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故事篇之景阳冈打虎
一、原著回目
《水浒传》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二、故事概括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过景阳冈。在冈下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由于酒力发作,便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连躲过两次。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急忙跳开。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又举起哨棒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三、情节结构
1、情节构成。
(1)开端:武松来到阳谷县,在一家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听说景阳冈上有老虎,决定上山打虎。
(2)发展:武松来到景阳冈上,看到一块大青石,便在上面休息。突然,一只白额吊睛猛虎从树林里跳出来,向武松扑来。
(3)高潮:武松与老虎展开了搏斗,最终用哨棒将老虎打死。
(4)结局:武松拖着老虎的尸体下了山,遇到了一些猎户,他们看到武松打死了老虎,非常惊讶,便将武松带到了阳谷县衙。阳谷县令听说武松打死了老虎,非常高兴,赏赐了武松一些银子,并任命他为步兵都头。
2、构思特点
(1)悬念设置:故事开头就通过描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的场景,以及店家对景阳冈上有老虎的提醒,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让读者对武松的命运产生了悬念。
(2)情节转折:当武松上了景阳冈后,发现真的有老虎,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老虎展开了搏斗。这个情节转折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3)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对武松打虎过程的详细描写,如老虎的攻击方式、武松的反应和应对策略等,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场激烈的搏斗。
(4)人物塑造:在故事中,武松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勇敢、机智、果断,同时也有着普通人的恐惧和犹豫,这些特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
(5)结局处理:故事以武松成功打死老虎为结局,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同时,故事也通过武松与店家的对话,表现了他的谦虚和知恩图报的品质。
3、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情节发展方式,可以逐渐强化双方的矛盾,紧凑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方式是为完美结局做铺垫,读者也会在此过程中产生心理期待。
(1)三个回合
第一回合:猛虎扑来,武松侧身一闪,躲到老虎背后,然后用哨棒猛打老虎的头,但哨棒却打在树枝上断了。
第二回合:老虎再次扑来,武松扔掉哨棒,用双手抓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踢老虎的脸和眼睛。
第三回合:老虎又挣扎起来,用尾巴横扫武松,但武松跳开了。最后,武松用拳头打死了老虎。
这三个回合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武松的勇猛和机智,也表现了他与猛虎搏斗的惊险过程。
(2)三次铺垫:
酒家真诚地劝说,却被武松误认为是吓唬、想谋财害命;
道旁树干上的提醒文字,仍被武松认为是诡计、想吓唬人;
看到山神庙上的印信榜文,武松方知景阳冈上确实有虎。从“三碗不过冈”,到只有“巳、午、未”三个时辰才能过冈,再到山神庙一看、二思、三想。步步设悬,层层推进,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又凸显老虎的厉害,更能衬托出武松的真实。
(3)三个念头:
得知山上真的有虎,武松的第一反应是内心害怕,要回酒店;
第二反应是不能回去,怕人耻笑,不是好汉;
第三反应是自我壮胆“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这三个念头在武松心中一闪而过,既表现了武松也有着害怕的常人真实的一面,又表现了武松的英雄胆气。
(4)老虎三招:
一扑,一掀,一剪。老虎一扑,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这个身手了得!
