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引论:信息不平等与数字机遇
曹荣湘
[摘 要] 数字鸿沟概念自1996年诞生以来,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数字鸿沟概念的定义和变量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学术界的研究正日益由经济学和信息学的分析转向政治
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不平等 数字机遇
每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带来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这似乎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惯例。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此即谓“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在如今的国际社会,
注。政治界、企业界、学术界均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应。本文拟对这一现象及其国内外理论研究作出尽可能全面的综述。
定义:不平等还是分化?
有关“数字鸿沟”一词的来历,有各种说法。姜奇平认为利奥伊德・莫里塞特(Lioyd Morrisett)是数字鸿沟概念的首倡者,因为在一本于1999年5月出版的叫做《数字鸿沟的演变》的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互联网可能不是公平积极的,而导致如马克尔基金名誉总裁利奥伊德・莫里塞特所说的在信息的‘有’和‘无’之间的数字鸿沟”。(姜奇平,2000a)姜奇平由此断定:“‘数字鸿沟’一词在民间出现大概也是在这个时间。”(姜奇平,2000b)韩民春则称:“‘数字鸿沟’意思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信息差距,它是在2000年7月日本冲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所通过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中出现的新词。”(韩民春,2001)
以上两说显然是在没有充分考察的情况下匆忙作出的结论。因为人所周知的美国商务部连续四次大型的数字鸿沟问题调查开始于1995年,而它于1998年开展的第二次调查,就明显以《在网络中落伍之二:数字鸿沟的新数据》为题了。
其实,“数字鸿沟”一词是由美国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于1996年创造的。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他仍然把它当作自己竞选的主要口号之一(Conhaim,2000)。
什么是数字鸿沟?人们对此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在线新闻把数字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美国商务部的“数字鸿沟网”则说:“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
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①
显然,以上定义都是从网络的技术应用角度作出的,它包括了信息硬件和软件的拥有,以及网络的接入、使用、培训等方面的差距。
仅仅从经济、技术的角度定义数字鸿沟,显然未能涵盖“鸿沟”一词的本义。正如盖尔・罗宾逊(G ail Robinson)所说:“许多人把重点放在了技术方面,但很少有人关注新电子社会的社会和文化影响。”(Robinson,2000)不过,近来也有学者开始从这方面着手定义数字鸿沟概念。例如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皮帕・诺里斯(Pippa Norris)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一种包含三方面典型特征的现象:全球鸿沟,指的是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接入网络方面的差距;社会鸿沟,涉及每个国家中信息富足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民主鸿沟,指的是那些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别。”(Norris,2000)这里,她不仅把网络应用的技术、经济因素包括进了数字鸿沟概念的内涵,而且把网络应用方面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差别也包括了进去。这无疑是对数字鸿沟概念的深化和扩展,也就是说,诺里斯的定义不仅包括了数字鸿沟的不平等维度,也包括了它的社会分化维度。
变量:难以跨越的鸿沟
商务部鼓励家庭概念内涵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其外延的不同。数字鸿沟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有哪些表现或变量?综观各家观点,它们主要包括如下一些:
11全球鸿沟:这是最常被论及的数字鸿沟,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国政治界和企业界,所论基本上集中在这一变量。
所谓全球数字鸿沟,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根据最近的联合国人权发展报告,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化国家拥有整个因特网用户的88%,占世界人口1/5的南亚,只有不到1%的人可以上网。而在非洲,整个非洲大陆拥有的电话线终端还不如美国一个曼哈顿。下面是各地区1999年和2000年上网人数统计数据:
全球各地区上网人数统计(百万)
199913200013增加
水平
占世界总上网人数
的百分比,2000
美国和加拿大97.0136.939.945
欧洲 40.183.443.327.4
亚太地区 27.068.941.922.6
拉美地区 5.310.7 5.4 3.15
非洲 0.0086 2.6 1.5 1.1
中东地区 0.0063 1.9 1.00.93
资料来源:《Digital Economy2000》,美国商务部2000年3月。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地区在网络接入和应用方面的差距是惊人的。它的分布和“南北”、
“东西”的传统发展差距分布极为相似。从1999年到2000年的一年内,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种“马太效应”:越是上网人数基数多的地区,增加的人数越多。这说明全球数字鸿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
