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探析
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探析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的重要阵地。职业精神是技校生优质就业的前提,然而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影响职业精神教育的主要因素,使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紧迫性在被认知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以期对技校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更加深入和具体,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业需求、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校学什么专业好男生
标签: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实施策略
由于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技工教育培养出的技术工人往往在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技工教育的发展异常艰难。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方针,技工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看,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技工教育的重心也不断从注重技能人才的数量逐渐转向注重人才质量的提升。技工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
践中往往是重职业能力的教育而轻职业精神的养成,这与社会要求和技工教育的办学理念不相适应。
1 技校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职业?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对职业的解释如下:职业是指人们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合法、有报酬的工作。什么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认可的,具有职业特征的持续、稳定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 笔者认为,职业体现了一种职责,那么人们就会在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便是职业精神。
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职业准备时期,良好职业精神的培养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精神有许多共性,比如热爱一线生产服务工作的职业观、精工细作的职业态度、勤劳奉献的职业情感、遵时守纪的职业作风等都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的职业精神。同时,职业精神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的职业要求的职业精神在核心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区别。学生所学专业不同,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行业需要,提炼出其核心精神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2 技校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的当下,技工教育的确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也助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来自社会、学生及技工学校自身固有观念的影响,使技工教育仍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2.1 学生自身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是因为不爱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得已进入技工学校,长期以来的学习受挫经历,导致学生不思进取,学习不努力,对职业或人生前途感到迷茫,职业信念不堅定,职业理想不明确。其二,技校生纪律意识淡漠,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适应单位工作制度。其三,技校生就业时往往没有做好下苦功的准备,不愿从事最基础的一线岗位,抱怨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频繁跳槽。
2.2 学校教育问题
目前,技工学校基本上并没有制定形成清晰有效的职业精神考核标准。与职业精神相比,操作技能水平高低看得见、拿得出,所以考核标准明确。然而,职业精神更是一种心理的、精
神层面的教育,仅仅只是依照传统教育模式,以教材为标准进行考核,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职业精神意识,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只能是一种口号。因为没有考核,学生缺乏职业精神学习的内在驱动,只重视专业实操学习,对于基础课学习比较抵触。同时,职业精神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脱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大多仅是流于形式,更有一种预定工人的成分,还没有真正做到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对接,学校对企业的用工要求不清楚,职业精神教育不具体,在教学方法上单一枯燥,体验性和趣味性不强,教育效果差。
3 影响技校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因素
3.1 社会环境的因素
(1)社会对技工教育认知上的偏差导致技工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对普通高中普遍追捧,“普高热”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技工学校招生困难,技工学校招录对象整体素质较低。大部分技工学校为维系正常的教育活动,不得不降低对生源质量的要求,甚至入学无门槛、无要求,对于所有学生敞开大门。技工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中考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这便造成了后续教学及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教师不得不放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
精神的教育任务上不能兼顾。
(2)现实文化影响的多元化及传播方式的不可控性对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产生了片面性的引导,影响了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养成。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到了太多的负面信息,如“学得好不如嫁”、“不给好处不办事”、“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思想,这种他们耳闻目睹的负面事例,对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技校生产生了更为消极的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工学校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培养的难度。
3.2 家庭学生因素
(1)家长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的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上学的最初目的是消极和无奈地,学生在初中阶段便不爱学习或即使爱学习也无法提高成绩,初中毕业才十五六岁,不足法定用工年龄,不能工作,家长害怕学生小小年龄在社会上学坏,只好选择技工学校。这些家长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多的关注的是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对职业技能、职业责任主观忽视,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到底如何家长也不予主动关心,认为学生送到学校上学,教育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这便使得教育不能形成合力。(
2)技校生消极、懈怠情绪严重。技工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学习便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然而大部分的技校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对成绩,对能力高低,甚至对自己的将来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消极、懈怠情绪是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3.3 技工学校的问题
(1)学校对职业精神教育不够重视。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社会人,已经成为技工学校,乃至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然而,由于认知上的模糊和偏差,技工学校专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考核,职业精神教育备受冷落。课时设置被边缘化、教学内容随机确定和师资分配遭到挤压等现象普遍存在于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课程中。
(2)学校与企业评价标准不同,职业精神评价标准入职前后存在矛盾。学校职业精神教育偏重于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层面,而企业职业精神的评价以员工绩效为主,偏重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的考核,其中尤以业绩为重。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各方面表现如学习成绩、行为规范等都很优秀,但是进入到企业后,可能并不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这样不但对学生个人心
理上的冲击较大,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也产生了不良的影響。
4 加强技工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策略
(1)学生管理中借鉴企业管理思想,模拟企业化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化激励机制,使学生一入学校便意识到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职业人,提前了解企业员工的基本规范,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敬业创新精神和服从管理的意识。以较高素质和良好形象顺利走入企业和社会。
(2)用形式多样的互动式主题活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互动式主题活动的过程是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积极互动,充分思考讨论,共同成长的过程。借鉴各类拓展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计和改进,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强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直接灌输为间接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的体验中总结感受,增强职业精神意识。另外,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性主题活动可广泛用于班级管理,乃至整个在校生的学校管理中。
(3)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能将现实意义的职业精神价值尺度搬进学校,移植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强化学生职业精神养成。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进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除了按照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协议,有组织的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外,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教学。一方面,学生走出去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将课堂搬到企业车间,感知真正的劳动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聘请优秀的一线工人作为职业精神教育的辅助教师,或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座,用自己真实的工作经历、精彩的职业案例鼓励教育在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总之,技工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强调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通过积极探索培养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帮助技工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宦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严亦飞.浅谈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若干对策[J].才智,2016,(16).
[3]王中,邱雷.关于职业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职业,2014,(24).
[4]曲娜.中职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