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妖娆(ráo) 折腰(shé) 风搔 文采
B .嘶哑(shī) 摇曳(yè) 凶涌 腐烂
C .冠冕(miǎn) 鲜妍(yán) 呢喃 飘逸
D .娉婷(pīn ) 柔嫩(lèn) 海侠 曼游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
B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忧伤烦恼)
C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礼帽)
D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按原文默写。(共8分)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欲与天公试比高。
(2)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4)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
(6)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5.下面的作文片断三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比赛,各班都选派了代表参加,校团委书记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
特别是校团委书记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阵阵掌声。会后大家感到欣慰,增强了同学们为班争光的决心。
① ② ③
二、综合性学习(8分)
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红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的记忆。红,是嘉兴南湖的红航船,是八一南昌的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
材料二:2007年江西卫视举办了首届中国红歌会,每次歌唱比赛都给观众带来了久违的感动。歌亮、人正、台风健康、编排大气、格调高尚、声情并茂,一扫近年来各类选秀节目矫揉造作的萎靡之风。“红歌”涵盖现代当红歌曲,红革命歌曲等,综合了时尚元素和怀旧元素,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终极视听享受。
材料三:有人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感动已经是过去的代名词,“拒绝崇高”、“娱乐至上”是他们的价值取向。高尚的精神境界、执著的理想信念、明确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些理应是构成社会主流价值的内容往往被他们视为另类。
(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说说你对“红歌”内涵的理解。(2分)
(3)你赞同材料三中的观点吗?为什么?(2分)
(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在当前的经济大潮中,你认为应该拿什么来拯救感动?(2分)
三、阅读理解 (共4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11题。(共12分)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词中“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4分)
8.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9.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
A .夸张、排比、比喻 B .夸张、比喻、拟人
C .比喻、对偶、拟人 D .比喻、夸张、借代
10.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
1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的感情是
。(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
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及舟船侍从以西( ) (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
(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 (4)余俟到京作书去(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译文:
1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祖国啊,我要燃烧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叶文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