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Shu Ping Jian Yi Jiao Lun Tan
·艺教论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
程迎接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几次修订以及国家颁布的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或师范类)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使得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得以清晰呈现。关键词:教师教育
音乐理论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75-02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音乐理论课程的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C14),项目组主要成员:杨德华、李屿、胡懿、余瑞、张艳,项目负责人:程迎接。
一、本科专业目录中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
的设置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普通高校本科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
第一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该版目录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目录中第十二类为艺术类,其9个音乐专业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音乐学、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打击)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音乐文学和音乐音响导演。这9个专业均将在文艺单位、专业艺术院校(系)、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可见当时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的培养工作尚未纳入高等音乐教育的专业目录。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和视唱练耳为所有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声、复调和曲式则是除音乐文学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必修音乐理论课程。此外,中外音乐史和配器也为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这一时期的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偏向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
第二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版目录在文学门类的艺术类中专设了音乐教育专业,首次明确了高等音乐教育为中等学校培养音乐师资的业务目标。音乐教育专业设置的音乐理论课程有: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作法、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指挥法、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等。
第三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本次修订在文学门类之艺术类的音乐学专业中,单列音乐学(师范类)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为:培养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音乐理论课程有: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基础、音乐美学等。
第四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新增艺术学门类。该版目录中,音乐教育和音乐学(师范类)专业名称已经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在教育学门类增设艺术教育专业(可授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明确其毕业生就业方向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或业余艺术学校从事艺术训练工作。主要艺术理论课程有:艺术创作原理、中外艺术史、艺术作品鉴赏、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实践、艺术教育概论、艺术心理学等。在独立的艺术学门类中,设置的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其毕业生均面向专业各级文艺单位、文艺表演团体、中小学校、文化馆站、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表演、创作、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又为本专业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音乐理论课有: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声、复调、曲式等,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75
Yi Shu Ping Jian
二、课程计划和方案中的音乐理论课程设置概况
(一)80年代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中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1980年3月5日,教育部颁发《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培养中等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音乐教师为目标。其必修课程的音乐理论课程增加了中学音乐教材教法、合唱与指挥、民族民间音乐、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外音乐史等非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专业主修、选修课程中则出现理论作曲、和声与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法等作曲技术理论课程。
198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二年制和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明确专科层次的师范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级中学音乐教师。教学计划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主干课,体现少而精的原则。
专科专业目录(二)90年代课程方案中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进入90年代,为了深化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国家教委体卫艺教司1996年2月27日制定下发了《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三年制“课程方案”中的12门专业课程中音乐理论课程有: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基础和声、歌曲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音乐简史与欣赏、小型乐队编配常识等。二年制“课程方案”中的音乐理论专业课程设置与三年制的基本一样,但在专业课程数量和教学课时属上均有所减少。
90年代中期,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系科根据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一些综合性音乐理论性课程,如《电脑音乐制作》《钢琴文献与教学法》《声乐文献与教学法》《音乐论文写作》等。
(三)21世纪课程指导方案及纲要中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必修课开设的音乐理论及相关课程有: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选修课中开设的音乐理论及相关限选课程有:歌曲写作与改编、小型乐队编配、合奏与指挥、音乐美学基础。专业任选理论课中则达到20门,如音乐教学课件制作、计算机音乐等,多学科多专
业的综合性课程占比大。整合型课程的设置成为主流,如《乐理与视唱练耳》由音乐基础理论(乐理)和音乐听觉训练与视唱实践整合而来。《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是将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部分配器法常识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加以有机整合和拓展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在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欣赏》(中国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中国民族音乐》和《外国民族音乐》是两门新兴课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
三、结语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或师范类)专业中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的分析可以发现,80年代表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育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忽视对学生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90年代之后开始重视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诸多教学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效。进入21世纪,在2012版专业新目录里,之前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既可在教育学门类的艺术教育体现,也可以在音乐与舞蹈学类的音乐学专业凸显。这一改变其实也更明确了教师教育音乐专业或音乐师范类,既属于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方向,同时指明了不能照搬专业艺术院校的音乐学或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更具教育性与专业性并举,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祺.全国高校专业解读(2014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文件选编(1980-1987)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厅〔2006〕12号.信息索引:360A17-08-2006-0651-1,2006.11.29. du/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0611/
t20061129_80346.html.
[9]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一)至(二十七)[J].中国音乐教育,2000,(01)-2002,(04).
7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