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中国、云南瓷器发展史】
云南陶瓷文化
陈颢昆明市博物馆
寻玉溪青花瓷:云南瓷文化的没落与复兴梦想
玉溪窑:从遗失的文明到产业推动力
元代传入云南、作品惊艳世人的玉溪窑青花瓷,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沦为失落的文明,生产技艺与原有的辉煌早已不再接续。虽然光彩夺目的古玉溪青花瓷因为稀缺逐年成为收藏圈的新宠,但这丝毫无法挽救玉溪瓷窑及云南瓷文化没落的现实。
玉溪窑经历了被发现、学术争议、文化保护等漫长而曲折的发现之旅。然而重塑玉溪窑文化,却是更为艰困的历程。技艺延续、资金投入、产业方向,无一不存在困惑。
在国内主要产瓷地区都在千方百计利用自身陶瓷历史与文化,培植瓷的声名之时,玉溪窑文化是否可以走类似路径,以寻求玉溪陶瓷产业的振兴,确实值得观察。
传递信息的方式据记者的调查,玉溪可能要建设一个瓷窑文化创意产业园,但这个方案尚未完整出炉。这或许延续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线。而现实是,玉溪的老柴窑孤立在菜园之中,原有的玉溪窑文化与景德镇等地相比,有着被严重割裂的历史断层。
goodtime
利用玉溪华宁陶本身所具备的产业基础,紧密咬合玉溪古窑文化,重新包装品牌,不失为一个办法。然而要怎样利用好玉溪古窑文化品牌,推动包括日用、精密等各种陶瓷生产,确实需要一个长远的培育与科学的规划。
电脑密码古瓷窑遗址孕育的玉溪“瓷都梦”
元代传入云南的青花瓷工艺在玉溪扎根,留下众多珍品在制陶业没落的今天,人们正在努力重现瓷文化的辉煌。
如果不是专家和媒体的一再提醒,多数玉溪市民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还曾因为陶瓷而闻名。
历史上的玉溪青花瓷,被认为是景德镇以外,烧制早期青花瓷的重要地区。现在,元明时期遗留下来的玉溪瓷窑,在收藏市场上悄然崛起。
与历史的辉煌相比,玉溪青花瓷的现实际遇则显得落寞许多。被认为是玉溪青花瓷重要传承地的瓦窑村,早已见不到青花瓷的影子,村办陶瓷厂依靠仅有的几个制陶师傅,生产着简易的农用陶器。瓷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迷失方向。
但是,玉溪市政府并未放弃,“重振瓷窑文化”的口号一再被当地强调。2011年年底,玉溪提出了“建设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方案,欲借助产业振兴,挖掘历史价值,重振玉溪瓷窑。
2012年1月中旬,都市时报记者来到玉溪,观察这里的瓷文化产业,以及在这里孕育的瓷都梦想。
玉溪青花瓷:属于云南的精品
“你看看这个泽,真是太美了……看看这人物的细节,雕刻太精致了!”王庆九边介绍,边小心翼翼抚着手里的“宝贝”,手指在陶瓷表面游荡着,言语中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赞美和些许得意——对自己淘到这些宝贝的得意。他大方地介绍着摆放在他的客厅和房间橱窗里的收藏,那是上百件陶瓷珍品,包括佛像、人物像、花瓶、器皿、青花瓷碗及各种工艺品等等。
这些陶瓷珍品,正是赫赫有名的玉溪窑生产的,准确来说,是玉溪青花瓷和华宁陶。它们的生产年代从元朝到民国年间不等。
王庆九戴着一副传统的金属框眼镜,衣着朴素,言谈举止露出温润儒雅的气质。如果没有来到他的家中,亲眼见到那些摆放在客厅和房间橱窗里的藏品,人们看不出这位当地高校的老师和其他知识人有什么不同。
2002年才开始“识实物”的王庆九,属于较早的本土收藏者。现在,他已是玉溪本地收藏
圈中小有名气的人物,手中的“宝贝”数量在藏友中一度名列前茅。
王庆九认识中国陶瓷,是从研究景德镇瓷器开始的。出于对收藏的兴趣,他从各方面学习了一些关于瓷器收藏的知识,在丰富中国古代陶瓷史知识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
华宁窑居然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玉溪土生土长的他没有想到,这些在他的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普通瓷窑,居然有那么多精美的精品,存在那么高的艺术价值。
普通话等级考试教材
领着客人参观完橱窗里的华宁陶,王庆九让客人在客厅稍等,自己进出另一间房两次,捧出两个玉溪青花瓷碗和一个玉溪青花瓷瓶。三件器物都外形玲珑,小巧精致。胎质细腻,呈灰白,青灰的釉彩若隐若现,周身布满冰裂纹。装饰手法以青花划花为主,纹饰俭朴生动、青花呈深沉。构图繁而不乱,严谨中透着洒脱。长时间端详那收放自若的纹理,仿佛看到古人才有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始于元代兴于明朝的瓷器生产业
元代,是玉溪青花瓷的发源时期。跟随元世祖忽必烈疾驰的马蹄,中原的汉人大规模迁入云南边陲。为稳定统治,《元史》记载,当时统治者安排大量屯田的汉人定居云南。“梁千户翼军屯,世祖至元三十年,梁王遣使诣云南行省言,以汉军一千人置立屯田……后迁于新兴州(今玉溪),为田三千七百八十九双。”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汉人进入玉溪。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商业文化随之而来。玉溪陶瓷烧制技术普遍被认为始于这个时候。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瓷土、釉料、钴料和丰富的燃料,瓷器烧造技术在这里生根、发展。
在以后的丧葬、婚娶中,玉溪本地产的青花瓷基本满足了百姓的需求。明代开始,玉溪青花瓷达到繁荣鼎盛时期。当时的玉溪瓷器制作工艺精湛,青花绘画技艺精美细腻,是景德镇以外烧制早期(元、明)青花瓷的重要地区,瓷器生产数量之庞大,使得政府都开始征税。
