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智精品网

慧智精品网是一个综合百科网

秦国

过秦论上ppt_《过秦论》

2024-05-28 18:25:06

《过秦论》【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文章主旨: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掌握基本文言知识: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培养思辨能力: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秦国为什么...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

2024-05-28 18:24:29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教案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包括条件、时间、过程。2.知道秦朝建立后的制度创新及巩固统一的措施。3.结合材料及合作探究,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及其深远影响4.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秦朝灭亡与暴政的联系5.认识秦朝的建立及其措施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

高中语文_过秦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4-05-28 18:24:17

《过秦论》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词语、句式。2.掌握秦朝兴亡的过程,分析其灭亡原因,理解写作意图。3.加强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学习本文中的论证方法。一、导语:齐读这两首诗歌,先看看名人眼中的贾谊是什么形象?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 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这两首词都抓住了哪个词来评价贾谊的?...

秦国三十八位君王列表解译表

2024-05-28 18:23:40

秦国三十八位君王列表解译表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拥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在秦国的统治历史中,曾经有三十八位君王相继登基,他们的治理方式和对国家的贡献不尽相同。下面是秦国三十八位君王的列表解译表:    1. 祖公:秦国的开国君主,为秦始皇的祖先,为秦国的奠基人。他开创了秦国的历史,并奠定了秦国的国运。    2. 献公:...

杜牧《阿房宫赋》赏析

2024-05-28 18:23:27

杜牧《阿房宫赋》赏析(2015-02-26 18:03:12)杜牧是个有着很强历史使命感的作家,人们耳熟能详的“,隔江犹唱后庭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诗句,就体现杜牧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思。他写作《阿房宫赋》的时候不过二十三岁,当时,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他一登基就大兴土木,营造宫室,沉溺声,游宴无度,不理朝政,杜牧有感于此,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024-05-28 18:23:0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作者】苏洵【朝代】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

《阿房宫赋》

2024-05-28 18:22:27

《阿房宫赋》秦国为什么会灭亡阿房宫,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中采用 “e fang gong”的读音,而文学界还存在有“e pang gong”和”a fang gong“这两种读音的争论。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驰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但史料和考古挖掘工作都表明阿房宫并未完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火烧咸阳宫殿,“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未提及阿房...

古诗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2024-05-28 18:22:15

古诗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标题为后人所加,又名《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负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2024-05-28 18:22:00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学生版《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作品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来贿赂秦国就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古文观止·六国论》译文与赏析

2024-05-28 18:21:49

《古文观止·六国论》译文与赏析六国论六国论北宋·苏辙【题解】苏辙,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他与父苏洵、兄苏轼号称“三苏”,并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他的文章以策论文最为精彩,本文便是策论文中的代表作,原名《六国》,“论”是后世学者选文时添加上去的。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原文】尝读六国世家[54],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

2014高考语文会考篇目:六国论

2024-05-28 18:21:25

2014高考语文会考篇目:六国论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六国论译文【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

《韩非子·初见秦第一》白话译文

2024-05-28 18:21:14

《韩非子·初见秦第一》白话译文我听说,“不知道就说,是不明智;知道了却不说,是不忠诚。”作为臣子不忠诚,该死;说话不合宜,也该死。虽然这样,我还是愿意全部说出自己的见闻,请大王裁断我进言之罪。我听说:天下北燕南魏,连接楚国和齐国,纠合韩国而成合纵之势,打算向西来同强秦作对。我私下讥笑他们。世上有三种灭亡途径,六国都占有了,大概就是说的合纵攻秦这种情况吧2我听说:“用混乱的进攻的将灭亡,用邪恶的...

