤的转折:两汉所盛⾏的云⽓纹、
动物纹已被⼤量的植物花卉纹所替代;魏晋南北朝时形成的种种新型⾻架,如联珠纹、对称波形纹和龟背纹⾻架,在唐代则进⼀步发展、完善。唐⼈还创造出不少新的纹样,如团窠花、陵阳公样、⼤⼩宝花、缠枝唐草、折枝花鸟等。⿍盛于宋,有缂丝(⼜名克丝、刻丝),是中国⼈创造的⼜⼀种精美绝伦的⾼级显花丝织物。
宋代缂丝数宣和时最盛,以河北定州出品最佳。北宋缂丝多为服⽤纹锦侧重实⽤,它们结构严谨、衔接⾃然,花鸟穿插⽣动,亮⾊的主纹衬以深地,幽丽淡雅。南宋缂丝技艺更加精湛,部分缂丝转向欣赏,主要织制唐宋名家的书画。
崇尚书画之风,也反映在刺绣上。宋代刺绣除部分⽤于服饰外,另⼀部分则向纯欣赏品发展,竭⼒模仿
名家书画,这类绣作⽤针细密精巧,刻形传神⼊境,精品甚多,堪称代表的有《瑶台跨鹤图》、《海棠双鸟图》及《梅⽵鹦鹉》等。
宋代丝织业也很发达,染织艺风⼀改隋唐的华丽、热烈,以典雅、沉静代之;纹样趋重写实,花鸟尤盛。
元带染织⼯艺,最有特⾊的是加⾦织物、毡毯和棉织。由于蒙古族统治者的偏好并掠得⼤量黄⾦,也由于⾦⼈⽤⾦习俗的延续,元代盛⾏加⾦织物。⽤⾦⽅法有部分加⾦和全部织⾦两种。
棉花于元代迅速发展成为纺织品的主要原料。黄道婆融合黎族织造技术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套较先进的织造⽅法,⼤⼤提⾼了棉纺织的⽣产效率。
3.锦上添花
明清丝绸织造所达到的境界,可谓锦上添花。明代出现了绚丽的妆花、⾼贵的库锻和⾦碧辉煌的织⾦织银。清代更推出了地⽅特⾊浓烈的云锦、蜀棉、宋锦(仿)、回回锦、壮锦等,它们各显优势、争奇⽃艳。
明代始创的“拔染法”是印染技术的⼀⼤转折,它改变了传统单⼀的“防染”技术,使⽣产效率成倍提⾼。明清印染品中,“药斑布”(有称浇花布、蓝印花布)颇受民间百姓喜爱,其印法有刮印、刷印两种;印出
的花布有蓝底⽩花,也有⽩底蓝花。
明清宫廷刺绣⼯艺已形成某种定式,龙袍、宫服、绣字、绣画往往千篇⼀律,变化极少。但在民间,实⽤性刺绣则蓬勃发展,充满⽣机。⾄清代更有了地域风格鲜明的“四⼤名绣”——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明清的染织图案内容极为丰富,盛⾏以谐⾳、寓意、假代、组合、象征等为表现⼿法的“吉祥图案”,从艺术风格倾向于矫饰,有繁缛堆砌之嫌。
四、编结⼯艺
1.编结意味
在汉语中,编,指古代串联⽵简的⽪条或绳⼦;结,则指⽤线绳等物打成结或编织,也指织成之物。从字⾯意思来看,原始的编结形态⼤概是条状的,即利⽤天然植物纤维或线材绞、纠、扭成的“绳”、
“索”。随着⼈们对线绳间经玮关系的认识和掌握,编结形态也逐渐由条状扩展为⾯状以⾄体状。编结形态的演进,是⽂明⽂化演进的形象说明,它留下的⼈⽂印迹是深刻的。
在中国⼯匠⼿⾥,不仅复杂的编结物总有巧构美形,就连简单基本的编结技巧,也能转化成最单纯却意味⽆穷的装饰花结。“⼋结”也好,“百结也好,种种结莫不寓寄深深的吉祥美意。
2.编结经玮
编结⼯艺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化遗址曾出⼟过上百件苇席残⽚,堪称中国⽬前发现的最早编织物,距今已有七千多年。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编结⼯艺达到了相当⾼的⽔平。从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的⼀批⽵编器物来看,⽆论采⽤⼈字、⽅格⼗字、长⽅或矩纹,还是运⽤六⾓形空花、⼋⾓形空花或是盘缠编织法,技艺都⾮常精湛,图案也⾮常美观。
