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民的名义》满足了你的哪些心理需求
看《人民的名义》满足了你的哪些心理需求
作者:吴波
来源:《健康博览》2017年第06
人民的正义为什么播不了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近期受到了许多观众的热切关注,笔者从心理需求的角度做一些分析。电视剧本身就能给观众带来置换满足。心理学上的置换满足指受众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原因无法达成的愿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传媒内容与形式的投射,获得了替代性满足。具体到电视剧来说,观众在欣赏剧情时,沉醉于电视剧中各种虚拟的角,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亲身经历了符合自我价值认可的角体验,填补了某种现实缺憾,获得一种理想角的替代性满足。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反腐剧中,人们更能将自身置于剧情当中,将现实生活与剧情联系,进行上述置换。
        题材剧缺失带来的好奇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对稀缺和匮乏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心理需求。好奇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我们对于未知事物都有了解的动机和冲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既有检察和公安相关的运行、组织、办案的过程,也有反腐推进中的一波三折,还有围绕着反腐工作的各种角以及背后利益集团的博弈、交锋乃至妥协。而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涉
案剧进行整治,屏幕上的反腐题材作品极少。正如中科院心理所的祝卓宏教授说的,当古装剧、偶像剧、抗日剧、玄幻剧一再热播的时候,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反腐题材存在较大的心理需求。十八大以来,中央严厉惩治腐败,最近三年的反腐力度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民的名义》呈现了这种社会变革,该剧热播也就有了社会心理的基础。
        反腐剧能带来更多的心理共鸣和情绪宣泄。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社科院历年对两会热点进行调研的结果都显示,反腐败一直居于人民众关注事项的前列。人民众生活现实中的认知和体验,需要到心理共鸣,也需要到合理的情绪宣泄。反腐剧提供了这么一个情感出口。当观众看着剧中的贪官被揭发、被法办,正义得到彰显,可以释放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和对腐败分子的痛恨。同时,由于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剧情走向也会促使观众去思考腐败产生的根源,人们应该如何驾驭自身的欲望,情、理、法三者纠缠矛盾时如何解决等等问题。《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部电视剧可以超越影视界达到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更主要的是切实触摸到老百姓的感受。与时代脉搏相吻合,与观众心思相匹配的作品,才能抵达人心,创造共振。你说了真话,讲了实话,观众才会感同身受,才会有共鸣。
        诚然,电视剧情并不完全等同于反腐现实,但《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填补了这类文化产品的空缺,准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热播也就成了必然。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行业要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把准时代脉搏,才能打造喜闻乐见的产品。
        编辑/赵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