我国政府和企业界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曾经数度在国际大会上指出数字鸿沟问题的严重性。在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他指出:“日益拉大的‘数字鸿沟’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这必然致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主席指出:“各国的信息网络化水平目前还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具有信息技术优势,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富国。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信息化方面也相对贫困。当今世界,信息化水平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扩大。”就在刚刚结束的上海APEC会议上,主席重申:“环顾新世纪初的世界和亚太地区形势,可以说有喜有忧。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科技产业蓬勃发展。这为各国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贫富差距仍然存在,‘数字鸿沟’正在加深。”
21地区鸿沟:数字鸿沟问题之广受关注,首先是从美国缩小国内数字鸿沟的运动开始的。这种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就是所谓的“地区鸿沟”。毫无疑问,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最大赢家。但是,很多数据都说明了即使在美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鸿沟。美国政府2000年4月的一项研究指出,1万人口以下的城镇只有5%的家庭接入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服务,而在2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接入有线服务的家庭达到65%,接入电话服务的家庭达到56%。
拿我国来说,不管是从域名数、网站数还是从上网人数来说,北京都是我国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地区,广
东其次,上海紧随其后,中西部地区则明显落后。
地区数字鸿沟是国内经济差距的体现,但也并非不可缩小的。美国近年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已使其地区之间的差距渐近拉平,而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使得西部的信息用户数在2000—2001年间增长了两倍多(CNN IC,2001)。
3.种族鸿沟:这一鸿沟是比较有争议的。以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Forrester研究中心发表的《数字熔炉》报告说,非洲裔美国家庭上网率是23%,西班牙裔美国家庭上网率为36%,而白人家庭上网率为34%。但随着近两年美国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日见成效,福里斯特研究中心2000年4月却又发表调查报告称,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种族鸿沟”。该中心研究员沃尔什(Walsh)通过对8万个美国家庭的调查得出结论说:“种族背景并不在实质上影响到人们的网络使用。”调查显示,2000年1月,在美国的高收入者当中,白人在网络接入方面只排在第三位,只有43%,而亚洲裔美国人是69%,西班牙裔美国人是47%。非洲裔美国人虽然以33%排在第四位,但这是增长最快的一个体(Featherly, 2000)。如果说,从经济、技术角度来说的种族数字鸿沟有可能缩小甚至消失,但各种族在应用数字技术的社会心理、文化传承、上网动机等方面的鸿沟却是难以弥合的。首先是语言上的鸿沟,世界上各民族之间的鸿沟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英文网站占了全世界网站总数的80%。而在全世界网民中,精通几种语言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民族语言的鸿沟是第一大“种族鸿沟”。即使在美国国内,虽然各种族在网络接入、使用和培训等经济技术方面的差别日趋缩小,但马克尔基金总裁措埃・贝尔德(Z oe Baird)还是
告诉美国商务部:“问题部分是由于缺乏适合信息贫困体的内容。别忘记,美国有3200万人的母语不是英语。”(Conhaim,2000)此外,种族鸿沟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福里斯特研究中心调查发现,黑人上网比任何种族的人都更加关注健康和工作信息,而亚洲裔美国人最常使用搜索引擎、浏览在线报纸和杂志。这种种族和民族特征也使得网站带上了不同的文化彩。“如果你是一家保加利亚网站,你就得多关注足球,这样会更吸引浏览者。关键是,如果你想拥有一家种族性的网站,你就要懂得更多,更专业。”沃尔什如是说(Featherly,2000)。
4.性别鸿沟:全球互联网女性用户平均只占33%的事实,说明了性别鸿沟的客观存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1996年,美国上网的妇女只有18%,经过几年全美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妇女上网的人数到2000年3月已上升到了46%,和男人上网的人数比例差不多。然而,男女在使用网络的模式方面也有差别。男人大多数是查产品和金融贸易信息,而妇女主要用网络来收发电子信件、查健康信息(Conhaim, 2000)。在我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 IC)的调查显示,虽然这几年我国女性网民的比例持续增长,但到2001年1月止也只有30.44%。
在职业阶层,同样存在着性别鸿沟。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在美国,只有30%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是妇女。在我国,这一数字不得而知,但相信不会高于这个比例。
5.代际鸿沟:代际鸿沟的产生,从网络接入角度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造成老一
代人未能及时跟上造成的。显然,不管是在哪个国家,老年人上网的人数远远低于年轻人。在美国,甚至有许多成年的生意人和博学的学者至今都是数字盲。在我国,这种现象更为突出,56%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学生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约占20%以上(CNN IC, 2001)。相信这一鸿沟随着时光的推移,网络应用的普及,会逐渐缩小。但从网络使用的社会学角度看,这种代际的鸿沟则是一种正常的、严格说不可消除的现象。年轻人使用网络主要用来聊天、浏览新闻、工作和娱乐,而老年人则主要用来收发电子信件、查健康信息,等等。这是一种集职业特征、社会角、兴趣爱好甚至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差别为一体的鸿沟,因此大体上属于正常社会学范畴。但这种鸿沟的存在却能给IT产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和启示,例如针对不同的年龄体开发不同的软件,建设不同的网站。
数字鸿沟还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受教程度、职业等方面的鸿沟,在此不一一述及了。
理论:是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机遇?
