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上册)学科教学⼯作总结,质量分析⼤全
在新的⼀轮教育改⾰中,教师的⾓⾊发⽣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为⽅式发⽣着可喜的转
变,在教育改⾰的实践中,教育⾏为中的⼏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多欢乐,不知不觉中,
师⽣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
⼀、充分利⽤教材,组织学⽣在课内探究。
教材中的每⼀课⼏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提供亲⾃参与活动的机会。在
活动中,年幼的⼉童需要教师进⾏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
放⼿让学⽣⾃⼰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
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员、咨询⼈员和提供帮助的⼈。
(1)进⾏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是学⽣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判断学⽣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
⽣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
境,培养学⽣发散性提问的能⼒。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点,有时板书课题后,让学⽣思考“看到课
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育学中,我⿎励学⽣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
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提出有价值的问
题,再引导他们亲⾝去探究,这本⾝就是探究的⼀种⽅式。
(2)⼤胆猜想,对⼀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创新精神的好⽅法。问题提出后
要⿎励全体学⽣猜想,不能局限于⼏个⼈,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动,激发兴趣。有时,利⽤外部的刺
激有⼀定的作⽤。
(3)引导学⽣思考、研讨,⾃⼰得结论。
⾃⼰得出的结论⽐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拿出的“结果”,⽽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
认真、细致、有创新⽅法的学⽣。我常对学⽣说,⽼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
并不是重要的。⼼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段弯路对学⽣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
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经历⼀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探究能⼒的
提⾼是⾮常有益的。
⼆、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学⽣是很喜欢上实验操作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产⽣兴奋,急切⼀
试的情绪。我们采取了⼀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计划顺利实验: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
选择⼀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实验教学的内容告之学⽣,不仅激发学⽣的兴
趣,也是对学⽣的⼀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任课教师要填写好《器材使⽤
登记表》、《演⽰实验通知单》、《演⽰实验记录》、《分组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
⽣填写)、《实验室使⽤情况记录》。这样做的⽬的⼀⽅⾯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也是为了加
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三、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落实。
课⽂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下,下节课⼀问,则可能只
有极少部分学⽣去完成。因此,如何让⽂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是让学⽣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使学⽣掌握了探究的
过程和⽅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童情趣,注意选择⼉童⽐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
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
总之,在过去的⼀个学期⾥,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分经验,也多了⼏分教训。新的⼀年⾥,⼯作
生物教师工作总结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做好科学教学⼯作。
