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
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一、目的及要求:了解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掌握利用范德瓦尔方程表征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掌握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求解实际气体的状态参数,了解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等参数的表达式。二、内容:6.1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区别6.2范德瓦尔议程及R-K方程6.3对应态原理与通用压缩因子图6.4维里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6.5热力学能、焓、熵及比热容的...
传热学第三章辐射传热
传热学第三章辐射传热一、 名词解释1.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改变,而将部分内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能量发射出去的过程。2.吸收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所吸收的比例。3.反射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表面所反射的比例。4.穿透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穿透物体的比例。5.黑体:吸收比α= 1的物体。6.白体:反射比ρ=l的物体(漫射表面)7.透明体:透射比τ= 1的物...
有关气缸类型试题
有关气缸类型试题考点一、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例1.(2010年广东卷)如图1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缸内气体的( A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包括答案)
1.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内能知识点全归纳
内能知识点全归纳内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电子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是与物体状态有关的热学量,其变化反映了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变化。内能的本质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势能也会随之改变。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
第十三章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1.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已知在体积保持不变时,一气体的压强正比于其热力学温度. 试证明在温度保质不变时,该气体的熵随体积而增加.解:根据题设,气体的压强可表为 (1)式中是体积的函数. 由...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测试题: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2(含答案)_百度文...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 B.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C.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 D.物体与外界可能有热传递和做功2、关于物体的内能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高中物理】10.1功和内能(教案)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单元教材分析本章以焦耳的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功和内能变化、热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又存在着重要区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使我们认识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使我们认识到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客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
化工热力学习题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T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则气体的状态为( C )A.饱和蒸汽B.超临界流体C.过热蒸汽2.T温度下的过冷纯液体的压力P( A )A.>B.<C.=3.T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汽的压力P( B )A.>B.<C.=4.纯物质的第二virial系数B( A )A 仅是T的函数B 是...
...有关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玻璃管类和气缸类模型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专题27有关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玻璃管类和气缸类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高考真题(1T—4T )目标2直玻璃管类模型(5T —8T )目标3U 型玻璃管类模型(9T —12T)目标4单气缸类模型(13T —16T )目标5关联气缸类模型(17T—20T )【特训典例】一、高考真题1.足够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用长19cm 的水银封闭一段长为25cm 的...
《传热学》辐射传热
第三章辐射传热一、名词解释1.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改变,而将部分内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能量发射出去的过程。2.吸收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所吸收的比例。3.反射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表面所反射的比例。4.穿透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穿透物体的比例。5.黑体:吸收比α 1的物体。6.白体:反射比ρl的物体漫射表面7.透明体:透射比η 1的物体8.灰体:光谱吸...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什么?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2.以下哪个现象与蜜蜂飞入装有蜂蜜的木桶的原理相同?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3.封闭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以下哪种...
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
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理想气体内能计算公式是:(i/2)×n×R×T。理想气体内能是分子动能之和,其只与气体的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理想气体内能计算公式(i/2)×n×R×T中,i是指单原子气体取3,双原子气体取5,三原子气体取6;n是指物质的量;R是指理想气体常数;T是指热力学温度。内能是物体、系统的一种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或系统都具有内能,不依赖于外界是否存在、外界是否对系统有影响。内能是一种广...
仪器的工作原理
仪器的工作原理 图中单线连接的是电路系统,双线连接的是气路系统,虚线方框内所示的是装在屏蔽恒温箱中的部件。 CO2、S O2等极性分子具有永久电偶极矩,因而具有振动、转动等结构。按量子力学分成分裂的能级,可与入射的特征波长红外辐射耦合产生吸收,朗伯—比尔定律反应了此吸收规律。 ...
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管理办法
工作文件页次Page 3 of 5 1.0目的明确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排放量,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特做成本程序。2.0 适用范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关的燃烧燃料,工业生产过程,净购入电力、热力等消耗,逸散排放等活动均适用。3.0术语与定义3.1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
环保常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第 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DA 地球日 B 节水日 C 爱鸟日 D 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 盐酸 B 二氧化碳&n...
海平面上升的解决方法
海平面上升的解决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可能会超过1米,这将对全球范围内的海岸线和沿海城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减缓海平面上升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限制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
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安全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设施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员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2、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就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发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也就...
气瓶为什么要戴安全帽
气瓶为什么要戴安全帽气瓶是一种可以承装高压气体的装置,通常是由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在工业、医疗和运输等领域广泛使用,例如氧气瓶用于呼吸系统、气动工具气瓶用于机械加工、防爆气瓶用于矿井作业等。虽然气瓶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如瓶体爆裂、泄漏、火灾等,这些都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戴安全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气瓶的危险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题1分且只有1个正确选项,满分30分)1.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许多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珊瑚礁构成的。下列动物中,跟珊瑚虫属于同一类的是( )A.沙蚕 B.水母 C.草履虫 D.钉螺2.下列动物中,背腹扁平...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解析版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1.福建省三钢集团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成须显著,厂区“绿”意盎然。治理后,钢铁厂排放的尾气中,下列物质含量最大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解:钢铁厂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属于无污染的气体,治理后污染气体减少,二氧化碳最多,故A正确; B.二氧化...
碱石灰的性质
碱石灰的性质碱石灰又称钠石灰,白或米黄粉末,疏松多孔,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钾)的混合物,主要作为干燥剂,那么碱石灰的性质是什么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氢氧化钠的性质 碱石灰也就是干燥剂,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干燥用的(中学常见的干燥剂经常用来干燥气体,当然也可干燥液体,但干燥液体在中学不常见),当然根据干燥剂的性质不同干燥的物...
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kkk
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制备二氧化碳,了解化学反应原理,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使用。二、实验原理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是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这里将使用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其中,CaCO3代表石灰石,HCl代表盐酸,CaCl2代表氯化钙,H2O...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1.一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A. 氢氧化钠 B. 碳酸钠 C. 过氧化钠 D. 碳酸氢钠2.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气体分子的直径 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气体分子的相对...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一) 、固体的颜1、 红固体:铜,氧化铁2、 绿固体:碱式碳酸铜3、 蓝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 紫黑固体:高锰酸钾5、 淡黄固体:硫磺6、 无固体:冰,氢氧化钠的性质干冰...
有关硫化氢的反应
有关硫化氢的反应 硫化氢是一种无、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2.6)。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可燃性,不稳定性和强还原性。 1、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硫化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硫:2H2S+3O2====2H2O+2SO2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水和单质硫:2H2S+O2====2H2O+2S。在这两个反应中硫化氢是还原剂,因此硫化氢的可燃性...
初中化学各种物质的颜及特性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 (一)、固体的颜 1、红固体:铜,氧化铁 2、绿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固体:硫磺 6、无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固体:氢氧化铁 10、白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
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 篇1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
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什么
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什么1.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它除去(或吸收)气体中混有的酸性气体杂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化氢、氟化氢等,另外,还可以溶解氨气。2.工业可以用于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保护环境。3.生活中可以去除厨房中的油污。氢氧化钠溶液的保存方式1.固体氢氧化钠在保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密封,因为氢氧化钠容易潮解,更重要的是氢氧化钠容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