杜牧《阿房宫赋》高考默写知识点

2024-05-28 18:20:51

杜牧《阿房宫赋》高考默写知识点杜牧《阿房宫赋》高考默写知识点上学期间,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考默写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杜牧《阿房宫赋》高考默写知识点《阿房宫赋》情境默写1、 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全文5篇]

2024-05-28 18:20:28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全文5篇]第一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过秦论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过秦论知识点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5.合...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24-05-28 18:19:52

“秦⼈不暇⾃哀,⽽后⼈哀之;后⼈哀之⽽不鉴之,亦使后⼈⽽复哀后⼈也。”全诗赏析出⾃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蜀⼭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隔离天⽇。骊⼭北构⽽西折,直⾛咸阳。⼆川溶溶,流⼊宫墙。五步⼀楼,⼗步⼀阁;廊腰缦回,檐⽛⾼啄;各抱地势,钩⼼⽃⾓。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涡,矗不知其⼏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空,不霁何虹?⾼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

《阿房宫赋》课文详解(彩版)

2024-05-28 18:19:17

《阿房宫赋》课文详解六王毕【完结,指为秦所灭】,四 海 一【统一】,蜀山兀【山高而上平。乃山上树木伐净尽之貌】,阿 房出。【两对偶句,交待建宫的巨大耗资】六国灭亡,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蜀山光秃了,    &nbs...

文言文《六国论》译文及注释

2024-05-28 18:19:05

文言文《六国论》译文及注释  大家知道《六国论》在讲什么吗?下面是文言文《六国论》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

《六国论》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2024-05-28 18:18:53

《六国论》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六国论》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六国论(宋) 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

《秦始皇本纪》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2024-05-28 18:18:18

《秦始皇本纪》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秦始皇本纪》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秦始皇本纪》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

苏辙《秦论》译文

2024-05-28 18:17:43

苏辙《秦论》译文秦人处在诸侯的位置上,却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侵凌六国,攻伐天下,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便实现了愿望。到了他们的后代,只传承两位君王就灭亡了。刘邦从平民起事,斩杀天下英雄豪杰,推翻秦朝,打败西楚,拥有天下。而他的子孙,传承帝位几十代而不绝。大概秦与汉,他们起事的原因不同,而夺取天下的方式相差无几。刘邦与项羽,发难于民间,世人纷纷响应,便率领他们向西进攻秦朝。本没有一城一邑,一兵一卒,领着...

《阿房宫赋》原文及译文

2024-05-28 18:17:19

《阿房宫赋》原文及译文《阿房宫赋》原文及译文《阿房宫赋》是初中的文言文当中又一经典制作,其重要性绝对无可撼动。《阿房宫赋》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广东版教材为“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高考必背篇目《阿房宫赋》,情境默写题目汇编

2024-05-28 18:17:08

《阿房宫赋》情境默写1、 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      &nb...

陉山之事原文和翻译

2024-05-28 18:16:56

陉山之事原文和翻译陉山之事原文和翻译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陉山之事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原文】陉山之事,赵且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而以顺子为质。赵王喜,乃案兵告于秦曰:“齐以阳武赐弊邑而纳顺子,欲以解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翻译

2024-05-28 18:16:22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翻译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或许还不可以轻易判定。此句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秦国为什么会灭亡本段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

《六国论》分析

2024-05-28 18:16:10

《六国论》分析 作者:likegang  一、作者简介《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

六国论停顿原文及翻译

2024-05-28 18:15:46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一、原文: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对照一句对一句

2024-05-28 18:15:34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对照一句对一句  《六国论》翻译: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

六国论最后两段翻译

2024-05-28 18:15:11

六国论最后两段翻译六国论苏洵 〔宋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楚国为什么被秦国所灭,楚国被秦国灭的原因

2024-05-28 18:14:47

[键入文字]楚国为什么被秦国所灭,楚国被秦国灭的原因 在众多历史古籍和现代的影像资料中,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其鼎盛时期,是当时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人口最多,军队最强的国家,堪称世界第一大国!如此强悍打过为何会折在秦人手里。 关于鼎盛期的楚国,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

《阿房宫赋》翻译

2024-05-28 18:14:25

《阿房宫赋》翻译译文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