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儒家五常的内容
儒家五常: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一、引言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这些观念源于古代儒家思想,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儒家五常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不仅是人们品德修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二、儒家五常的内涵1. 仁“仁”是儒家五常之首,其基本含义是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
列举儒家五常条目内容
列举儒家五常条目内容儒家五常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品质。这些品质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儒家五常条目内容。一、仁仁是儒家五常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以及对他人利益和福祉的关注。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仁...
儒家的治国主张
儒家的治国主张儒家的治国主张是“仁政”和“德治”,儒家主张“礼”,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一、仁政、德治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保持富强,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土地广大,二是人口众多,三要有足够的可耕土地。《易传》指出:一要靠“仁”,二要靠“财”。君主要守住王位,必须以仁政治国,爱护人民,要增强人民对国家的凝聚力,须有充足...
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题
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题1.周代的文化特征? 第一,宗教思想上。神、帝、上帝;祖先神宾于帝;上帝、祖先,后祖先与帝,慢慢开始结合,形成一元神;君权神授。 第二,西周对殷商上帝观念的修正。继承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天”代“上帝”;“惟命不与常”观念的出现;保留上帝,侧重人事,神人两全;依德求民主;以民情视“天命”。 第三,尊...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
“大学之道”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义
“大学之道”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义作者:***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07期 [摘 要] “大学之道”内涵丰富,其精髓在于为世人确立了一种内外兼修的价值取向,是一部“大人”修身之学。当今一部分大学生面临价值缺失、精神滑坡、责任意识薄弱等道德素质问题,从现代视角阐明大学之道的内涵,对于大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
《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2、 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 能力目标1、 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3、 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点:1、 分...
4.2 《大学之道》 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
第二单元 4.2 大学之道 教案教学目标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3、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礼记》的有...
《大学》节选教案实录及反思
《大学》节选教案实录及反思《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大学》节选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节选教案一、导入新课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xx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
《大学》学案
《大学》节选学案一、作家作品积累:1、《大学》原为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 &...
大学第七章格致诚正的感悟
大学第七章格致诚正的感悟大学是儒家四书五经的入门经典,本是五经中《礼记》的一篇,因为他提到了一些儒家提纲挈领的东西,所以被拉出来单独成篇。大学主要是围绕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谓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我看完了《大学》第七章,看完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感悟:大学,首明其意,什么是大学?很明显这个大学不是我们现代词汇中上大学的意思。个人认为...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第4单元《大学节选》教案
《大学》节选教案教学目标:一、《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中应让学生对其中“修齐治平”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二、《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三、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一、导入新课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凸显了高等教育的什么功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凸显了高等教育的什么功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凸显了高等教育的什么功能?[答案] 政治[解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通过教育灌输政治思想,培养统治人才,最终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一)“大学之道”这句古语,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首先解释一下“四书”的概念。“四书五经”这个...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哪些对立方面?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哪些对立方面?法治诞生于人治,是人治的发展和进化。两者有前后的继承性,又有明显的对立性。这并不矛盾。儒家属于人治之一,墨家、杨朱等也属于人治;商鞅法治也属于法治之一,法家势治派慎到、术治派申不害也属于法治。儒法墨同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显学。论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对立,以商鞅法治和孔子儒家为例来说,比较靠谱。一、从人治到法治治理的发展和进化甭说国家了,即便是家庭、家族、部落、联邦...
李老师科学教育法
怎样才能培养出才华出众、具备道德声望的优秀孩子?有什么秘诀? 怎样才能营造高素质的家庭文化传统,让家族成为物质和精神的贵族?有什么秘诀? 怎样才能让事业顺水顺风、聚集财富?有什么秘诀? 怎样才能有好的运气?有什么秘诀? 如果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家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雜家類」邵曼珣〈子部總敘〉云:「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家,有醫家,有天文演算法,有術數,有藝術,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敘而次之,凡十四類。」六經以外的子書,《總目》將其分為14類,這14類又可分為四組: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術數、藝術。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觀...
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仿真模拟试卷(3)语文试题_百度文...
浙江省2018届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仿真模拟试卷(3)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赏赉.(lài)徇.私(xún)狙.击战(jū)沆瀣.一气(xiè)B.倔强.(jiàng)创.伤(chuàng)看.守所(kān)韦.编三绝(wěi)C.戏谑.(x...
三从四德指什么?古代对女子偷情有哪些刑罚
三从四德指什么?古代对女子偷情有哪些刑罚导语:在中国古代妇女三从四德一点自由都没有,实际是男人的附属品。 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在中国古代妇女三从四德一点自由都没有,实际是男人的附属品。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
仿照孙权劝学写劝说同学的作文600字
仿照孙权劝学写劝说同学的作文6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仿照孙权劝学写劝说同学的作文字 篇1 吕蒙乃是孙权帐下一名大将。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大破曹军,吕蒙也立了很大的军功。孙权认为吕蒙是上可造之材,心里想:吕蒙十分聪明,但却有勇无谋,若能勤加学习,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一日夜晚,孙权请吕蒙来自己帐中饮酒畅谈,吕蒙赴约。酒过三巡后,孙权站起身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总结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诗人。诗中的海,指的是理想境界;山,指的是重重艰难险阻。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紫藤萝瀑布(宗璞)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本文选自《铁箫人语》。5...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篇一:[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关于小学生必知的名著文学常识 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2.《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n...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我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
墨家论“爱无差等”及其与儒家“爱有差等”的辨析
墨家论“爱无差等”及其与儒家“爱有差等”的辨析 三、墨家论“爱无差等”及其与儒家“爱有差等”的辨析 (一)墨子与巫马子的辩论 《墨子·耕柱》记载了墨子与孔门巫马子的辩论。“巫马子谓子墨子曰:‘我与子异。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
名著阅读07《〈春秋〉三传》第六(教师版)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07《春秋》三传第六【内容梗概】《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
儒林外传人物介绍和事迹
儒林外传人物介绍和事迹 儒林外传说是故事,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的传统。在这个古老的故事中,有三个重要的人物:孔子、孟子和他们的弟子们。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也被称为“中国哲学之父”。他创立了儒家思想,宣扬四德:仁、义、礼、智。孔子注重学者的内涵,提倡“学而时习之”,希望人们...
语文常见借代词语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
传统文化(民间酒俗)
传统文化(民间酒俗)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一、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礼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 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
中国古代四大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四大称谓大全中国古代四大称谓大全泛称详解备注中国四大吉祥物龙、凤、龟、麒麟中国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中国儒家四维礼、义、廉、耻中国儒家四序孟、仲、叔、季中国儒家四德孝、悌、忠、信中国四大国粹京剧、医药、国画、烹饪中国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中国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中国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中国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中国古代文房四宝湖...
2021年河南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1年河南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考试题库(含答案)1.下列哪位作家将山水游记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A.张若虚B.柳宗元C.陶渊明D.王维2.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并称班马的两位史学家是()A.班固、司马迁B.班超、司马相如C.班固、司马相如D.班超、司马迁3.在诗歌创作中,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诗人是()A. 元稹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4...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 一则童话犹如一幅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澄净人心;一本好书柔如一阵清风,放飞思绪;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在传弟子编嗊二成,是一本为语录体的书。还有许多的名词出自这里。比如说:温故而知新?、欲速则不达、文质彬彬等…… 读完这本书,我领会到了许多小人和君子之间的差别,书中写道:君子成人之美...