据史记记载,草、柳、麦秸等材料的编结⼯艺在北⽅地区已很普遍,南⽅的福建、⼴东等地区则以藤编最为发达。
由于材料的关系,历史上的编结物不易保存下来,加上⽂献记载也不多,因此难以了解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唐代以来,⽣活⽤品的编结⽇趋发达和繁荣,⽣产规模、种类品质、⼯艺技术和艺术⽔平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以往。⽽且,在历史传承的深厚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些有鲜明地域特⾊的专业产地和地⽅特产。如扬州莞
席、常州龙凤细席、⼴州藤席、贺州龙凤纹簟、虔州⽵梳箱、象州和宾州藤席、温州⽵丝灯等等。
不妨⽴⾜当代,粗略地浏览⼀下⼏种主要的编结⼯艺。
以篾⽚篾丝为原材料的⽵编⼯艺,在南⽅最为发达。
东阳素称“⽵编之乡”,以拟形(主要是动物)⽵编最有特⾊。嵊县⽵编以⾷篮、果篮、套篮驰名。
重庆⽵编⼯艺冠盖西南,为当地最有众性的传统⼿⼯产业。成都以出产瓷胎⽵编著称。梁平则以⽵帘字成⼀格,以后还发展了⽵帘画。益阳有“⽵器城”的美誉,素以⽔⽵凉席明扬四海,被世⼈誉为“薄如纸、明如⽟、平如⽔、柔如帛”。安徽舒城亦以⽵席著称,号称“舒席”,早⾃明代便是进贡朝廷的佳品。
善于因地制宜的⼯匠,在长期的实践中筛选出诸多适宜当地特点的优良编结草料。例如,蒲草、油草、黄草、苏草、龙须草、箕草等。各地的草料虽名⽬不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即草秆光滑节少、质地坚韧柔软,经得住编结或使⽤过程中的弯拉曲折。
但凡草料,采割来后皆须必要的初加⼯,如挑选、劈分、晾晒等,有的还要薰蒸、漂⽩或染⾊。编结⽅法不尽相同,但⼤体上不外乎结、编、辫、捻、搓、拧、串、盘、绞之类;编结格式以⼗字格、⼈字格、⽶字格、⼏何形、空⼼⽅⾓、六⾓、⼋⾓和梅花眼等所⽤最多。
草编是⼀种最普及最⼴泛的传统⼯艺,产地遍布全国,出品皆为居家⽣活的⽇⽤品,尤以席、垫、帽、篮、盒⼀类的器物为多。如浙江宁波,湖南临武、浙江慈溪、⼭西潞城、⼭东烟台、青岛、上海嘉定
和天津等,各有不同风格的草编器物盛⾏于世,皆为久负盛名的传统产地。
棕编,是⼀种以棕树叶为原料的传统编结⼯艺,主产于西南地区,采来的棕树叶,需经破丝硫磺薰浸以后及染⾊后,⽅能进⾏编结。具有坚韧柔软、耐磨耐潮、⽐草制品经⽤经重的优点。
⽤黄⿇、剑⿇、苎⿇等天然⿇类植物为原材料编结的物品,即为⿇编。浙江⼀带是中国黄⿇编结的主要产地。
藤编是以天然藤材为原料的编结物。云南藤冲和⼴东南海的藤编,历史悠久,⼯精艺尖,名闻全国。
柳编多出于北国。沙柳、⽩柳、杞柳、季柳等柳树的枝条,经修整去⽪后染⾊,即可⽤作编结原料。柳编造型敦厚饱满,质地粗疏朴实,格调粗放劲健⽽不失精巧匠⼼。
采⽤葵树叶和叶柄,编结篮、包、盒、扇、帽、席、垫、和帘画等制品,是⼴东新会⼀带的传统特产。当地葵叶具有良好的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