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选量化评价标准说明
职称评选量化评价标准说明
根据参评系列(专业)岗位实际,将量化标准分为科研开发、生产岗位、行政管理等类别。量化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评价指标两部分。各评价要素基本分值最高10分,每项评价要素最终分值为基本分值乘以权重。各评价要素具体量化要求如下:
一、学历学位。对参评学历学位进行审核,根据学历学位层次量化评价。按参评人员具有的符合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学位打分,若多个学历学位同时符合要求,择高打分。
二、专业工作经历。对参评人员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进行审核,根据具体时间进行量化打分。评价标准中的专业工作年限对应学历为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破格参评高级职称或中专破格参评中级职称时,每档专业工作年限须加两年。
三、外语水平考试成绩。根据参评人员参加集团公司职称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含托福成绩)除以10直接量化打分。参加托福考试,成绩500分以上和俄语80分以上的人员可视为成绩合格。参加新托福考试成绩按标准折算后量化打分。
参加集团公司托福(俄语)考试成绩计算标准
序号
托福考试成绩
新托福考试成绩
俄语考试成绩
折算量化分数
1
400-429
32-38
50-59
30
2
430-469
39-51
60-69
40
3
470-499
52-60
70-79
50
4
500-530
61-71
80-90
60
5
531-560
72-83
91-100
70
6
561-600
84-99
101-110
80
7
601以上
100以上
110以上
90
四、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成绩。根据参评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成绩除以10(保留一位小数)直接量化打分。
五、能力水平。主要对参评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相关能力素质进行评价。包括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和实践能力、创新创效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等内容。
参评人员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审核其现职称以来已发表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根据发行级别、学术价值、影响范围做出相应评价。
(一)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分类原则
1. 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是指被SCI、SSCI、EI、ISTP四大国际索引所收录的国外期刊;
2. 专业核心期刊是指依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提供的检索报告确定的本专业领域刊物,具体见核心期刊目录。
3. 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石油学会论文集》、《IADC承包商协会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具体由专家确定。
4. 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钻井承包商协会论文集》、《井下作业承包商协会论文集》、集团公司级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具体由专家确定。
代评中级职称
5. 局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局级(公司级)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6. 处级技术交流会议上交流的专业技术论文是指被处级(公司所属二级单位级)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7. 汉译英(外文)的译文,执行发表级别标准;英译汉(外文)的译文,执行发表级别标准低一级的标准。
8. 专著,是指著作者专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造性的著作,个人撰写部分字数需达到5万字以上
9. 编著,是指整理、增删、组合或编排他人著作而形成的新的作品严格的来讲编著属于汇编作品
10. 代表性作品级别以公开发表单位级别为准。
(二)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打分原则
“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评价重点突出对论文的载体层次、科学严谨性和学术创新性、贡献价值和影响力三个维度综合评议。以本人任现职以来发表或交流的最高级别的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确定分值区间,多篇论文时,以合著人数确定加分,加分不能超出确定分值区间的上限。具体如下:
以发表或交流的本人最高级别的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确定分值区间,独著的取分值区间中间分值;合著的以区间最低分值为基础分,再加0.1*(分值区间中间分值除以人数)。其他论文论著(代表性作品)累计加分,每篇加0.1*(分值区间中间分值除以人数),累加总分不超过确定区间的分值上限。
同篇论文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不重复加分;公开发表过、同时又进行会议交流的论文不重复加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