数字鸿沟的客观而广泛的存在,激起了各国
政府和企业界试图填平这一鸿沟的努力。本文不打算就这些努力作出全面的展示,只想就学术界的理论关注作一概述。
理论的建构基于客观的数据。因此,这里的概述分为调查报告和理论分析两部分。
1.调查报告:在这方面,美国的情况最值得介绍,因为它是目前各国中声势最浩大、队伍最庞大、调查最深入、数据最完备的。从最近的资料看,美国主要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报告:
A.《在网络中落伍》系列报告。这是由美国商务部主持的一个系列项目,启动于1995年,至今已完成四个报告。它们是:1995年7月《在网络中落伍:一项对美国城市和乡村中的未曾拥有者的调查》;1998年7月《在网络中落伍之二:数字鸿沟的新数据》;1999年7月《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2000年10月《在网络中落伍:走向数字的普及》。由于其主持者之权威、数据之详尽、分析之全面,该系列报告成为在数字鸿沟问题上的经典报告,也成为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的对象。以第三个报告为例,它以详尽的数据说明,数字鸿沟已成为美国主要的经济和公民权问题之一。报告从收入、种族、教育、家庭类型、年龄、居住地、州别、性别等角度,展示了美国不同人和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B.《美国乡村中的先进电信:把宽带服务带给所有美国人的挑战》。这也是美国商务部于2000年4月主持调查的。该报告被认为是关于美国乡村接入高速因特网、有效利用宽带服务、从而缩小美国国内地区数字鸿沟的里程碑式的报告,曾获得美国政府银质奖章。这个报告提供了美国地区数字鸿沟的第一手数据,指明了在美国乡村发展宽带技术的复杂政策问题。
C.《美国公共学校和教室里的网络接入, 1994—2000》。这是由美国教育部主持的项目。1994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对一些公共学校的网络接入比例进行了调查,这一调查持续两年之后,该中心的专业小组
重新对1000所公共学校上网的情况作了评估,这一次增加了学生上网类型调查的内容。2000年,这一调查又增加了学生课外上网状况、网络使用政策意向等内容。
其他重要的报告有:美国商务部:《美国的新紧缺———数字劳工:以创新的速度建设信息技术队伍》(1999年6月);美国教育部:《网速与数字鸿沟:从教育技术报告的全方位研究中作出的初步分析》(2000年9月);美国商务部:《历史上的黑人学院和大学:对网络和接入的评估》(2000年10月)等。
在国际社会方面,最著名的全球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这是应日本冲绳八国首脑会议东道主日本政府之邀,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牵头成立的一个特别小组作出的。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已来临,而数字鸿沟现象也确实存在,但过分的悲观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不应过分关注数字鸿沟,而应该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全球数字机遇”。
我国的数字鸿沟调查虽然也开展比较早,但规模小、队伍分散。比较重要的是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迄今已进行了七次。但严格地说,这一报告对我国国内的数字鸿沟的关注是十分薄弱的,只有零星几条调查项目涉及到这一问题。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首先是要缩小自己国内的数字鸿沟,因此,相信随着这一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调查也会日趋专门化和规模化。
2.理论分析:对于数字鸿沟现象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应该说是刚刚起步,但这股研究浪潮却不可小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类分析和研究有三个主要特征:11关注此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21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和分歧相当激烈;31正日益由经济学、信息学的分析转向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
从当前来看,很少有学者否认网络或数字技术给人类生活和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大部分学者也不否认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但这种鸿沟的本质是什么?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什么?它对社会生活的具体影响,特别是对不同体的影响分别有多深,他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如何摆脱这种鸿沟?为摆脱数字鸿沟,政府和企业界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又应该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等。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极为复杂的,
