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平台方案(简介)
一、网络教研平台设计理念与整体规划
1.网络教研平台设计理念
1)一个宗旨:从资源环境、课程环境、协作教研环境三个层面为区域教研业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在资源环境层面,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区域特教育资源库,积淀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在课程环境层面,打造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搭建各级教师网课展示交流的舞台;在协作教研环境层面,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搭建跨学科、跨地区、多角度的协作研修平台。
2)两种机制:提供协作交流机制与知识管理机制
平台提供了协作交流机制以及知识管理机制。通过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组织协调、社会支持的协作交流机制,能够形成协同教研的良好环境;引入知识管理机制,汇聚区域众多教师多年积累的教研经验和心得,将蕴藏在教学实践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见的教育教学能量!
3)三个立足点:立足于以教师为本、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包括以下途径:教师个体自我反思、研修团队的同伴互助、专家梯队的专业引领、学生家长社会支持以及企业社区合作与交流等。网络教研平台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服务;立足于同伴互助,提供针对教师团队的协作式学习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为梯队专家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
2.网络教研平台整体规划
网络教研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从教师个体到教师体,从学校个体到学校体(区域)的多层次的用户团队,教师业务空间为各层次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源、工具、环境的支持和服务。
教师可利用资源中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活动,还可方便地对资源进行编辑和修改,并将其上传回学校资源中心,形成学校的特资源库。教师还可利用资源制作网络课程,并将其上传发布,在整个区域内展示自己课程制作成果,从而汇聚形成与本地课程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网络课程中心。形成课程资源展示中心后,教师们会针对网课资源进行讨论交流,区域学校会组织展开优秀资源、优秀教师的评比评选活动,以调动广大教
师参与教学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域资源建设。因此,平台提供了区域网络教研中心,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信息生态环境。通过教研中心的各种评比评选活动,不断去粗取精,筛选出的精品资源经分类整理后再补充到区域资源中心,为更多的用户服务,促进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循环进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教研生态环境。
二、平台功能设计的着眼点
1.采用“以人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
“以软件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传统城域网上提供了各类业务系统,教师将自己的资源、网课分别上传到资源库系统、网络课程系统,各类资源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中,而自己却“什么也没留下”。
“以人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网络教研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个人业务空间,这里集成了与他相关的各种功能模块。他的各类教学反思文章、特资源、集体备课成果、参与的各种教研活动都保存在个人空间中,形成自己的宝贵积淀。其他教师只要进入到个人空间就能了解到
他的各种教学教研成果,了解到他的专业成长轨迹,从而体现“软件为人服务”这一核心理念。
2.资源层面:采用“教研驱动”的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
借助传统教研组织的力量,将资源建设、使用与教师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各种活动带动教师参与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为资源的动态生成创建常态途径。
提供强大的统一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有效地管理教师在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同时构建教师个人、协作组、学校、区域多级资源中心。
提供精品资源、课程、优秀教师的评比评选机制,筛选出的各类精品资源经分类整理后还可补充到精品资源中心,使资源流动起来。
采用“教研驱动”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可以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与业务指导的优势,将资源建设、使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资源应用与共享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建设具有本土特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一线教师对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借助传统教研组织的力量,将教研活动与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以各种活动带动教师参与资源建设,为资源的动态生成创建常态途径,使得资源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最终形成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的有机整体。
3.课程层面:打造区域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最佳环境,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
打造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凝聚集体智慧。
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
4.协作教研层面:突破区域限制,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
5.学科基地建设:方便同学段学科教师交流,学科教研的主要场地
    相同学段学科的老师在一起教研是教学研究的最好方式,网络教研平台提供了学科网站模块,这是以服务该学科教师研修为宗旨的工作平台,是学科教研的主要场地,将各学科的文章、资源、教师的工作室、协作组集中起来,突显各学科的教学特,加速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教研更好更快地发展。
6.学校基地建设:构建学校校本教研的网上根据地
为区域内每所学校提供校级门户网站,构建各校校本研修的网上根据地。
以校为单位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可与本校教师组织衔接,更利于各项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校管理者可发布校内新闻公告,一线教师可及时参与本校各类教研活动。
搭建校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带动本校教师共同成长,同时还能够积淀本校优质教育资源。
三、方案功能模块介绍
1.教师工作室:全面整合教学教研业务,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器!
