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间戏曲艺术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
河南民间戏曲艺术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
[摘要]民间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在传统文化越来越焕发活力的今天,民间戏曲更应该在国家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走出多样化的道路。
[关键词]民间戏曲:传统文化:艺术
河南地方戏曲于明末兴起发展至今,曾出现约68个剧种,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它们各有流传区域,深受观众喜爱。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文娱形式的大量传入,民间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当代戏曲界对河南民间戏曲的命题作了很多研究,曾引发不少哲人和学者的评论,或引经据典考其始末,或论古及今再生新意。然而,对待现实,我们是否真正从历史上获得了借鉴?本文将从河南民间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切入点,由此探究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多样性。
一、河南民间戏曲的古典性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河南民间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
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河南民间戏曲的这种古典性,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1,多元性:2,历史性:3,经典性:4,遗产性。
正是基于以上诸点,河南民间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古典戏剧艺术,展现了古老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和民族审美情趣,构成了中华民族诸多艺术的结合母体。可以说,河南民间戏曲古典性的形成,正是基于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的艺术单一性、审美实时性、趣味相同性,彼此之间的优胜劣汰和相互吸收而发展而来的,最终成就了这一民族艺术的最高典范。这种种对立的二元观念,实际成为戏曲古典性一体两面的特征,并在不同时代、地域、族的戏剧发展中,显示出各不相同的作用和影响。
二、回归民间与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纵观近百年以来戏曲史论研究,学界将视角更多地集中于文人的一面,而忽视了民间戏曲发展史中的线索、地位与价值。文人的戏曲创作及其观念在近百年来大多数戏曲史经典著作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到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以及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在戏曲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大量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目连戏、傩戏等宗教戏剧重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体现出民间戏曲由戏曲史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
的嬗变轨迹。而这一过程昭示着作为以往戏曲史著作中‘潜流’的民间戏曲才是一直延续着的戏曲发展史的主流。在这种戏曲观念下,不仅能对戏曲的艺术形态与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还能探知到传统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间生活中所扮演的角与所处的地位。
民间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而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戏曲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生态,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及合理保护。在传统文化越来越焕发活力的今天,民间戏曲更应该在国家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积极寻求戏曲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努力营造多层次的民间生态,在戏曲保护和创新中走出更为多样化的道路。戏曲现代化的目标有赖于健全的文艺体制和戏曲生态的建立,有赖于在保留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成绩基础上,充分尊重戏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惟其如此,古老的民间戏曲文化才能够在变迁的时代风尚中获得新生。因此,回归民间实际成为戏曲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民间是与官方相对而言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具有涵盖广大农民和城市市民阶层的范畴,
而针对戏曲发展所指称的民间,除了继续维持这一传统解释之外,应该包括更为宽泛的体,即能够促进戏曲良性发展的基础环境。这种概念的扩大正是立足于中国民间戏曲这一艺术品种的独特性和当代社会阶层的丰富性。戏曲的民间性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和阶层性,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戏曲也更多地被局限在特定的阶层。而在当代,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发展,随着流行时尚的日新月异,民间戏曲能够保持其在社会体的普遍认可,就必须让戏曲回归民间,才能在此环境中得以生存。
民间性也是决定戏曲生成环境的特定生态机制,即在传统官方意志之外的市民、农民、种族、阶层诸范畴之内生成的戏曲创作、发展、演出机制。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民间戏曲形态,一种属于精英艺术形态,长时期以来,政府与戏曲界参与进行的戏曲现代化主要针对后者,充分发挥其精致化的艺术特征,并尝试在戏曲表现形态与时代风尚之间的结合。这种努力对于中国民间戏曲的品格无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却无形之中忽略了戏曲更为厚重的民间形态。中国民间戏曲审美除了情感参与的要素之外,还有来自于信仰的宗教体验,来自于礼仪的行为表达,这种属于文化形态的民间戏曲,具有质朴而非艺术化的倾向,表达的是文化的参与和共融,附带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这显然不同于艺术化的戏剧审美。因此,中国戏曲能够与民俗、民情密切交融于一体,形成了民俗接纳戏曲、戏
曲参与民俗的独特的民族化特征。
回归民间决不是全部抛弃戏曲与官方、与文人的联系,而是在此基础之外,努力营建戏曲与当代生活、与当代社会阶层审美相互交融的文化生态。在民间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倾向,不是要全部放弃,而是在充分探索成熟的艺术经典的同时,密切关注中国民间戏曲艺术应该具有的多元风格和历史积累;不是要全盘改换,而是积极寻求多渠道的营销途径,谨慎处理好精品创作与世俗风格的协调;把戏曲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理想,不是要机械理解,而是在充分尊重民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把戏曲服务的对象具体化、细腻化。这些方面的补充和完善,既是对民间戏曲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限和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正:也是对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审美相互结合时的不协调进行积极的矫正:更是对中国民间戏曲数百年来积累的民族品格、生存机制的充分发扬。在此其中,回归民间力图达到的是戏曲在创作与演出、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的良性发展。
三、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多样化
河南戏剧大全新时期以来,河南民间戏曲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而受到特别的重视。它那深厚丰富的美学意蕴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广泛的认同。民间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弘扬。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技术条件的进步,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音乐唱腔、舞蹈动作、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灯光都努力吸收新的艺术成分,走向新的综合。在这些创造中,培养和造就了编剧、导演和舞台艺术各方面的人才,演员的队伍更呈现出后继有人、青出于蓝的良好态势。然而,市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使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面临新的环境。如果丢掉传统,民间戏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不革新,它又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民间戏曲必须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创造,促使民间艺术发展的多样化。
许嘉璐先生在强调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认为文化多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总规律,文化对话则是人类自觉总结出来的经验。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人类文化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求得世界和平稳定的必由之路。在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中,戏曲的多样化发展同样是进行文化对话的保证,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民间戏曲与国外戏剧文化的对话,而且也关系到中国戏曲内部存在的各种文化的对话,我们不应该重复戏曲在封建时代自生自灭、优胜劣汰的局面,而应该更加理性、更加慎重地面对民间戏曲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因此,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民间戏曲艺术的本质,就不能有效地发展民间戏曲文化的精髓,从历史上看,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固有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彼此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
发展的主线,戏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交融中获得了长足的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于民间戏曲传统固然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是无疑也成为极好的机会,在变化的时代审美中,如何发现中国民间戏曲的传统之美,既是发展、创新戏曲的基础,也是保护、传承戏曲的必要条件,更是挖掘戏曲文化遗产造福当代社会的前提。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传统文化越来越焕发青春的活力,民间戏曲更应该在国家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充分探索民间戏曲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积极寻求民间戏曲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努力营造多层次的民间生态,在戏曲保护和创新中走出更多样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8.
[2]参见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