⼩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亲⾝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的好奇⼼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的⽣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的⾝⼼发展规律,追求
科学性、实⽤性、教育性等多⽅⾯的统⼀,
促进学⽣的发展。下⾯,谈⼀谈我在科学教学中的⼏点认识和体会:
⼀、促进学⽣进⾏科学探究,促进学⽣的发展。
从学⽣的⽣活⼊⼿,符合⼉童的童⼼、童趣,为学⽣提供了很多的亲⾝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学习⽅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注重培养学⽣进⾏猜想活动和师⽣、⽣⽣的交流活动。
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胆的猜想,就没有伟⼤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进⾏探索活动,⼀⽅⾯、正确的猜想会对学⽣是⼀种激励,学⽣会有⼀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时,在⽼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明⽩光靠猜想还不⾏,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切的真理。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的⼀种习惯,⼀种探索的动⼒。我觉得让学⽣⽆⽬的的去实践在学⽣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注重师⽣、⽣⽣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的发展是⼀种促进,在交流中⼤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学⽣的语⾔表达能⼒和培养学⽣的倾听别⼈发⾔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的思路,培养学⽣的发散思维。学⽣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
三、注重培养学⽣长期进⾏观察活动的能⼒
注重对学⽣进⾏长期观察能⼒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以后的成长会有很⼤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进⾏⼀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会中途放弃,最后会⼀⽆所获,我们的孩⼦确实需要在耐⼒与毅⼒的⽅⾯进⾏培养,课外活动都为学⽣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常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亲⾝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的好奇⼼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两年的时间⾥,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教材真正从学⽣的⽣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的⾝⼼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性、教育性等多⽅⾯的统⼀,有利于促进学⽣的发展。下⾯,我想谈⼀下⾃⼰在使⽤这⼀教材中的⼏点认识和体会: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进⾏科学探究,促进学⽣的发展。
⼩学《科学》真正从学⽣的⽣活⼊⼿,符合⼉童的童⼼、童趣,为学⽣提供了很多的亲⾝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学习⽅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学《科学》教材体现了⾯向全体学⽣、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使⽤这⼀教材中,我感觉这⼀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在⽣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都给学⽣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学⾃然教材那样内容⾮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法⾮常的单调、⼀陈不变,⽽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的实际进⾏调节,⽽学⽣也可以有更多的⾃⾏探索创新的
空间,因此,我觉得这⼀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注重培养学⽣进⾏猜想活动和师⽣、⽣⽣的交流活动。
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胆的猜想,就没有伟⼤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进⾏探索活动,⼀⽅⾯、正确的猜想会对学⽣是⼀种激励,学⽣会有⼀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时,在⽼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明⽩光靠猜想还不⾏,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环节⾮常好,它对学⽣进⾏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的⼀种习惯,⼀种探索的动⼒。我