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开辟一个集学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提供教师研修的各种服务和工具,让网络教研真正与教师日常工作融合在一起。工作室是生成性资源的源泉,教师可以自主地创建个性化的栏目、选择合作伙伴、书写教研文章、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成果,还可发布到教师协作组或者共享给其他教师。教师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年青教师可随时向区域名师、学科带头人请教,教师还可订阅站内或站外的各类的文章、资源、讨论话题系统提供灵活的定制功能,个性化界面、功能、插件可自由选择。这既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器。
好友管理1)工作室后台管理功能
常用功能模块:提供发表文章、文章管理、上传资源、资源管理、视频管理、发布照片、我的短消息、修改个人信息、我的收藏夹、个人公告、自定义样式等功能。
文章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发表文章、文章管理、个人文章分类、我得到的评论、我发表的评论等功能。
资源管理功能模块:提供上传资源、资源管理、个人资源分类、我上传的资源、我下载的资源、我得到的评论、我发表的评论等功能。
视频管理功能模块:提供上传视频、视频管理、查看和评论视频、我得到的评论、我发表的评论等功能。
⑤ 活动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发起活动、我创建的活动、我参与的活动等功能。
消息留言功能模块:提供写短消息、短消息收件箱、短消息发件箱、短消息回收站、留言管理等功能。
好友功能模块:提供我的好友、添加好友、黑名单、添加黑名单等功能。
相册管理功能模块:提供相册分类、上传照片、相册管理等功能。
个人信息功能模块:提供修改密码、修改问题答案、修改个人信息、更新统计等功能。
协作组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创建协作组、我创建的协作组、我加入的协作组、我发出的邀请、我收到的邀请、我发出的申请、我收到的申请等功能。
插件对象管理功能模块:提供我的问题与解答、我的调查投票、我的话题讨论等功能。
2)工作室前台展示功能
工作室具备强大的定制能力,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平台提供精美的个人主页模板以及丰富的功能模块,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功能模块的时候可以任意指定其显示的位置,自由定义不同的主题风格迅速切换可以灵活地移动、关闭或修改。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完全个性化的定制界面和功能
模块定制:为了满足个性化的需要,每个用户都可以选择工作室的功能模块,决定对外展示哪些内容或者提供哪些功能。
布局定制:提供多种布局方式供选择,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布局,并且可以通过拖拽方式将模块放置到不同的位置。
显示条目定制:提供模块内容显示条目数定制功能,在界面上直接编辑所希望显示的条目数,保存后立即生效。
外观模板:提供丰富的模板和所见即所得的模板选择功能。
教师工作室前台页面可显示的模块包括个人档案最新文章最新评论统计信息我的协作组最新图片最新照片我的公告文章分类资源分类相册分类好友列表文章搜索我的留言自写内容模块RSS(聚合)我的资源当天日历我发起的活动我参与的活动我发起的备课我参与的备课问题与解答调查投票日历提醒话题讨论等功能模块。
2.教师协作组:互动、交流、共享,教师协作研修共同体!
教师协作组是由几位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交流和共享空间。教师间可自由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团队,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组:既可以学科划组,也可以年级、课题、兴趣划组。教师可以创建、管理自己的教师协作组,还可以加入教研协作组、家校交流协作组等各种形式的协作团队中,平台为教师协作研修提供全面支持和服务
教师在教师协作组中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实现组内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具体包括发布备课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评写教育叙事等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积淀与展示组内研究成果。教师协作组中集成短信等通讯功能,,协作组成员之间可在聊天室、论坛自由讨论交流,研讨记录可方便查阅。
1)协作组后台管理功能
小组论坛管理:组长可管理组内论坛中所有讨论的话题,包括对某话题进行加精、置顶或者删除等操作。
小组文章管理:组长可管理共享的协作组中的所有文章日志,包括对某文章进行加精、置顶或者删除等操作。
小组资源管理:组长可管理共享的协作组中的所有资源,包括对某资源进行加精、置顶或者删除等操作。
④ 小组留言管理:组长可管理协作组内的所有留言。
小组公告管理:组长可以发布和修改协作组主页上的对外公告信息。
小组成员管理:组长可管理组内每个组员信息,包括发表文章数、共享资源数、发起话题数等,还可查看并更改组员角信息。
小组信息管理:组长可修改协作组信息,包括教研组描述、所属区域/学校、所属学科/学
段、教研组创建者、创建时间等。
小组链接管理:组长可修改协作组友情链接地址。
制定集备计划:一个集备计划内可包含有多个集备课题。教师可对整个学期的集体备课提出总体要求,并制定该学期的备课计划。包括集体备课计划标题,设定计划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选择学段、学科,填写集体备课的总体要求,将某计划设为当前默认计划等功能。
管理集备计划:提供删除集备计划、设为默认、修改集备计划、删除备课、修改备课等功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