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 教学制定
● 教学制定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朗诵新闻,要求同学听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存词语;指导同学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第二课时,速读课文,把握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引导同学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品析新闻的特点,并进行课堂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存“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知道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同学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热情。
● 教学重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同学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新闻是一种有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同学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同学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 教学媒体
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对同学进行情景导入〕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爱读报吗?喜爱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爱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怀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之手。〔播放《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见音频资源,教师板书文题〕
〔新课讲授〕
一、背景简介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争,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需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l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公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争,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保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lo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争。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争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争中的失败。淮海战争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争前夜。
二、引导同学把握新闻的内容
1.教师播放选自《新闻两则》〔见音频资源〕中的则新闻录音片段,请同学用“我听说……〞的句式说出自己所听的内容。
2.选几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教师顺势点明听新闻要抓住内容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3.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播放描写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纪录片或故事片片断〔见音频资源〕。
〔1〕教师用新华社播音员的口吻朗诵这篇新闻稿,同学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初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及词义〔多媒体显示,此处展示为图片〕
〔2〕同学朗诵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选两位同学分别指出内容的六要素,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4.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主要内容。
〔1〕同学大声读课文,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此处展示为图片〕:
〔2〕同学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选两位同学交流,明确: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展并巩固了依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假设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三、回忆历史,引导同学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
同学思索、交流,教师明确:
两则新闻记述了正义战争的胜利,所报道的渡江战争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
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四、训练同学听读新闻、把握新闻内容的能力。
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一则短新闻〔见音频资源《新闻两则》〕,要求同学听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内容如下: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
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状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闻声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同学听读,然后交流,教师明确: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二十日夜起至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发起“向全国进军的号令〞。
事件的经过及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贵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各军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南岸阵地,并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二课时
五、分析探究。
〔一〕引导同学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
1.分发文字资料“新闻的结构〞知识小短文。
内容如下: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内容。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又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引标题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可有可无;主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是新闻必不可少的部分;副标题或者概括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可有可无。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话或第一句话,扼要显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内容的六要素常常集中出现在这一部分。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显然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
2.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同学默读课文,划出新闻的结构。
〔2〕读出新闻的结构。
全班同学齐读标题。
男同学齐读导语。
人民的正义为什么播不了女同学齐读主体部分。
〔3〕探究新闻的结构。
提问: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教师明确:“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提问: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教师明确: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