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在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上,有人认为,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发展不平等,发达国家推行的“雁行战略”,使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极端落后的国家在高新技术上永远成为落伍者,永远受制于发达国家。所谓消除数字鸿沟的努力,不过是发达国家认识到了“梅特卡夫法则”(即信息使用者越多信息的价值也越高)的好处之后推行的新的市场扩张和占有战略。这是一种新的“数字殖民”,主要用来造福发达世界(Hayward, 1995;Wresch,1996;Rodriguez and Wilson, 2000)。另一派则认为,网络为社会经济和民主化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对各国国内是如此,对国际社会也是如此。它能够推进转型政府的民主化进程,能够改善发展中世界里因地方局限性所带来的困境;它允许社会实现技术和工业的跳跃性发展,因为,数字技术将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发展机遇;缩小数字鸿沟,主要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组织,2000;Arunacha2 lam,1999)。
在数字鸿沟的变量问题上,许多学者认为存在着诸如种族、性别、代际等鸿沟。但也有学者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些鸿沟仅仅是经济鸿沟在数字应用上的体现,所谓种族、性别、代际等差别实际上都是幻象,真正的鸿沟只有收入的高低和教育水平的高下;甚至数字鸿沟本身也是炒作的结果,因为这种鸿沟一直存在,它并不是什么新事物(Mowlana,1997)。为什么要把人们接触传统媒体例如报纸、电视之间的差别和数字技术下的差别看作两样事物?
承认存在数字鸿沟及其变量的,学者们的观点也有分歧。例如,这些鸿沟是传统鸿沟在数字技术上的体现,还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鸿沟并不平行的鸿沟?如何区分这些鸿沟?如何看待一个社会之内的鸿沟?“赛博悲观主义者强调社会分层化的根深蒂固的基础和在技术方面一窍不通的下层阶级的增长;赛博怀疑论者认为,技术从来就是适应社会,而不是相反;赛博乐观主义者则希望,至少在富裕的后工业化社会,数字鸿沟最终将在技术创新、市场和国家等力量的联合作用下得以消除。”(Norris,2000)
如何消除数字鸿沟?有学者强调经济和市场的力量。受电信竞争加剧、电脑技术成本降低、更快的速度
和更小的微处理器的影响,各种硬件、软件和配件的价格将直线下落,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鸿沟就可填平(Bhandari,Iqbal, Sinha and Siraj,1999;尼葛洛庞蒂,1996;世界经济论坛组织,2000;)。有学者则强调政府的力量,他们大部分是“传统论者”,认为数字鸿沟主要是经济鸿沟,是传统鸿沟在数字技术上的表现,因此,在现行主流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无法靠市场和技术本身的力量来弥补鸿沟,相反,自由市场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加深现有鸿沟,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力量加以合理管制和战略性发展,才有可能缩小数字鸿沟(Norris,2000;Ever2 ard,2000;)。
其他还有许多争论,例如数字鸿沟与民主的关系(Norris,2000),数字鸿沟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等,在此不再赘述。
纵观整个数字鸿沟研究的短期历史,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一个由美国而全球,由关注不平等到关注社会分化,由信息学、经济学到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逐步扩大范围的过程。从概念到变量,从报告到理论,都体现了这种历史特征。
最后介绍一些重要的数字鸿沟研究文献:
《信息不平等:美国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Herbert I.Schiller著,洛特雷格出版社1996年)。
《分裂:信息时代的有者和无者》(William Wresch著,鲁特格斯大学出版社1996年)。
《赛博空间里的种族》(Beth E.K olko、Lisa Nakamura、G ilbert B.Rodman主编,洛特雷格出版社,2000年1月)。
《数字鸿沟:计算机和我们孩子的未来》(David Bolt、Ray Crawford著,TV图书公司2000年)。
《数字鸿沟》(Benjamin M.Compaine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年)。
《数字鸿沟指南:面临危机或创造神话》(Benjamin M.Compaine主编,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年)。
《打破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的机遇》(Elena Murelli、L uca Delgrossi、Rogers Okot2Uma主编,联邦出版社2001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