老虎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反应敏捷。
老虎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
(5)武松反击:
一棒,一揪,一按,接着一顿乱踢,踢得那虎“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一顿猛拳,打得五七十拳,打得那老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把棒撅又打了一回。
四、人物形象
1、主要人物:
武松:清河县人。在景阳冈上醉打猛虎而名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后来怒杀西门庆、潘金莲,为兄长武大郎报仇。武松是家喻户晓的英雄,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征方腊时被天师包道乙砍去一臂。后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活到了八十岁。
2、人物分析:
武松:勇敢、机智、强壮的英雄形象。
首先,武松的勇敢和胆识是他形象的核心特点。面对凶猛的老虎,他毫不畏惧,毅然决定与之决斗。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这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英雄。
其次,武松的机智和观察力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在与老虎的搏斗中,他能够迅速地观察老虎的攻击方式,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此外,武松的强壮和力量也是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与老虎的搏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和耐力,这使他能够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坚持下来,并最终获得胜利。
武松的形象不仅在故事情节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
五、主题思想
《景阳冈打虎》通过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的故事,给了人们多方面的启示,引发读者对勇气、力量、英雄主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1. 勇气和力量:武松在面对凶猛的老虎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最终成功地将其打死。这一情节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 英雄主义:武松是一位英雄,他在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他的行为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即为了正义和公共利益而勇往直前。
3. 武松的性格:故事也展现了武松的一些优秀品质,如勇敢、机智、冷静和果断。这些品质使他能够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故事中,老虎作为自然界的强大存在,与人类形成了一种对峙关系。武松与老虎的搏斗也可以被视为人与自然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相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六、艺术手法
《景阳冈打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它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展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1. 描写生动:作者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将武松打虎的过程呈现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人物塑造:通过对武松的性格、行为和语言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果断的英雄形象。
3. 情节紧张:通过对老虎的描写和武松与老虎的搏斗,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故事中的打虎情节紧张刺激,让读者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阅读兴趣。
4. 对比手法:将武松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如与酒家的对话、与老虎的搏斗等,突出了武松的英勇和智慧。通过对武松和老虎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同时也突出了武松的英勇和智慧。
5. 象征手法:故事中的老虎象征着邪恶和危险,而武松则象征着正义和勇敢,这种象征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意义和深度。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景阳冈打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七、语言特
1. 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文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等形象生动,如写武松的形象时,用“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千百斤之气”来形容他的威猛。
2. 简洁明快: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使得故事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3. 口语化: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化表达,如“你这鸟人”“却不是作死”等,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富有亲切感。
4. 富有情感: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时,运用了大量的情感化语言,如“心头一跳”“胆战心惊”等,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5. 地方彩:故事中的一些方言、俗语等具有浓郁的地方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八、专题训练
1.改编经典的前提是尊重原著,下面这段台词与《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内容多有不符, 请围绕“打虎”的故事情节和武松的人物形象,说说有什么不同。
“哎,竹板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武松打虎,武、二、哥。说话那么一天,武松抄家伙,直奔景阳冈,他心里乐呵呵。要说打老虎,还得是武二哥,打了虎,出了名,天下
传说。可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是公还是母?是高还是矬?一个还好办,我跟它能比画,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转身刚要走,心里又琢磨;大伙儿为打虎摆了好几桌,戴红花儿,我可怎么说?猛听林间一声老虎吼,似半天霹雳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紧,可性命更难舍,扭头快快把山下,别的顾不得。”
【答案】从故事情节来说,快板台词中是众人摆酒请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时,武松因胆怯逃走了。原著中是武松饮酒之后主动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从人物形象来说,快板台词中的武松虚荣、胆小,原著中的武松勇猛果断,武艺高强。
以家人之名二哥结局【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
根据“大伙儿为打虎摆了好几桌,戴红花儿,我可怎么说?猛听林间一声老虎吼,似半天霹雳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紧,可性命更难舍,扭头快快把山下,别的顾不得”可知,快板台词中是众人摆酒请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时,武松因胆怯逃走了。原著中“你看俺过得去冈过不去冈”“如今,你道冈上出了猛虎,俺是偏要过冈”可见,是武松饮酒之后主动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根据“他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是公还是母?是高还是铿?一个还好办,我跟它能比画,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转身
刚要走,心里又琢磨;大伙儿为打虎摆了好几桌,戴红花儿,我可怎么说?猛听林间声老虎吼,似半天霹雳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紧,可性命更难舍,扭头快快把山下,别的顾不得”可知,快板台词中的武松虚荣、胆小。原著中“你看俺过得去冈过不去冈”、“如今,你道冈上出了猛虎,俺是偏要过冈”可见剧本着重体现了武松喜欢逞强、勇猛无畏的特点。
2.《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众多的英雄好汉中,打虎英雄武松就是最具传奇彩的一位。据此完成下面两小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