觉得让学⽣⽆⽬的的去实践在学⽣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学《科学》⾮常注重师⽣、⽣⽣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的发展是⼀种促进,在交流中⼤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学⽣的语⾔表达能⼒和培养学⽣的倾听别⼈发⾔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的思路,培养学⽣的发散思维。学⽣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我想⼏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都会有所改变,有更⼤的发展。
四、有意识地向学⽣渗透科学的⼈⽂精神
在这⼀教材的使⽤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学⽣个⼈⽣活联系在⼀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呈现出来的,⽽是多层次多⾓度呈现给学⽣,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常注重了对学⽣⽂学素养的培养。
五、注重培养学⽣长期进⾏观察活动的能⼒
《科学》这⼀教材⾮常注重对学⽣进⾏长期观察能⼒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以后的成长会有很⼤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进⾏⼀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会中途放弃,最后会⼀⽆所获,我们的孩⼦确实需要在耐⼒与毅⼒的⽅⾯进⾏培养,我们现在使⽤的《科学》在这⼀⽅⾯就为学⽣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常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学课由很多科学活动组成的⼀门探究课程,通过学⽣的活动达到科学课的知识、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的⽬标。在科学课的活动中,有很多是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或需要⼀定的课后延续才能完成活动达到活动⽬的的。如:五年级下册《⽣物与环境》单元的《秋冬季的⽣物》,种⼦发芽需要条件的实验等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仅凭⽼科学⽼师的⼒量,显然不能保证学⽣完成活动,或者完成的质量不⾼,这就需要我们和其他学科⽼师联系,结合其它学科开展科学活动。
说到科学课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很⾃然的就会想到语⽂⽼师。因为语⽂课要写作⽂、周记、⽇记等。
学⽣要有内容可写,就必须要有⼀定的经历,才能将作⽂写的⽣动、感⼈。和语⽂⽼师联系后,就可以以周记、⽇记或作⽂的形势作记录。但作业可以由语⽂⽼师和科学⽼师⼀起布置,科学⽼师布置科学活动,语⽂⽼师同时布置作⽂,这样,作业的检查即有语⽂⽼师检查,⼜有科学⽼师检查,加上⽬前学⽣、家长普遍重视语⽂,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科学活动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可以更深⼊了解科学课,对以后科学课中活动开展获得家长⽀持也有⼀定的作⽤。
在教学中,我们在和语⽂⽼师联系的基础上,开展了很多课外的科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都能很好地完成活动,并且,学⽣的作⽂也写得有声有⾊。许多语⽂⽼师在经历了这样的协作后,都愿意和我们配合,也⽀持我们上好科学课。他们认为,科学活动多了,学⽣经历丰富了,学⽣写作⽂需要的素材⾃然也就丰富了,这样学⽣才能写出好作⽂。这样,我们和语⽂⽼师在学⽣科学活动中各取所需,促进了学⽣的全⾯发展。
在和语⽂⽼师协作的过程中,也有⼀些不尽如⼈意的地⽅。例如,语⽂⽼师不要求对观察中获得数据的具体描述,⽽是强调语⾔的优美。在开始和语⽂⽼师协作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我记得曾经有⼀个语⽂⽼师把⼀个学⽣写的种⼦发芽的的⽇记给我看,说这个学⽣的⽇记写得特别好,我拿过来仔细⼀看,其中有这样的句⼦“今天,⾖芽⼜长⾼了⼏厘⽶,我觉得我成功了,我也随着⾖芽的成长⽽越来越⾼兴。”从语⽂的⾓度讲,可能这确实是段⾮常好的语⾔,对⾃⼰的⼼情有准确地描写,但是,对科学课来讲,我们需要的准确数据却在这段⽂字中不到,显然,“⾖芽长⾼了⼏厘⽶”不是科学数据。其实,这
段话完全可以这样说:“今天,⾖芽⼜长⾼了⼀厘⽶(或者1.5厘⽶、2厘⽶都可以),我觉得我成功了,我也随着⾖芽的成长⽽越来越⾼兴。”于是,我和语⽂⽼师联系,和他交流,使他明⽩科学课需要的数据是准确的,同时,这样的准确并不影响学⽣情感的表达,也不会影响作⽂的质量。经过反复交流,语⽂⽼师在检查科学活动⽽写的作⽂时就⽐较注意学⽣数据的准确性了,最少不会对没有准确的数据的作⽂⼤家赞扬了。
在和其他教师配合⽅⾯,也有⼀些收获,⽐如,和数学⽼师,科学课中经常⽤到数学的统计分析⽅法,我们把科学课中收集到的数据⽤数学⽅法分析时,就和数学⽼师联系,让他们适当减少这⽅⾯的作业或者⼲脆和数学⽼师联系将课后的数学作业就布置成分析科学活动的数据(改作业是科学⽼师和数学⽼师⼀起改),这样学⽣对数学作业就不会感觉枯燥,有效增强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分析更透彻,同时减轻学⽣的学习负担。例如,学⽣在数学⽅⾯要学统计⽅⾯的基本知识,在科学⽅⾯⼜要⽤统计知识认识⽓温变化(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和数学⽼师联系,将数学中的部分作业布置成绘制学⽣收集的⽓温变化统计图,这样学⽣即完成了科学地分析活动,⼜完成了数学作业。效果还不错。
在和其他学科⽼师的合作中,也有⼀些问题,主要是内容教学的时间,这需要我们互相调整,把相关内容尽量调整到同⼀时间上,就能解决这⽅⾯的问题。
⼀.对试题的认识: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教学单元,本试卷对每个单元的知识都有题型涉及,全⾯检查学⽣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 试卷具有灵活性、更具有综合性。如;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虽然是传统题型,但是内容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试卷的综合性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在试卷的简答题中这就体