这段历史,牢牢奠定了玉溪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十多年前,人们还以为玉溪及云南地区火葬墓中陪葬的青花罐、玉壶春瓶、碗、盘等都是由外地带入。直到
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葛季芳在玉溪县(现玉溪市红塔区)东南2公里处的瓦窑村发现古代瓷窑遗址。这成为云南迄今为止唯一经过证实发掘的古代窑址,填补了云南古陶瓷研究的空白。窑址中,发现了瓷器釉青花瓷、青釉瓷等,其风格特点与火葬墓出土的器物非常接近,学术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是本地窑工烧制的。这个发现令他们大为兴奋,想不到地处边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云南省竟也有青花瓷器生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地精致青花瓷出土,人们发现其花饰与同时期的景德镇瓷器花饰非常接近,甚至有人猜想:“景德镇是否师从这里?”“景德镇的原料是否可能从这里提供?”这些猜想引发了国内外陶瓷界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使之成为一个轰动一时的国际课题。
五十多年过去了,以上两个疑问都没有得到印证。而人们也逐渐弄清了玉溪青花瓷业的衰落过程。
在发现的玉溪窑青花瓷器中,几乎没有留下清代的痕迹。据此人们推测,玉溪窑青花瓷烧制的末期约在明朝末年。事实上从明代晚期开始,玉溪窑虽然还在烧制青花瓷器,但是许多产品在绘画图案上没有创新,画工随意粗糙,已露出衰退的迹象。
明代晚期以后,随着云南和内地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地商人的大量货物源源不断涌入云南,包括玉溪窑在内的众多地方烧制的青花瓷,被物美价廉的景德镇青花瓷取代,窑最终停产。元、明时期的玉溪青花瓷自此成为“孤品”。
建水紫陶-云南陶瓷代表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土配制。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民间制陶工艺,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早在1921年,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
其特点表现在:1、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2、建水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美轮美奂。清以来,建水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之上。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加上其独创的“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是中国陶艺装饰的奇葩。它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彰显了名家捉毫濡墨,悬肘运笔的厚实功底,也传承了建水陶独一无二的制陶工艺。以古朴斑斓的视角冲击,纯洁淡雅,自然纯朴的感染力,给人以优美单纯的宁静,有“雅陶”之赞美。正是有历代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与工匠们的倾力合作,精心打造,才使建水陶成为集实用
建水紫陶价值、审美价值于一体的高贵、典雅的艺术品而荣登大雅之堂。
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是难得的工艺品。它采用“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淡艳”装饰效果和无釉磨光工艺,将书法艺术与紫陶加工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丰富多样,精美绝伦,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因耐酸、耐温、透气、防潮和保温久的特点,用汽锅蒸肉类、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可滋养身体和治病,著名的云南名特小吃,云南汽锅鸡,其汽锅即为建水紫陶产品;用紫陶炊具盛藏食物,隔夜不馊;用紫陶茶壶泡茶,纯正不变味;用花瓶插花经久不凋;摆于案头或博古架上,会令人陶醉于艺术世界之中。
建水紫陶的主要工艺特征分六步,漂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土窑高温烧制和无釉磨光。不过土却是建水紫陶生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紫陶的泥料需腻而黏不含砂粒,面对眼前颜和土质没有多大区别的五彩土山,那一层土能够做陶,就只有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才能慧眼识得了
这里出产的紫陶“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它虽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却鲜为人知。遗址的发掘让这里流传着“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唐时明月宋时风华。因而尽管被文人誉之为“滇南琼玉”的紫陶工艺一百多年前才开始,但它其实早在碗窑上千年做陶瓷的历史过程中便已埋下了伏笔。
