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
初三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无答案
《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中考语文二轮聚焦复习教案-专题21 文言文八下《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送马东阳马生序翻译八下—《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1.本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
2017-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及答案汇集
2017-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及答案汇集二0一九年中考题一、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初中语文_24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序的有关知识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2、学习文章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3、掌握重点实词的用法,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三、教学难点1、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2、教育学生勤奋治学,不怕吃苦四、教学计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
16、送东阳马生序
16、送东阳马生序【学——重点知识解读】【内容概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送马东阳马生序翻译本文在写法上最重要的特是作者通过对比来表现自己学习的勤奋与刻苦。作者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参考答案:作者在求学...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精选13篇)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精选13篇)《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 篇1《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宋濂,明朝家。“马生”,字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这是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学习本文,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内容。一、...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带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汇编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部编版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知识点梳理11.《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字词】余幼时即嗜学 嗜:特别爱好无从致书以观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总结(全面)
《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二、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1、幼时求学的艰难。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四、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1、余幼时即嗜学。2、益慕圣贤之道3、以中有足乐...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本课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整理生字,读准停顿。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课文。3、理解并归纳主要内容。4、学习用对比表现中心的手法。5、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从中收获对自己有益的启示。知识目标:积累文学常识、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能力目标:在不断积累文言词汇的基础上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知识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1、宋濂: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景濂,号潜溪,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赠序,始于唐代。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写法。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
送东阳马生序分段
《送东阳马生序》分段复习提要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2、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明代文学家。在我国古代史上,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75卷。3、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分为赠序和书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赠序创于唐初,专指用于送别赠言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0篇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0篇 送马东阳马生序翻译《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 作者作此文讲述了自己年少求学的艰辛与不易,但由于自己的勤奋与刻苦,不以求学求教无耻,勤学好问,终于获得许多益处。所以,作者想通过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来鼓励这位马生君能够坚持自己认真的学习态度。不以华裳美服,作者写到: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千字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千字《《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千字》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千字《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000字读罢《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看过网上有关此文的读后感,我开始思考。我思考的不是我们和宋濂、马君则生活环境优越性的对比,也不是我们之间所处社会的优劣,而是为学的精神。如何为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开头就写到“余幼时即嗜学”。他...
送东阳马生序基础知识题含标准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基础知识题含标准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二、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1、幼时求学的艰难。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四、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1、余幼时即嗜学。2...
2017-2019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2019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解析汇集二0一九年1、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马东阳马生序翻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g u a 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
第32个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队会主持词
第32个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队会主持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很高兴地迎来了第32个教师节。在此,我们班全体同学衷心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不知不觉,我们已升入了二年级,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从一个个调皮捣蛋的幼儿成长为懂事的小学生,我们的成长进步与老师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二五班召开《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班队会,为老师们献上节日...
送东阳马生序 复习课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学设计 &n...
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几个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研读,掌握几个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对比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送男朋友什么花最好【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常识...
【随堂检测卷】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1 送东阳马生序
11 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嗜学(shì) 容臭(xiù) 绮最好听的男孩名字绣(qǐ) 弗之怠(dài) 什么是企业管理B.硕师(shuò) 叩问(kòu) 沃灌(wò)  ...
九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诗词五首》语文版知识精讲_百...
九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诗词五首》语文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诗词五首》【教学步骤】《送东阳马生序》1. 背诵默写翻译2. 序:友人临别时的赠言。火箭队教练3. 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明代散文家,字景濂。4. 注音解释:嗜shì 无从 致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 下面这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是之前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个课堂的写照,今天来跟大伙儿分享下。点歌机加歌目标预设:1.领会“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强不拔的求学态度2.培养学生正确的尊师态度和学习态度3.感受宋濂的苦乐观教学设想:1.教学构思: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明白得。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那个中心词,层...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考点精练-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点精练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重点字词】请在空白处解释原文中的加点词。(答案详见“参考译文”中标注的划线字)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参劈..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益...。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以是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门人弟子填.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设计思路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