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考编学霸笔记-幼儿认知的发展(2)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记忆的发展(3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这三个环节(客观题)
表述2: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
表述3:识记、保持、再认再现
•再认: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比如:看到后,想起来。好比选择题) (客观题)
•再现: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之呈现在头脑中。(事物不在眼前,能够想起来)
(一)幼儿记忆的特点  记忆口诀:无机形两亿    (客、主观题,一定背会)
•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意识性)
•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理解性)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内容)
•记忆的恢复现象
•回忆的发展。
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意识性)  (标红的以客观题为主)
•幼儿时期最主要的识记方式是无意识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有意识记发展的速度明显高于无意识记。(3岁前只有无意记忆)
效果幼师考编时间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
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理解性)
•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理解力差,幼儿在记忆时较多地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
效果: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内容)  (主观题:材料分析为主)
(1)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2)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
(3)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并且它们的差别逐缩小
(例子:给幼儿园小班说长颈鹿两种方式:一是看图,二是说长颈鹿的特点,看图效果优于说的效果;大班孩子给看图与说长颈鹿的特点效果差距不大。)
效果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补充:记忆内容的变化    记忆口诀:运情形语 (先后顺序)
•运动(动作)记忆: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比如:喂奶)出生后2周左右  最早
•情绪记忆:(印象最深刻)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个月左右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比如:彩鲜艳的玩具)6~12个月左右的记忆。(幼儿用的最多,效果最好)
•语词记忆: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1岁左右 最晚
汇总:
意识性:无意记忆用的多;无意记忆效果好
理解性: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记忆内容:形象记忆用的多;形象记忆效果好
4.记忆的恢复现象  (客观题)
记忆恢复(记忆回涨)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年幼儿童记忆恢复现象比年长儿童更显著。
5.回忆的发展
(1)杰出的再认能力 (这个玩具自己有,出门看到其他人有,会说我也有。)认出自己熟悉的人
(2)回忆水平的提高
(3)长时记忆的发展 (幼年健忘:不记得3岁前的事情)
记忆口诀:无机形两亿
(二)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主观题:材料分析)选背题
记忆口诀:生意兴隆有策略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复述策略:死记硬背;组织策略:把学到的东西整合、列表格、分类;检索策略:提醒)精细加工策略:关键词记忆。
(三)遗忘    (客观题)
概念:
遗忘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过程。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20分钟之内遗忘的量最大,遗忘最快;做到及时复习。
幼儿想象的发展(23分)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分类(客观题)
(1)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有意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颗程度和独立性分为: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比如:看过西游记在想人物情节。原来就有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之前没有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