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课,选自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神秘机器——认识计算机》的第二课,教学课时共需要2个课时,本节课选择的是第1课时。本活动教学内容围绕 Windows XP 的操作界面(包括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三部分)、鼠标的操作、开关机等组成。针对此活动学习内容较多,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计算机操作界面的教学上,而鼠标操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可在今后的学习中增加熟练度,无需在教学中花很多功夫,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窗口界面,因为窗口界面会因具体软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以后学习特定软件的使用时可以再详细地学习。
【学情分析】
通过活动 1 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更需要学会正确操作计算机,掌握到并运行软件的方法,知道任务栏的作用,能使用鼠标进行操作,学会开关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界面主要是由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组成,知道其功能;
2、掌握鼠标使用方法,能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生观察、尝试等活动,发现并说出操作界面各操作部件的特点和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细心观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界面主要是由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组成,知道其功能。
【教学难点】
发现并说出操作界面各部分的功能。
开机后桌面没有图标【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师:同学们,某一天,熊爸爸从商场买回来一台神秘的机器搬回到家中,并对小熊说:“爸爸今天晚上要用这台机器做一份工作报告。”小熊听了想:“这个笨重的家伙怎么能做工作报告呢?”夜晚,小熊就偷偷溜进爸爸的书房,看到爸爸正在计算机前忙碌着,显
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报告的内容,并且能打印出来。爸爸还用这台计算机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呢。小熊看了就想:“好神奇哦!原来计算机有这么多用处啊!我也要好好学习使用计算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熊一起学习正确操作计算机啊?
2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正确操作计算机。出示课题: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板书: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板书完毕,教学生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来引入,既复习了旧知,又提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操作计算机意识。]
二、循序渐进,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一)任务一:认识Windows的操作界面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师示范并讲解计算机的开机操作,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显示器的电源按钮和主机的启动按钮,学习正确的开机顺序和方法。
2、出示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界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出有蓝天、白云、草地等。当学生说出界面上主要部分是一幅美丽的图片,教师适时讲解桌面的定义:这幅美丽的图片叫桌面(板书:桌面)。
4、教师出示不同风格的桌面背景图片,让学生从这么多美丽的图片中总出共性,总结出桌面的作用就是美化我们的界面。(板书:美化)。
5引导学生观察界面上的其他部分,说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当学生说出界面左侧有一些小图片和文字时,教师适时讲解桌面图标的定义:这些小图片和文字组成的图案叫做桌面图标。(板书:桌面图标)
6、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界面上的其他部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当学生说出界面最下方有一些小图片、文字和时钟时,教师适时讲解任务栏的定义:这些小图片、文字和时钟组成的条状物叫做任务栏。(板书:任务栏)
7、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1)老师指,学生说名称。
(2)老师说名称,学生指。
8、小结。
课件出示: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看到windows的界面主要由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几个部分组成。(让学生来说说空格里填什么,教师适时板书:界面)
9、知识阅读:Windows的简介,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就像是一个平台和大管家(用同学们的书桌和老师的办公桌来比喻操作系统,同学们在书桌上写作业、画画等,书桌就是写作业的平台;老师的办公桌用于保存和管理老师的办公用品,办公桌就是一个大管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