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复习知识要点
心理学教程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
个性心理(简称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感觉
知觉
认识过程(知)记忆
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思维
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
研究需要
心理学心理现象兴趣
个性倾向性志向
世界观
自我认识
个性心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人脑的结构
人脑由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1.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以下部位是低级中枢。
2.大脑两半球皮质分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3.低级中枢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二)大脑的功能
1.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心理
(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
(2)神经系统最基本活动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按起源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具体信号和抽象信号两类。
(4)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大脑的机能与心理
(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2)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它们各自管理着身体相反的那一半。
(3)皮层上四个叶在机能上有所分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
的映象,产生心理。客观现实,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是人脑加以反映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的实际内容,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的现实的反映。
(2)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3)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1.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心理产生于实践活动之中,也表现于实践活动之中,并在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和校正。
2.在人的一生中,心理是在不断发展的。儿童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是一个有阶段的连续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一)什么是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特点。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1.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
2.注意贯穿于各个心理过程的始终。
三、注意的种类
1.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2.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4)培养间接兴趣。
四、注意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3.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4.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2.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二、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器的不同,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感觉
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知觉的种类:
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
按知觉的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视觉适应较明显,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味觉、触觉等均有适应现象。只有痛觉很难适应,正因如此,才对生命具有保护意义。
(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①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同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3)感受性与训练。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
(二)知觉的特性(规律):
(1)知觉选择性。人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整体性。知觉的对象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把它们标示出来。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识记就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回忆就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指以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指以实际行动、动作、技能为内容的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持续的时间是0.25—2秒。
短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
这三中记忆是相互联系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就是瞬时记忆;如果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果加以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
三、记忆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四、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1.什么是识记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2.识记的种类
(1)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反复感知,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
(二)保持
1.什么是保持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2.什么是遗忘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3.遗忘的规律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对遗忘过程做系统研究的人,要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可看出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三)回忆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再现。
1.再认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
2.再现指过去经验的重现,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回忆。
3.再认和再现的关系再认和再现是过去经验的恢复,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和形式。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
第二节想象的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想象的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与客观现实想象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幻想可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是理想,消极的幻想是空想。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特性: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内容(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或记忆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2)根据思维方向和目标,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有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分析和综合。
2.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
三、思维形式
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一)概念
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掌握儿童概念掌握的形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
(二)判断和推理
1.判断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2.推理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推理的主要形式有两类: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四、创造性思维
1.定义: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某种事情的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2.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发散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主要表现为流畅、变通和独特。
五、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第五章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情感的概述
一、情感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二)情感和认识过程的关系
1.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依赖于认识,但它也反作用于人的认识,既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
2.情感和认识过程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
(三)情感的功能情感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1.情感的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行动动力,有发起和维持行为的作用。
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指在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中,情感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
二、情感的种类
(一)按情感的状态分类,可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
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
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3.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可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1.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积极的意志品质会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则会阻碍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
(二)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对情感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三、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意志努力。
第六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一)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二)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社会性、个性的个别性。
二、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们是推动
兴趣:它与全部心理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个性发展的
个性倾向性系统志向:在个性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动力因素,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集中体现了
(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观,个性的社会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的实质
个性心理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在认知方面的表现
自我认识系统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中情感方面的表现是人的心理的能动
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作用的表现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气质它是个性的个别性的集中表现
性格
第二节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和动机
(一)什么是需要
1.需要是当个体或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
2.需要的种类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研究小学儿童需要发展时,一般将需要分为四种: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二)需要与动机
1.动机是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便形成了动机。
2.需要和动机的关系: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3.动机的种类
(1)按动机的社会价值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
(2)按复杂活动的多重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二、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二)兴趣的种类
1.根据社会价值把兴趣分为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
2.根据兴趣的起因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3.根据活动效能水平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小学儿童的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使之能够最有效地去完成某种活动。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
(1)区别: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是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2)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相连,由于这三者的协同作用,才使人们得以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概括起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能力的种类
(1)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也叫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可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小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曲线分布,它的分布特点为处在中间位置上,即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处于极高或极低这两个极端水平上的人数较少。
三、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1.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2、气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气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但后天的生活环境会产生气质的掩盖现象。
二、气质类型及其表现
1.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的体液学说
(1)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的气质的分类方法历史久远,一直影响至今。他认为个体内有四种体液,其分布多寡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气质的主要心理特征:胆汁质容易兴奋、难以抑制、不易约束;多血质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情绪外显;粘液质安静沉稳、反应迟缓、情感含蓄;抑郁质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
(3)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在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时得到表现,由于在个体身上存在各不相同的组合,从而产生了各自神经活动类型,最典型的有四种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四种气质类型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即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因此,可以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揭示了人的气质类型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小学儿童的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1.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比气质容易变化。
二、性格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与气质
1.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2.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