其实建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有着五彩斑斓的彩,又有泥土的沉静与稳重,有陶器的
质地,却又有着瓷器般的响声,有琉璃般的质地润泽,却显示古朴斑驳的陶变机理——建水紫陶。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在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陶瓷
艺术犹如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被人们称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在建水古城北郊的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在村子身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在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首次对建水古窑遗址和陶瓷残片进行的叩访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残片,从此,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唐时明月宋时风华的中华文化遗韵。
建水紫陶陶器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磬。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种不同颜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烧制而成。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其实就是柸体不上釉,瓷器烧成后用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这样质地细腻,光亮如镜,轻轻敲击有金属之声。在发展过程中,上个世纪初,有人创造了在成型的紫陶坯胎上书写绘画,或画梅兰竹菊山水人物,或写唐诗宋词行楷隶篆,以刀作笔再行雕刻,填以白泥刮扫的装饰手法,取得中国山水画般的独特的艺术效果。之后又进一步发展,再创“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使建水紫陶艺术价值和艺术效果大增,走进辉煌的艺术殿堂。
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在刚过去的那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建水紫陶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被选入我省特展品,进入云南馆进行参展,以卓尔不的气质和魅力再次展现世人面前。这次参加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很好的楔机,建水紫陶由此走出了云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民间制陶工艺,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建水紫陶真可畏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
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釉汁纯净,以淡青为主,黄或青黄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
兔年发红包的吉利数字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当时还有婺州窑、湘阴窑和丰城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
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饰飞天纹、宝相花纹、兽面纹和蟠龙纹。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含铁量多则胎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为衬托,来展现各种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从其产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枣、棕榈纹样及书写阿拉伯文等方面来看,可能出现了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梦见硕果累累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纯正者少。釉里红呈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陶瓷修复技术
古陶瓷器物的种类繁多,每件器物的损坏部位和损坏程度各不相同。陶瓷器的损坏情况主要有:破碎、断裂、短缺、剥釉、脱彩、严重风化酥解、锈蚀、以及人为修理不当而产生的其它问题。在实施修复中,根据不同的损坏情况和施工要求修复过程可分为:清洁、拼对粘接、配补、加固、打底、作、仿釉和作旧八项工艺。本文将就此与修复爱好者们进行探
讨。
一、清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