现了对学⽣的综合能⼒的检测⼆.考试成绩概况:
班级
实
考
⼈
数
总得
点数
总
平
均
得
点
数
卷
⾯平均
点数
卷
⾯率%
优A
率%
达
优率%
达
标率%
最
⾼得点
数
最
低
得
点
数
14716933621.338.372.35021 248157532.816.735.4755013 346141730.8 6.532.658.7476 442138032.916.73164.35013 546148532.310.923.9635011 646127927.88.726.156.54713年
级
275882932.113.531.265506试卷各⼤题得分率概况以五(5)为例,如下
三.典型错例分析
⒈填空题:
填空题是得分率较⾼的题,同学们⼤多数基础知识较扎实,但也有⼏个错误。如:第4⼩题,题⽬为:冬季空调扇叶应向(),夏季空调扇叶应向()吹风。让学⽣填空,很多学⽣填反或不填等。我认为出现这样的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没把握题中的关键字眼。另外,还有第3⼩题,题⽬为;世界环境⽇是()。在本册教材的内容中没有出现,⼤部分学⽣丢分,只有少数同学答对。
⒉选择题:
选择题是检测学⽣对科学概念掌握的正确与否,选择题它给学⽣选择的答案多,⽽且⼜伴有许多⼲扰的因素,增加了学⽣对客观事物正确选择的难度,更具有思考性。错误集中在9题中。题⽬为;在长途运输⾷物时,为了防⽌⾷物腐烂,应将冰块放在⾷物的( ).答案是;a上⾯,b下⾯,c旁边。正确答案是(a上⾯)。许多学⽣答错,原因是对题意不理解,猜得成分多。
3连线题:
关于动物的伪装和保护,同学们知识掌握较扎实,所以得分率最⾼。
4、简答题:
简答题主要考查学⽣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测学⽣分析能⼒,让学⽣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与再忆,对知识的综合与辨析能⼒的检测。12⼩题是道实验题,题⽬是;探究实验,风的形成的对⽐实验,此题要求写出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现象、实验得出的结论等。⼤部分学⽣不能完整地按要求回答试题,有的写成热传导实验,有的写成热对流实验,还有的⽆从下笔。错误率最⾼。13题为:⽓候变暖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然应怎样和谐相处;有相当⼀部分同学答的不完整、造成
⾼分不多的主要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
客观的从本次试卷来看,测试的难度在加⼤。尤其是对基础知识(科学⼩常识)在⽣活中的应⽤,尤为凸显。同时也看出了学⽣对本学科的重视度不够,也体现出教师想讲好科学课,没有扎实的科普知识是不⾏的;学⽣想学好科学课,没有⾜够的兴趣是⽆味的学不会的。
五.努⼒的⽅向
努⼒尽快提⾼⾃⾝的⾃然科学知识和科普知识的储存量。
⒈认真地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⒉做好每⼀次的实验,加强实验开出率。注重实验设计环节并让学⽣从认识器材、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个系统地活动中的参与性,让学⽣能从中学到⽅法,并能独⽴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活动,尽快提升学⽣的实验能⼒和科学素养。
3.促进后进⽣的转化
科学考试中能看到还有相当⼀部份的后进⽣,对于后进学⽣的提⾼我们应该加以⾼度的重视我今后在平时教学中会对他们多加关注,对他们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转眼间⼜到期末了,⼼中紧绷的弦终于渐渐松弛下来。也就终于有那么点空闲时间,来盘点已经⾛过的这4个多⽉。
细细地回味着⾛过来的路,发⽣在⾝边的每⼀个事件,真的惊叹于⾃⼰的成长,同时也感动于⾝边的⼈和事。如果说⾃信、虚⼼、务实、反思是我前进的根本动⼒,那么前辈们、同事们的⽆私、热情则是让我坚定、勇敢⾛到今天的定⼼之⽯。⼜经历了⼀学期的锤炼,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教学思想上,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在⼤学校园中学习到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新课程中上的教育理念相对⽐和相结合,取其先进的,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的⽤这些理念丰富和武装⾃⼰的⼤脑,以求⾃⼰以更新,更丰富的教育思想投⾝到⼯作中去。同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当中,我对教材的各单元各课之间的构架、联系有了更深⼀步的了解,⽅便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教学⼯作中,我认真了解孩⼦们的想法,虚⼼听取教研室有经验的⽼师们给我的意见,再结合⾃⼰的思考,努⼒摸索着适合⾃⼰的教学风格。争取通过我的课堂在带给孩⼦们知识的同时,再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我爱孩⼦们,想给他们每个⼈最好的教育。在⽇常教学当中,我尽量去观察、了解每个孩⼦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对某些孩⼦“特殊”的教育,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兴趣反过来就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慢慢慢慢形成⼀个良性的循环。
组织教学⽅⾯,⼀直是我的⼯作重点,也是难点。我经常虚⼼向学校⾥有经验的⽼师们、班主任们请教管理学⽣的好⽅法,同时结合⾃⼰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套独特的评价体制,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些调⽪的学⽣,及时的了解情况,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向班主任请教,共同管理好班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